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7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42(1 / 1)

决策有任何一点破绽,都有可能被对方找到机会。 “你说得没错,相邻单于都护府的三州必须严防死守,同时弄清楚单于都护府那边的态度。”狄仁杰终于开口回道。 前面这件事其实是最好办的。 不涉及让这三州的府兵越界出兵,只是通报战况紧急戍守,以他们二人水陆运使的身份就能办到。 另一件事也不难决断,正是要将这条消息尽快让人传讯长安,告知天皇天后。 但最后两件事情不简单。 一件,是尝试北上解高侃之围。 另一件,便是提防那个潜在的敌人。 狄仁杰和娄师德在此刻都能从对方的神情中看出一个问题—— 高侃这个人,到底救不救? 或者说,他们能否担负起这个临时做出决定、先斩后奏的后果,并且确保战情不会因为他们的决定而恶化下去。 能自地方官员被选到中央,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为代价,走出的任何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何况,今日的战况是因为太子李贤导致的,和他们两个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换句话说,只要他们能确保并州大都督府不失,他们就没失职。将全部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也显然要比分心其他事情要容易得多。 倘若贸然北上救援,反而很有可能会引来更坏的结果。 但对这个问题的思量,好像只在狄仁杰的脑子里过了很短的时间,娄师德就已看到狄仁杰将一把剑拍在了桌案上。 那是一把——安定公主的佩剑。 当日右相和狄仁杰前往河南道巡查灾情的时候,安定公主便将这把剑送到了右相的手中,而这一次,狄仁杰和娄师德二人前来此地周转军粮也作为后援,安定公主依然将这把剑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那是安定公主在告诉他们,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能以她的名义行事,越权调度府兵。 也想必,安定公主在将这把剑交托到他们手中的时候,就并不希望他们只是按部就班来办事。 而在方才的信使告知中他们也知道了,高侃宁可受到铁勒以太子的性命对他们做出威胁,也要保住士卒的性命。 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他们去救吗? 狄仁杰缓缓开口道:“宗仁,我们先分析一下那路特殊的敌人。” 娄师德自年少之时就有才思敏捷的美誉,狄仁杰在并州任职期间就已展现出了在评判政务卷宗之时的眼力,现在既然必须要救,那么他们就必须谋定而后动,绝不能草率行事。 “你在扬州任职期间,参与过平定当地的流民山匪叛乱,论起军事这方面我不及你,但我们姑且不从军事上来分析。”狄仁杰的目光沉静而犀利,“我们来看人心。” 他问道:“从太子和高将军为何会分开,又各自落入困境来说,这是由谁促成的?” 狄仁杰这个重点抓得相当要紧。 被高侃派遣出来的信使,本就是军营之中的高层军官,也是高侃认为最不可能直接叛逃的人,将高侃自领兵与太子会合到和铁勒两军对峙的情况都能说得很清楚。 也自然能被聪慧之人察觉蛛丝马迹。 娄师德顿时目光一凛:“阿史德元珍。” 他的表现太刻意了。 一个理智而才学出众的人,还是一个对于边境情况了如指掌的人,根本不可能因为太子决定了找人,就对他怀有多么深厚的敬佩尊重。与其说是他选择了为太子效力,还不如说,是太子成为了他的猎物。 但很可惜,高侃本身的长处在临阵交战,不在这种人事变动上的品评分析,便没留意到这个特殊的信号。 此人也只抓住了这仓促之间的时机做事,根本没打算拉长战线,便也无所谓这等破绽。 再加上,东。突厥的反叛也因为其首领阿史德契骨的表现,看起来毫无预兆可言,便更容易让人放松了警惕。 但被狄仁杰先一步抓住了这个解谜的绳索,一切就很清楚了。 算起来,也确实是那批东。突厥人最有机会办成这件事,又在将李贤拿下之后领兵折返,蹲守在了郭待封的必由之路上。 狄仁杰继续说道:“第二个问题,若真是东。突厥人杀了郭待封的话,他们现在有机会直接凭借着万余兵力进犯边地,为何不做?他们又为何不打算直接将太子作为人质,而是将其送给了铁勒?” 娄师德沉吟须臾,答道:“因为他们图谋甚广。” 铁勒多滥葛部驻扎之地,曾经是属于东。突厥的领土,距离当年的突厥牙帐并没有很远。这意味着,他们若想复起,就需要从这里重新召集曾经的部众。 此外,东。突厥内部恐怕并非人人都要反唐,若是以突厥兵马大举南侵,直接成为唐军的首要进攻目标,对他们来说有害无利。 他们起事很快,行动却需要稳。 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他们杀了郭待封,确保铁勒人能解决掉高侃,就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就应该先看唐军和铁勒之间起冲突,再从其中收取渔翁之利,重新在塞外站稳脚跟,发展他们的突厥部落。 “那么,若是我们再在此时派遣一路援兵北上,东。突厥会不会阻拦?”狄仁杰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娄师德答道:“若是边境戍防一塌糊涂,都被打乱了阵脚,他们或许会忍不住抢夺一批物资而后远遁,但现在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等。” 高侃手底下有多少东西,阿史德元珍必定心知肚明。 这才是为何他们必须要杀郭待封,断了高将军的后备补给。 他们也必定知道,就算现在从并州都督府、单于都护府派遣出人马北上驰援,也只是在赌一个近乎渺茫的希望。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恐怕他们非但不会出手拦阻,还会乐于见到,这些援兵和他们想要救援的人一样,都死在铁勒人的进攻之下,加深大唐和铁勒之间的矛盾。 可他们不知道,在有些时候,人的韧性不是能以简单的时间来衡量的。 娄师德当即拍板:“若是如此的话就好办了。我即刻前往单于都护府中高将军驻军的地方。都护府内其他地方是何情况姑且不论,起码那些兵卒还能用。” 这些人就算人数剩下的只有三四千人,也要远比临时凑齐征调的府兵好用得多,甚至能在必要之时做到与高侃的内外呼应。 但放在那些“旁观者”的眼中,却是高侃的部将在获知噩耗之后做出的莽撞行动,就算深入漠北草原,只怕也只有送命一个结果,为何不能放任他们行事呢? 这些府兵一走,还能让他们有机会对单于都护府做出种种安排。是带人撤走也好,是再趁机留下后手也罢,总归都有其操作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