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您明明也有点意动的,这名字总比阿耶取的那些个记不住的官名好听得多。” 武媚娘笑着摇了摇头:“可就算真觉得此等名号好听,也不是现在就该改的东西,我还觉得我已算是手脚利落、雷厉风行之人,跟你一比居然还保守了些。” 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把陛下逼得太急了,她跟那些图谋宫变的臣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比起天后这等更符合实权皇后的名号,她显然要更在意于在朝堂之上再稳固一步自己的地位。 此前,她更多还是以协助陛下打理政务为名,做出奏章的批复,但真要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更应该做的不是同意或者否定他人的谏言,而是自己提出可行的倡议,然后将那些早已看好的官员安排到这个位置上去。 “看看这个。”她将手边一份并未彻底完成的文稿放到了女儿的手中。 李清月接过来就看见,在这卷首写着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名为《建言十二事》。 “我猜你在回返长安的路上已经听说了,因皇后临朝的缘故,我与陛下都有意改元为贺,只是比起大赦天下或者是赐大酺,恐怕还是更为实在一些的奖励有用得多。” 李清月顺势翻开了这份文书,就见其上写道—— 劝农桑,薄赋徭。 南北中尚作为官方的工坊,严禁虚浮奇巧技艺。 广言路,杜谗口。 为母服丧从原本的一年改变为三年。 为八品以上的京官增加薪酬,以防贪墨之事。 百官考校之事光靠朝集使评定,难免会出现有才之人位居于下,需有另外的进阶之法。 …… 这其中还有空余之地,并未将十二条全数填满,但已足够让李清月看出,在武媚娘极其强大的心境控制之下,此前被诛杀的乱党根本不曾扰乱她的计划,也早已成为了被她翻篇的书页。 比起继续追究到底还有多少人想要将她从皇后的位置上掀下去,她更想做的,还是在拿到了这个临朝称制地位后,在这富国强民、善用人才的道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 “你觉得如何?”武媚娘见她已翻到了最后,出声问道。 李清月沉吟片刻后答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阿娘更在意水,而不是那些已经被打沉的木板,又怎么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呢。” 武媚娘轻笑了一声,就见女儿又已挂到了她的胳膊上,将方才严肃的语气一改:“当然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趁着我刚征战回来能在长安久留,阿娘干这些事情要是不带上我,那我就得说您办事不周到了。” 一听这话,武媚娘当即佯装嗔怒,伸手点了点女儿的眉心:“有你这么跟阿娘耍无赖的吗!” 李清月才不管这个呢。她不仅要耍赖等着阿娘的大展拳脚将她带上,还要今晚蹭着含凉殿的大床入睡。 天知道行军打仗期间的那个折叠床睡起来有多难受,行军途中为了防止出现有人袭营的情况,她还从来不敢睡死过去,饶是班师路上已不必有此担忧,她睡得依然不算很踏实。 直到回到家中,才终于有种安心到可以睡死过去的踏实。 …… 这一觉直睡得昏天黑地,甚至没被宫中难免的动静给吵醒。 还是阿娘摇了摇她,才将她从有些恍惚的美梦中拽了回来。 李清月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问道:“几时了?” 她还想再赖床一阵呢。 唉,不能怪她偷懒,实在是冬日的被窝让人太有冬眠的冲动了。 “卯时初刻了。”武媚娘指了指外间,李清月凝神听去,这才发觉,在这寂静的早晨,已响起了一些熟悉的声音,正是顺天门那头的晨鼓遥遥传到了这一头。 但因蓬莱宫距离那晨鼓发出之地有些远,让声音听起来不太真切。 她又被子蒙头倒了回去,“那还早嘛。” 才早上五点,还能再多睡一会儿嘛…… 然而她旋即就听武媚娘提醒道:“昨日只是天子出外迎接,今日朝会之上才是敲定你的封赏,你真的不起来吗?” “……!”李清月的睡意顿时因为这句话消失无踪。 下一刻,武媚娘就看到这个身手矫健的小将军直接跳了起来,一边披衣起身,一边朝着外间喊道:“来人!去取我的朝服来!” 什么征战回来之后的赖床?还是封赏最重要! 第191章 武媚娘似笑非笑, 对上了女儿精神抖擞的脸,“不睡了?” 李清月拼命摇头:“不睡了不睡了。与阿娘第一次在常朝时候同处朝堂之上,怎么能缺席呢!” 算起来, 这也是个理由呢。 但在启程自含凉殿往含元殿朝会之地前去的时候,李清月又忍不住在车上嘀咕:“阿娘,你说等到晨鼓响起、宵禁结束的时候官员就需要动身上朝, 距离宫城住得更远的那些,还需要紧赶慢赶地前来, 才能避免迟到,长此以往, 难道不会影响到官员的健康吗?” “一天的公务需要自卯时便开始办理, 到了入夜还未必能结束,算不算是办事效率低下呢?” 冬日的日出更晚,当李清月将脑袋靠在车舆的窗口往外看去的时候, 天边都还未曾尽数泛白,以至于在这蓬莱宫中的夹道之上还点着引路明灯, 谨防皇后陛下与安定公主所乘的车驾出现什么意外。 这幅画面真是容易让人再生出困意。 “要我看还有个缘故,便是那些官员坐到了不必历年接受铨选考核的位置之后, 便不肯轻易致仕,这其中有的是真能如英国公、邢国公一般照旧老当益壮的,有些却只在浑水摸鱼过日子了,一到中午能被准许离开外朝的时候就消失无踪。” “年轻的时候被长期的睡眠不足拖垮了身体,年纪大了之后又开始慢吞吞办事, 时间一长就成恶性循环了。” 武媚娘轻声发问:“那阿菟觉得该当怎么办呢?” 李清月答道:“阿娘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及想要提高八品以上官员的薪酬俸禄, 早年间也有对官员的四季衣物支出以布料赏赐的方式进行补贴, 阿耶也有提出精简官员的想法,让在职官员以活水一般滚动起来, 但我看,还得在致仕官员的福利上再多下点功夫。” 不过说到这里,她又有些没精神地垮塌了下去,“但这些一来有着此前朝代数百年遗留下来的习惯,没那么容易改变,二来这国库也不是在一日之内就能充盈到能负担这么多的支出,光靠着我一句话变不出钱来,也没那么容易做到。” 要给退休官员多么丰厚的福利,才有可能让那些已没在认真办事的官员愿意放弃现有的官职,安心退休回家,将官职留给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