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8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04(1 / 1)

念,再加上,李贤也确实要比李旭轮更有承接皇位的担当。 在最开始募集人手的时候,李元嘉作为皇室的德行标杆,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可是,李元嘉不是他的同路之人。 若是让李贤以过分名正言顺的方式接下这个位置,甚至是让天后直接成为李贤的助力,那就和李元轨所预想的情况大相径庭了。 他必须确保,李元嘉不仅不会是他的阻碍,还能在李贤篡位一事上再推一把! 太宗皇帝在这皇位争夺面前,尚且要做到不顾亲情,杀兄屠弟,他李元轨—— 也同样不必顾及那么多! …… 李贤焦躁不安地在府中走了个来回。 昨日,他府上负责采买的仆从自市集上带回了个坏消息。 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他领兵征讨铁勒而后战败的消息,本已基本被冲淡了下来。 毕竟,在市井之中,百姓所要讨论的东西多不胜数,又何必再将一件相距如此之远的战况给反复提及。 再加上他为了休养腿伤,大多数时候都是深居简出的状态,更是有意在民众心中淡化他此前的形象。 哪知道,意外终究还是来了。 东都洛阳的商人里,自有一批喜欢投机之人,觉得那关外的受降城难保不会在数年后发展壮大,凭借着其震慑草原诸部的实力,将边地的马匹和毛皮买卖给彻底统筹在手。 若是安定公主有意将一部分利益让出到四海行会之外,给他们这些提前为受降城投注资金的人,那么从长远来看,他们所获得的收益必定不少。 先一批前往域外考察的商队在三四月里就走了个来回,这一次去的便是更有分量的详谈之人。 而这些人带回来的,并不仅有塞外的皮毛样品,还有……一份碑文拓印。 正是安定公主留在碛口的那一座碑铭。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好事之人,哪怕明知此物上的有些字句若是传扬出去,是在得罪天后所出的前太子,也依然唯恐天下不乱地将其分发了出来。 铁勒俘虏太子一事,当即来了一出旧事重提。 “他们说他们的,你管那么多做什么?”李元轨压下了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以长辈的口吻朝着李贤说道。“你看看你那个弟弟,明明有大好的机会坐到太子的位置上,却在这等时候找了个借口跑了,说是要去长安找书。” 李元轨冷笑了一声:“他开什么玩笑!此前关中粮食吃紧的时候,贡举制举有数次是放在洛阳举办的,此地的弘文馆内藏书就算不如关中,对于周王来说也是绰绰有余了。何况,他若真有这般好学的话,为何早不读出个名堂来?” 他朝着李贤安抚道:“你切莫担心,要我们说,你比他有担当得多,稍有名声上的起伏,往后总能修补的。” 李贤笑不太出来。 哪怕他今日拿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表现,他也完全无法忽略掉,在他步入宫中探视父皇的时候,宫人朝着他看来的表现与平日大为不同。 那些令人芒刺在背的目光,在他和父皇的私下相处中,都好像还倾注在他的身上,让他在交谈之时多有走神的情况发生。 何况,他就算没因此从父皇的口中听到一句责问,但也没从他那里听到一句安慰的话啊。 “你怎么说话的。”越王李贞出声,打断了李元轨的话,“照你说的竟好像我们是因周王不愿担责,才在退而求其次之下选择了雍王。但我等本就是因立长立贤,才聚集在此的,没必要谈论于周王。” 李贤颇为感动地朝着李贞投去了一眼,这才强行让自己镇定了下来,有些忐忑地朝着在座诸人问道:“敢问诸位,眼下的情况,该当如何做为好?” 他留意到,韩王李元嘉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尤其是对李贞说出的话有些不满,但被同在此地的胞弟李元谨给拦了下来,便只能继续坐在原位。 他只出声回道:“此事还是要问问陛下的想法。” “这是自然。”李元轨没让李元嘉再多说下去,“关于立储一事,若能少些风波自然是最好的。但此事实在是拖延不得了……” 他欲言又止地朝着李贤看去,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将话说出,最终还是说了出来,“不知雍王今日去探视陛下之时,他的身体如何?” 李贤捏了捏指尖,费力地让自己回想着彼时的情况。 大约是因为阿耶病得已经太久了,他甚至有些不敢确定,从去年到今年,父亲的病症是不是又已有了恶化。 但想想他在离开阿耶寝宫之时,恰好见到的太医愁苦无奈之色,他心中又已有了一个猜测。 “……夏日湿热甚重,阿耶的风疾应当是又有加重了。这几年间他吐了几次血,就连孙神医都拿他的情况束手无策,只怕是……只怕是当真不太好了。” 李元轨点了点头,心中暗忖,这和他自萧妤给他的人手处听到的消息差不太多。 只是陛下的疾病实在已不太能用常理来形容,让他总还存有几分顾虑。 可想想看吧,无论是当日自长安起驾之时所见的景象,还是近日陛下一直缺席朝会的情况,都实在不像是个还能岁数长久的症状。 那么到底是病重将死,还是病重到无法打理朝政,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病人,又怎么还能做这大唐的陛下呢? 他转头朝着李元嘉说道:“劳烦韩王近日入宫一趟吧,既要名正言顺,总该将雍王被敕封太子的诏令拿到手里。届时才好让我等进一步把控住洛阳关隘。” 李元嘉本不想如此主动,可周遭众人的目光都已落在了他的身上,仿佛一旦他自天皇陛下处求来了能让李贤登基的圣旨,这些以匡正社稷为目标的兄弟、子侄,就会凭借着他们在洛阳和周遭积攒下的兵甲与人手,将洛阳守军收编麾下,坐镇洛阳八关。 如此一来,因安定公主的兵力大多分布在边疆,在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攻破洛阳。 等到登基之事尘埃落定,她若再有妄动,便是意图谋逆,没有了反抗的资格。 再有四方各州的响应,又是一出助力。 或许……他真不应该再有犹豫了。 这便是对大唐来说最好的结果。 他应道:“那好,我明日就入宫求见陛下。” 一想到韩王此次入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李贤本还故作姿态的谦让都已在此时被丢去了九霄云外,匆匆上前握住了李元嘉的手:“一切就有劳皇叔祖了。” 当次日的朝阳升起之时,在李贤府中的侍从都能看到,李贤少见地将面容之上的郁气一扫而空,甚至起了个大早,只希望能尽快自韩王处得到那个好消息。 但先前的那出碑拓流言,又好像是始终悬在他头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