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武周]问鼎 > 分卷阅读8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28(1 / 1)

继续说道:“新朝既立,便是百废待兴之时,距离上一次制举取士选官已有两年之久,该当再有一次擢选贤才之事了,由朕亲自殿试录取。” 这条消息一出,朝臣当中顿时有好一阵的沉默。 刘仁轨都因那个“久”字,表情微妙了一阵。 天子亲自选取贤才为官,尤其还是制举这等规模的取士,并不仅仅是一件评判人才优劣的脑力活,还应该说是一件体力活,可放在了圣神皇帝这里,居然觉得中间空缺了一年,就好像变成了一种莫大的过错。 但眼看这位王座之上的天子确实是精神极好,正要励精图治干一番大事的样子,又觉得这话从她口中说出来,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武曌已继续说了下去:“今年便不必进行珠英学士的选拔了。” 朝臣里顿时仰起了几张疑惑的面容。 却听圣神陛下的下一句话直接就道:“我的意思是,让有本事的女子也一并参与科举吧。” 武曌冷眼看着朝臣之中隐约闪过的惊疑与认命,以及另外一批对此已有准备的从容面孔,指尖摩挲的力道有一瞬的加重。 相比于作为特例的皇帝,女官的入朝才是在人数上的大变动。 可当天下大权都已被她夺取在手的时候,有些举措就应当提出得越早越好。 就比如,这条让女子也能正式参与科举的决定。 反正先前的那出杀戮,已将一部分人给吓破了胆子,有些想法绝不敢那么快死灰复燃。 两年了,距离上一次的选拔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但凡是心中有一番抱负的女子,都应当已经从珠英学士进入前朝和陆续被放在实权官职上的待遇,推断出的这正是让她们凭借着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的最佳途径。 就算先前她们未必能在家中和兄弟拥有同样的待遇,学的也不是同样的东西,以两年的时间对于时政要务查漏补缺,安知不能有个好表现。 她们也大可以趁着今年这个放开制举限制的政令,去和家中的长辈争取到更多的权利,将女子为官,也变成抬升门庭的一条路径。 而且,她希望在今年就直接敲定的,又何止是这一件事! “诸位大可放心,既是科举糊名,也绝无什么男女评判标准有别的问题。”武曌徐徐开口,又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既要求一个公平,那有些事情,也该当再公平一些。” “国子学、太学之中,原本并不招收女学生,只有少数人有这个特例,现在,便将这个限制给放开吧。再传朕旨意,天下各州需增设女子学馆,具体事宜,交由凤阁决策。” “此外……” 圣神皇帝的最后一句话,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太学录招女学生的支持。 她说,太平和婉儿都已不该只就读于内廷蒙学之中,若只在弘文馆这样的地方就读,又未免少了与人之间的往来,倒不如去太学读书吧。 也好在今年制举于六月举办之前,先给天下人再做一个表率。 但让武清月都没想到的是,在陛下的这出诏令宣读颁发下去后,有一个人先找到了她的面前。 “我想来找太子要个恩典,不知……我能去太学就读吗?” 她神情依然柔和,却好像已因先后在长安和洛阳的两年经历,在目光中多出了一抹更为坚定的神采:“以杨明舒的身份,而不是前朝敬怀太子妃。” 第274章 见武清月并未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而是露出了几分若有所思的神情,她又当即继续说了下去,“请太子切莫怪我唐突, 只是……” 杨明舒咬了咬牙:“只是我在想,我既要为四海行会之中编纂识文断字、通晓时势的课本,便不能比旁人慢了太多步。” 当年若非武清月劝说, 杨明舒险些要以为,这世间已再无她的容身之地, 不如以感染痨瘵为由留在襄州。 也正是自那里回来,她方才知道, 为何武清月会说, 偌大一个长安,必然还能让杨明舒立足。 在登门拜访了荣国夫人后,她便像是颜真定和韦淳等人早年所做的那样, 在四海行会中担任了个教书的职务。 也不知到底是因长安城中诸多事情突发,让人忘记了她这位前太子妃的存在, 还是因为弘农杨氏被驱逐问罪后自顾不暇,她也算是过了两年的安生日子。 直到圣神皇帝登临帝位, 安定公主成为太子,整个天下都为之惊动,才让她重新走出了门。 但非要说的话,她其实没有那样大的进取心,也并未打算在就读于太学后便走为官入仕的路子。 她只是怕, 怕那些很喜欢她的商会学生, 会被她的教授给带偏了。 就像她当年就曾经没能抓住那个机会, 反而走了那样大的一个弯路。 “我……” 她刚要继续再说,忽然见面前的武清月抬起了唇角, 朝着她回以一个温和的笑容:“明舒,你为什么会觉得,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有必要来向我求一个恩典呢?” 李弘这个人,甚至因没能有机会参与到宗室的谋逆和叛乱之中,若是对人说起敬怀太子的名号,恐怕都快忘记那是个什么人了,更别说是杨明舒和他之间的关系。 她想只做自己,而非什么人的女儿,什么人的遗孀,在武周并不难,只看她敢不敢再鼓起一点勇气罢了。 杨明舒目光一怔:“天经地义?” “怎么不是天经地义呢?”武清月回问,“你可知道,在圣神皇帝的诏令公布之后,有一个人已借着消息灵通先一步报了名,还是个只怕谁都没想到的人。” “她叫萧妤,曾经是唐和帝的妃嫔。但现在,她是太学的一名学生。” 她的这个决定甚至完全出乎了武曌和武清月的预料,可萧妤说出来的理由却让人无从反驳。 她说,她当然可以凭借着两次报信站队,在圣神皇帝即位后,也像是那些珠英学士一般得到个官职,或者是得个爵位的封赏,但她不想这么做。 她的前半生都因兰陵萧氏而屡遭安排,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在她从宫中隐退前往寺院礼佛之时,有时也觉自己的日子过得太随波逐流,那便总得再学些东西,才好决定让自己接下来往哪里去走。 再说了,她总不能让别人说,她是完全靠着两个女儿养活的吧?现在她们两个跟着她的姓氏哎! 在登基典礼结束后不久,圣神皇帝就同意了她提出的请求,将李素筠改名为萧素筠,将李下玉改名为萧夏玉。① 那她若是还带着先帝妃嫔的身份,又在明明包袱已被尽数解除的情况下还要固步自封,还有什么资格有此优待呢。 听武清月说到这里的时候,杨明舒不由掩唇失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