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3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2(1 / 1)

自打李唐建立以来,“开府仪同三司”就已经极其罕见了,也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变成了对于有功大臣的文散官头衔重赐。 可很显然,从英国公口中说出的这个“开府”,绝不是一个虚名! 按照李勣方才的那番话往下推论,他分明是在说,当熊津大都督府本就位于海外的时候,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官员自行委任的方式,反而容易控制住局面。 而这个开府的权柄,非安定公主莫属。 不过这样一来,虽未封王,在实际意义上却已差不多了。 要不是李勣提建议向来委婉,就按照他所问的第一条问题,李治都怀疑他还想说—— 要不然把高丽也给划进熊津大都督府算了吧。 但奇怪的是,李治下一刻听到的却是英国公有些果断的回答:“陛下这话说的有些不对。” 李治投回了一个诧异的目光。 英国公他都支持公主开府了,还叫不看好安定公主? 李勣显然看明白了陛下的疑惑,“我的意思是,与其说是我看好于安定公主,还不如说是邢国公更看好于她。” 他一边将那份军情战报给还了回去,一边说道:“我也算跟邢国公在早年间就有交情,对他的有些想法也能勉强揣度出个一二来。那么不如我们做个设想,如果他这封战报换一个写法,会是什么效果。” 李勣并没有让李治来猜,已自己缓缓往下说了下去,“这战报的开头他就该写,他已如同陛下所期待的那样,和安定公主这位熊津大都督南北合击,覆灭高丽权臣渊盖苏文于蛇水。高丽随之亡国。” “只可惜在此战之中,任雅相和庞孝泰不幸身故,但唐军还取得了以下战果,加上兵员消耗不多,不至于造成过大的财政压力。” 再后面,才是那一串由苏定方和李清月两路打出的战绩。 李勣念完后转头朝着李治问道:“如果您收到的是这样的一封战报,您觉得这其中有谎报打压之处吗?” 李治摇了摇头。 或许有,但也可以说没有。 因为这才是常规军报的书写格式——先将收到战报之人最想知道的战事结果摆在最前面,不让人去猜测,而后才是战场上交战的具体情况。 相比之下,苏定方写的那封…… 更像是故事的描写手法了。 “陛下是不是觉得,当邢国公写到他们被渊盖苏文拦截在蛇水以北,又恰逢两位行军大总管病故的时候,心都先被揪起来了?”李勣叹了口气,“不瞒您说,我方才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若要我说的话,这可能不全是因为邢国公有惜才之心,也是因为……他在任雅相和庞孝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李治:“他……” “陛下先不忙着说什么他不会到这个地步。”李勣认真说道,“对于武将而言,就算是倒在胜利之前也绝不会是遗憾,甚至若是陛下需要有人负责统领兵马的话,老夫如今也敢亲自上阵!” 他缓缓出声,似乎生怕李治听漏了半个字,“将领怕的,是后继无人啊。” 随着地域的扩张,边境与外族衔接的地盘也就越来越大,可此前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都已经或是战死或是老死。 到了往后,到底要由何人来坐镇边陲,保护大唐平安呢? 这份有感而发的唏嘘过于沉重,竟让李治在一时之间没敢去接。 他又已听到英国公继续说道:“您没有发现,您麾下的番邦将领也越来越多了吗?” 李治的脚步微微一顿。 “能用番邦将领不是坏事,甚至是君王有容人之量的表现,但若是番将太多,又成取祸之道了。反倒是安定公主,哪怕再出一个天生将才,她也不会走上天策上将的最后一步,而是陛下安定八方的支柱。” 英国公不带一点停歇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所以我和苏将军的看法一致,您与其纠结于到底要不要给予重赏,还不如真将她栽培成大唐的一方主帅,作为我与邢国公等人陆续退场后的接力之人。若是一场战事不够的话,不如给她更多的机会。” 大唐正在用人之时,又怎能因为一些“并无前例”的理由,就错过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呢? 这句万分恳切的话,让李治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啊,他的番邦将领已经越来越多了。 这一点,其实早在他答复阿菟问题的时候就想到过,只是没想到,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比如说西面的突厥部落中,一度参与过平定阿史那贺鲁之战的兴昔亡可汗与继往绝可汗这两个家伙,在今年屡屡产生摩擦。 因为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没以大唐将领自居,而是还在以“部落首领”的身份,希望从对方的手中攥取更多权柄!② 而这一次攻伐高丽与百济完毕,高丽境内的降将姑且不论,百济将领黑齿常之与沙叱相如等人,都应该要得到大唐的委任。 这显然是又一次壮大了异族将领的队伍。 …… 又有一朵落雪掉在了李治的脸上,用冰冷的温度将他的神思给拉扯了回来。 他伸手往前指了指,说道:“英国公随我走完后头的那段路吧。” 他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李勣可以确信,自己冒险做出的这番推断,并没有让陛下失望。 他原本其实还想多说一句的。 当年陛下问他能否立武昭仪为皇后,他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过问旁人。 如今只是要给公主重赏,论起分量来还不如封后一事大,怎么陛下倒是变得更犹豫了。 可想想看,这说不定是因为风疾让陛下少了一些选择,李勣又将话给吞了回去。 总之,当他离开皇宫的时候,传递到皇后这里的消息便是—— 陛下和英国公执手相送,陛下的脸色也比之前看起来好些。 “这对于皇后殿下会有坏影响吗?”桑宁问道。 武媚娘答道:“不会,不仅不会,还应当对我有利。” 对阿菟也有利! 就像苏定方能写出这样一份送回朝中的战报一般,武将在想法上往往要比文官开明得多。 所以阿菟手握这份无可挑剔的战功,武媚娘敢赌,英国公就算不将安定往上抬一抬,也起码不会对她做出什么打压。 这就给随后她要做的事情先打了个基础了。 然后…… 在第二日的朝会之后,当那个高丽灭国的消息已被李治告知于朝中后,一个让李治有些没想到的人找到了他面前。 李治抬眼朝着来人看去。 大约是因为太子李弘自小就有的畏寒毛病,哪怕是在屋中他穿得还是有点过于厚实,倒是让他稍显瘦弱的身体看起来强壮了几分。 李治温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