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6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22(1 / 1)

可以。 对于并不熟悉这一带的吐蕃士卒来说,这也将会是个致命的危机。 只可惜,钦陵赞卓在该用奇兵进取的时候不吝于出手,在需要稳守求存的时候,也绝不是个会被热血冲昏头脑的家伙。 他更是在做出了这等决定的第一时间,毫无恋战的打算,直接带着身旁的亲兵直冲入了大非岭内。 背后的陌刀挥砍带起的纵横血色,没有拖住他的脚步,显然是将“慈不掌兵”四个字给诠释到了极致。 而仰仗着士卒的开道,和座下宝马名驹的神骏,好像只在须臾之间,钦陵赞卓就已抵达了吐蕃大军接近中段的位置,也有了更为方便的指挥环境。 几乎是在同时,原本还因高侃带队杀出而陷入交战的吐蕃前部兵马,都一改先前的进攻姿态,以缓缓后退的严整军容,成为了阻挡在钦陵赞卓和高侃部众之间的屏障。 先前的快速赶路与突遭大劫,还没让这支被钦陵专门选出的队伍陷入恐慌。 或许也正如敛臂在之前所说的那样,这七年之间成长的并不仅仅是她们。钦陵赞卓和其部将,也在改变吐蕃作战中一些只图战功与声名的野蛮习性,让他的队伍在有些时候,看起来会像是大唐的军队。 这也恰恰在此刻,变成了他用于绝地求生的筹码。 李清月目光一冷:“拦住他!” 不过这话,可能并不需要由她来说。 阿史那卓云已经展开了行动。 吐蕃的帅旗并未紧跟钦陵赞卓的速度,以防被那一部分居高临下的唐军轻易对他们的主帅发起打击。如此规模的士卒交战之下,声音也显得格外的混乱。让人很难在仓促间分辨清楚钦陵赞卓的方位。 但卓云如今早非当年可比。 征战沙场十年,足够让一个本就天资卓绝的将领,对于战场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体察。 也足够让她在听见诸般响动的一瞬间,判断出该当从何处杀入。 当钦陵赞卓重归于大非岭之内,也重新让更多人听到这位主帅号令的那一刻,两山伏击的唐军中自缓坡纵马行下的那一批,已快速地聚集在了一处。 这一队骑兵并不如高侃所带领的重甲骑兵制式精良,只因在方才自山坡俯冲而下的时候,需要更为灵活的表现。 可这一队灵活的骑兵,在此时却远比重甲骑兵好用。 在李清月的视线中,山谷之中交战的双方都变成了浓烈的色块。 代表唐军的这一方,步卒已在她传递下去的军令中,变成了横亘在中间的磐石,比起后方围追堵截的重甲骑兵更能起到阻断军队流动的效果。 而卓云所统领的这一路骑兵,正是逆流而上的利刃,意图劈开水流之中的…… 那一条游鱼。 只是在那条最大的游鱼前方,显然还有着一道道庇护于它的小鱼,试图阻拦住这把利刃的攻势。 “又是一员女将。”钦陵赞卓脸色凝重,不知这位安定公主究竟给这支唐军的队伍带来了多少改变。 自对方脸上扫过的那一刻,他更是很快意识到,对方并非中原人士,而是出自边地羌胡。 更为惊人的是,她身上的血气明显不只是因为身居蛮荒而培养出来的。 那他大概知道这是什么人了。 他急命:“拖住她的脚步,不可恋战。” 收到指令的亲随当即朝着卓云迎了上去。 而在他的后方,这稍纵即逝的喘息时机里,吐蕃中军的令旗终于随着主帅的口令发出了摇动。 “这是……”李清月眉头一拧,便在一边见到卓云挥刀破敌的时候,也一边见到,吐蕃骑兵中长于骑射的,正在沸腾的水流中汇聚成团。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不过是其中身手矫健、马匹精良的一批被重新召集到了主帅的身边,作为对他的保护,但李清月不会错过,在这些人紧追钦陵赞卓行动的那一刻,在骑兵手中出现的并不是更容易出现在骑兵近战之中的长兵,而是腰弩! 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武器。 “举盾。” 李清月的下令已算很快,可在混战之中,这些从中切割吐蕃队伍的大唐精兵需要面临的是两面的来敌。 在这个举盾的号令传递到面前的那一刻,他们也还难免有反应迟缓的情况。 何况,这些一度切断吐蕃前后军的大唐精兵首先迎接的对手,还是面前的近身交战之人。 而不是—— 那一蓬几乎无视了敌我之分,直接悍然发出的强劲箭矢! 杀敌也杀己。 当箭矢到来的瞬间,倒下的除了唐军,还有相当多的吐蕃人。 可对于钦陵赞卓来说,若不能尽快破除唐军对于吐蕃整支队伍的切分,完全扭转吐蕃所处的被动局面,不过是早死还是晚死的区别。 与其如此,还不如先让这些正值分界线上的吐蕃士卒为国事牺牲。 他甚至不曾回头去看,方才那个为他迎战阿史那卓云的亲随将领,已经被斩在了一把长刀之下,死咬在后的陌刀与重甲队更是给吐蕃兵马带来了莫大的伤亡。 在齐聚于一处的箭雨来袭之下,他已带着紧紧护持于身侧的骑兵一并,于瞬息之间凿穿了那道屏障。 “好一个钦陵赞卓。” 李清月凝视着那一条重新连通的水流,对于这位吐蕃主帅的两次抉择都不免有几分敬佩了。 他这等毫无顾忌牺牲士卒的打法,对于李清月来说,没有一点参考价值。 但就算是她都不得不承认,这等做法固然会令不少士卒齿冷,可对于弱肉强食的吐蕃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出由主帅发起的壮士断腕,只为了能给目前落在后头的精锐部众以破阵会合的机会。 自谷口的另一头,且战且退的吐蕃精锐中就出现了一道振奋欢呼之声,也让这其中除了断后的那一批人手外,有相当一部分得以挣脱出了原本的泥潭,从而撤退而去。 是,这些由卓云统帅的唐军确实经由了为期一月有余的山地训练。 可要知道,就在此刻,其中一方的目标只是杀敌,而另一方却是背水一战。 以至于在这两道人流的冲撞中,这道被箭阵给冲开的豁口变得越来越大。 卓云一刀劈开了眼前的又一员拦截之人,抬头就见,那主帅帅旗已在距离她二三十丈外,要想凭借着她的调兵速度,恐怕是来不及做出拦截了。 她也当机立断地做出了选择。 先与高侃合兵,将吐蕃这些试图拖延唐军的士卒给解决在此地。 数万人的交战之中,本就需要抓住此消彼长的契机,真能做到直接斩将夺旗的才是少数。 何况—— 在钦陵赞卓错误地选择了来袭青海湖的时候,他所遇到的危机可不是他能决定的。 真正的杀招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