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的话,“你还年轻,你懂什么叫做权力!” 既然有机会做首领,凭什么让他后退一步。 但在折返于同文寺的路上,契骨并未看到,跟随在他后方的阿史德元珍垂眸沉思,分明并未被他这一句喝止给改变想法。 他怎么不明白什么叫做权力呢? 今日朝堂之上那个端坐于幕帘之后的皇后都知道权力。 那个站在朝堂上极其醒目的小将军,年龄甚至只有他阿史德元珍的一半,恐怕也知道何为权力! 他只是权衡了一番自己的本事后,给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决定罢了。 …… 要说他这个判断还真没错。 李清月年龄虽小,却很清楚地看到了这权力之争的种种风浪。 只是她和阿史德元珍不同。 对方愿意退让一步,重新退回到阿史那氏辅臣的位置上,李清月却不打算,在自己都已坐有这上柱国位置的情况下,还要比太子与皇子落后一步! 她脚步从容地朝着太史局走去的时候,心中却不无浪潮翻涌,也正是因为李治做出的这个决定。 东突厥阿史德氏入朝觐见之事,早在前几日就已被阿娘阿耶获知,她也自然知道了这个消息。 但在阿耶之前的计划里,说的都是要以听从他指令的李唐宗亲,来担任这个单于大都护的位置,就比如韩王李元嘉等人,而不是李旭轮。 可忽然之间他就改变了想法,将这个安排在突厥首领的面前说了出来,成了天子出口之后不当更改的诏令。 但凭什么! 她当年远渡半岛,以任城山大捷以及扶余山城的一战,才坐上了熊津大都督的位置,又先后亲历战事,才有今日的唐军十六卫大将军之一的位置,然而早在龙朔年间,同年出生的李贤就已有了大将军之位和扬州大都督的官职,今日竟又有周王李旭轮担任这单于大都护! 可他们何曾为大唐的边境安定做出任何一点有用的贡献? 没有。 那不过是因为,他们是皇子,而她是个公主罢了。 但没关系…… 李清月一边压制着心中的不忿,一边在心中告诉自己,今日他们的官职都还能算是在为阿娘的地位添砖加瓦,她也还能在今年,再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扬名的机会,继续拉大这个与兄弟之间的差距! 在穿过太史局间供给学生进修的屋舍,抵达灵台之前的时候,多年历练已足够让她的心绪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下来。 她也恰好在此时看见,一身天文观生衣着的义阳公主正在自灵台旁的另一处观测台上走下,手中抱着的,正是勘验完相风乌的风向数据。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李淳风待久了的缘故,又或者是她本性便是如此,李清月朝她看去的时候,发觉李下玉脸上的神情好像愈发淡漠了些,只在为了便于做事而翻卷起来的袖口处还能让人看到,她并没真成个仙风道骨模样。 在留意到李清月的到来后,她的神情也有了片刻的变化:“你来找太史令的?” 李清月唇角浮现出了一点笑容,“也说不定,我是来找你的呢?” 李下玉端详了她的神情片刻,认真否认:“不,你若只是想知道今日风向几何,我能回答你,你若问我今日天象湿气几何,我去勘验权衡土炭仪也能回答你。但我猜,你要问的问题,不是我能回答上来的。” “……我说你也太老实了一点吧?”李清月跟上了李下玉转道灵台的脚步,摇头感慨。 “不是老实。”李下玉有些清冷的声音传入李清月的耳中,“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能虚构,就像以我老师这样的人,在制定今年即将推行的《麟德历》时,也需一遍遍复查,确保其中并无错漏,我又怎能在自己的学识之外回答于你。” “我猜你也不会只想听什么五运六气的说法,要不然也不会来这里了。” “好吧,你说对了。”李清月答道。 在上抵灵台最高层,见到因修编《麟德历》而有些憔悴的李淳风时,李清月便朝着他拱了拱手,开口问道:“我奉阿耶之命前来相询,历年元月十五前后,太史局便会开始推断当年有无旱情,敢问太史令,当下进展如何?” 李淳风抬起头来,就见李清月以更为郑重的语气又问了下去:“倘若——陛下有在年中封禅之意,可会受到影响?” 她问话之间目光灼灼,甚至让李淳风有一瞬间的错觉。 好像那即将前去封禅的,根本不是皇帝陛下,而是面前的这位安定公主! 第197章 不过, 李淳风到底是在这王朝风云中心待了这样久,在片刻的恍神后,很快恢复了过来。 “公主直接将封禅之说摆在我的面前, 真是让人倍觉负担。” 李清月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太史令执掌史书典籍,气象天文, 术算专科,甚至是易经命理, 虽少涉朝堂政务,但也是字字要害, 应当不会惧怕于说出这等判断才对。” 李淳风:“说是这么说没错, 但纵然在十日之内也是气象万千,一日之中都有风向辗转,要自年初窥探全年旱情, 只能凭借农事经验与历年周期统计了。”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示意李下玉将旁边架子上的文册送到他的手中, 在翻阅了两页后继续说道:“若遵照近年来的情况与冬日气象,五月之前不会有旱情, 但五月之后,关中雨水应当不会太多。” 李清月问:“也就是说,封禅并不可行?” “那倒不是。”李淳风摇头,“民间有一句说法,叫做有钱难买五月旱, 不是长时间持续的旱祸, 对田中作物的生长非但无害, 反而有利。” “再说,关中本就多发干旱, 在近年间以四到六年为周期往复,譬如贞观二十二年秋冬不雨,永徽四年春旱,显庆四年七月亢旱,若这样算的话,到这两年间也大有可能出现旱情加重的情况,但既无过于异常的表现,关中粮食也还周转有度,便不至于酿成灾害。” 李清月问:“什么是过于异常的表现?” 李淳风想了想,解释道:“公主可知道,各个季节的干旱发生的区域是不同的?譬如,春旱往往发生在关内道、河东道,夏旱往往发生在京畿道,河北道等地,伏旱往往在河南道与江南,倘若自冬入春回暖过快,河套之地就容易发生旱情。那你看,今年如何?” “其他地方我不敢确定,但并州是我阿娘的故乡,我倒是听阿娘说起过两句,”李清月答道,“今年十二月与元月比往年稍冷一些,也落了几次雪。” “正是如此了。”李淳风回道,“所以我说,五月之前的情况应当尚好。” 李淳风自桌案之下取出了另外的一张地图,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