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79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97(1 / 1)

的天子早已过世?” 君士坦丁四世:“……” 国书这种东西,可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往来,更具有效力的还是两个皇帝之间的往来。 所以说,唐太宗签下的国书,和天后与安定公主有什么关系呢? 这都将会是另一个时代了。 还不等君士坦丁四世答话,澄心又已发出了第三个问题:“大王的父亲继位之时风雨飘摇,帝国的军队散落各处,亟待召回,就连他本人都年仅十一岁,但前往华夏的使者在次年就抵达了都城长安,将重器献上。若大王您也有心结交,为何使者花费了五年都到不了我国皇帝的面前呢?” 这句更加致命的问题,或者说是一句潜藏着对比的质问,让君士坦丁四世的面色顿时一僵。 他也终于发觉,这位来使何止是带着一支拥有可怕武力的队伍,将他对于东方古国的想象都变成了现实,也有着对拂菻的绝对了解,和匹配使者地位的口舌。 五年的时间啊。 那当然不是因为使者没能越过大食在边境所制造的拦截,更不是因为路途遥远,就这么迷失在了半道上,而是因为……他确实忘记了。 他忘记了自己还需要去向那个庞然大物展现自己的友谊。 当他再度开口的时候,话中的气势已被削弱了几分:“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澄心缓缓答道:“边境有变,我东方大国不可不顾。” 君士坦丁四世无声地握紧了自己的右手,唯恐从对方的口中听到一句想要远征的答案。 在接连的打击面前,他无法分清,到底是大食的穆阿维叶更加麻烦,还是那头名姓不知的华夏皇帝更为可怕。 然而他听到的下一句却是:“我先前已说过,华夏兼容并蓄,有天。朝上邦之风,两国交战频频,死伤甚广,我中原皇帝看在眼中痛心不已。若是拂菻愿意重新建交,便由我方劝阻大食退兵,以保拂菻子民数十年太平如何?” 澄心的这话一出,君士坦丁四世目光中顿时闪过了一抹意动之色。 别看此次他让人将希腊火投入前线战场,在东方水师抵达战场之前已经给大食造成了不小的损伤,但那也仅仅是在一处战场上而已。 大食兵马突入小亚细亚,让他这方从臣民到兵卒都遭受了莫大的打击,也绝不会只是个例外。 当前两国之间的实力差别,足够清楚明白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他或许守得住都城战线,却没法避免自己的其他臣民会被大食咬下一块块肉来,成为壮大那邻国豺狼的养料。 若是对方真能被劝阻退兵的话,他此前在海上遭受的损失在相比之下,就不能算是损失了。 前提只在,这东方的丝绸之国能做到她们所应允的话,大食也能够听从她们的指令。 这两个问题也被他随即抛到了澄心的面前。 “第一个问题,若我们并非携带善意而来,大可先以火龙火鸟轰开君士坦丁堡的门户,再来和你们商谈上贡求见一事。” 澄心随即竖起了第二根手指:“第二个问题,你怕你们这边休战,大食却不愿意停下进攻的脚步,对于东方君主的倡议阳奉阴违,那也无妨,到时候自有神火天降与他们开战。” 她话音掷地有声:“华夏为礼仪之邦,但到了需要开战之时,我们也绝不会退让!” 到了那个时候,便是中原和拂菻联手,共同进攻大食了。 君士坦丁四世心头震动。 来使给出的答案,正切中了他的要害。 那么,他……该选择会盟求和吗? 这听起来真是一份极有诱惑力的合作,君士坦丁四世也无法不去相信于它。 若是突然有大秦使者来到他的面前,他或许还会觉得,这等遥远的联盟根本没有任何一点可以执行的机会,这才是为何他没像他的父亲一般向大唐上贡。 可现在,这些站在他面前的使者手握重器,带着远比希腊火还要可怕的武器出现在这方交战前线,在给他造成重创的同时,也没放过那头的大食。 只有这样的天。朝大国,才有这个调停争端的本事! 他刚想到这里,忽然听到澄心又开了口:“还有一件事需要提醒于大王,东方的国度不叫大秦,而是……武家天下。” “武?” 从Chin到Wu,显然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不过对于知晓拂菻(东罗马帝国)因何而来的君士坦丁四世来说,这种朝代变迁倒也不难理解。 但澄心想要说的,并不只是这一句而已。 直到这些使者从君士坦丁四世的眼前离开后许久,那句话仿佛还在他的耳中回荡。 “武在你们的词汇里还有一个可以代替的意思。” “它叫战争。” …… 所以当大食选择拒不退兵,甚至毫不相信这些远渡而来的使者能在陆地上复刻海上成功后,一道道绚烂的火光爆发在了大食和拂菻的边界之上。 出兵的并不只有达成合作的拂菻国军队,和澄心以及钦陵赞卓所统领的海航大军,还有一路相当特殊的队伍,在从陆路收到了疾报书信时毅然自碎叶城出兵。 经由招募而来的碎叶兵马从东往西,有火炮开路的联军兵马从西往东,一时之间拉开了浩荡的进攻之势。 而这起兵的时间—— 是上元元年的七月。 …… 安定公主也已不在朝中将近半年了。 天后翻开从河南道送来的速报,就看到女儿在信中写道,自她和许穆言前往河南道重新校定漕运之法到如今,堪称局势喜人。 谁让这天下多得是欺软怕硬的人。 别看她这位安定公主的战绩基本都在边境,但她手握兵权,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还顶着镇国这两个字的名号,便少有人胆敢在她的面前放肆。 这些河南道的官员之前还被她的老师给训斥整顿了一轮,大约也还有些没有消退下去的心理阴影。 那就凡事好办了。 此次漕运改革为了减少更多普通人的税赋支出,直接设立运脚经费,往后用于以钱生钱。 也让此前在灾情中出力不少的漕运大家,直接成为往后主持阶段漕运的领头人,负责调度借用民间小船,再由官府给出补给。 以李清月的术算本领,应对这样的场合确实是绰绰有余。 为了防止漕运脚钱被人胡乱贪墨使用,地方中转负责人在调度船只之时肆意倾轧,还要遵循一道由天后颁发的诏令—— 往后此类情况的所有账簿,必须规范使用大写数字,以防为人所篡改。 先行选拔出来的相关官员也都经过了李清月的逐一考察,防止出现品行不端者把持枢纽。 目前的推进情况都按照计划往前,只等一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