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扶摇上青云 > 分卷阅读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8(1 / 1)

他的考房比较靠里面,而沈玉寿贺青山的比较靠外,等沈长林出来,他俩已经在外等候有一盏茶的功夫了。 “长林,我们在这里……” 沈长林背紧身上的包袱,朝他们跑去。 贺青山的祖父、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在,来接贺青山出考院,因现在正值春耕育苗期,沈长林沈玉寿劝说春播要紧,他们有先生和贺爷爷等人照顾,一切都会很顺利的,钱氏等人便没上来。 贺童生今日很高兴,因为他问过贺青山考的如何,贺青山表示很简单,有六成把握,贺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复又问沈家兄弟。 “还算顺利,至于考不考的上,就不知了。” “既考完了,就不谈这个了,今日贺爷爷请你们吃好吃的。” 贺童生带着众人来到一家老饭馆里,点了两只香酥的脆皮烤鸡,一些炊饼,还有小菜、炸糕等物,然后寻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窗外三十米,正有一湾河水淌过,夜幕将临,树影婆娑,星星点点的烛光陆续亮起,好一派岁月静好之意。 等菜的间隙,沈长林望着窗外野景,一瞬间恍然又回到了五平考间内,思虑很久才回到现实。 他考完了,结果如何,静静等待吧。 不消片刻,烤鸡、炊饼、点心陆续上齐,贺童生今日高兴,还叫店家温了一壶糯米酿上来,要同三位小学子痛饮一番。 古时酿酒技术不精湛,店中的糯米酿不过二三度,喝来暖身最好,像沈长林这样年仅十一岁的小童,多喝几杯也是无碍的,沈长林端起酒杯:“敬贺爷爷一杯,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哈哈哈哈,那我也祝长林小友高中,金榜题名。” 宾客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回来啦。” 白雪正在书桌前整理脉案,她去岁在一间医馆某得一份医助的差事,年前过了考核,现在已是一名坐堂大夫,所诊病人皆存了脉案,白雪按照病症归集成册,时常翻阅总结。 顾北安巡考的这几日,白雪也一直在医馆忙碌着,知道今日县考结束,她特意让食堂炒了几个小菜,温了一壶酒,就等顾北安回来小庆了。 一双手柔柔的搭上顾北安肩头,力度不轻不重的按摩着他的肩膀,指间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清香:“这几日辛苦了,我去食堂将菜取回来。” 这几晚顾北安没有回家,夜里是睡在考院的,他将头靠在白雪的胳膊上:“等会,让我靠一靠。” “你呀你,随你便是。” 如此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白雪顺势将顾北安搂住:“我看你脸色不好,可是那个陆经历招惹你了?” 前两年县考,府里派下来的监察官好相处,今年的这位陆经历特别难缠,县里光是请他吃酒就花了几十两银子,其吃相之难看,就差直接伸手要了。 “娘子冰雪聪明,猜的不错,这人还得上百两才能打发呢。” 白雪揉了揉顾北安的脸颊:“相公不必忧心,我那还有银子,二十两够吗?” 伺/候陆经历的耗费一部分走公账,一部分走私账,私账目县令大人出大头,下面随官出小头,哪怕是顾北安这样两袖清风的,有时候也不得不从众,独善其身,便成了独臣,很多事情反而不好办。 作者有话说: [1]《论语》尧曰篇原句; [2]《大学》原句; [3]《礼记》檀弓二则原句; 本文的科举相关设定,主要考据明清朝,为了逻辑通畅,加了一点私设; 第34章 回老家 ◎县试要放榜了【二更】◎ “这次不需要, 县令大人知我囊中羞涩,免了我的那份。” 饶是如此,顾北安还是觉得恶心, 看见陆经历就火大。 县考顺利结束,今夜县令大人在鸿辉大酒楼置了几桌酒席, 请陆经历及衙门的官员小聚,顾北安实在不想见那只貔貅,便称身体不适没有赴约。 “如此也好, 我去拿菜了。” “还是我去吧, 顺便将热水打回来。”顾北安和白雪都喜洁净,因此他们有四个储存热水的藤壶,四个藤壶装满热水有二十来斤,白雪还真提不动。 她轻轻一笑:“那你去吧。” 第二日清晨,府里来了一个连夜赶来的差人,要陆经历赶紧回去处理急件。 昨夜酣畅大醉,彼时陆经历抱着枕头正呼呼大睡,怎么都喊不醒, 最后还是顾北安非常“好心”的给出了个主意, 让差人含着冷水往陆经历脸上喷了几大口, 这才将人唤醒来。 这位陆经历昨夜还是酒桌上的一条好汉,今晨在差人臭口水的洗礼下醒来, 那份怄糟的心情, 恐怕只有他能体会了。 永清县衙门的一干官员终于送走了这位品级小, 排场大,事儿妈的陆经历, 无不松了一口气。 “顾训导, 真是好雅兴, 你同这种人计较什么呢,有道是小人难防嘛。” 县令大人迈着方步,将顾北安唤到一旁,除了刚才那句话,还有正事要商谈。 “自永清县办了县学,这几年虽无人中举,却出了秀才和好些个童生,顾训导功德无量啊。” 顾北安拱拱手:“惭愧,也亏大人支持,否则清风书馆要成县学,那是痴人说梦。” 你一言我一语,二人说了半刻的场面话,县令大人捋了捋胡须,换上一副严肃脸:“北安,今日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顾北安有些疑惑的看去:“大人请讲。” “近日我收到了朝廷的文书,年前内阁发了几条革除弊病的新政,其中有一条便是兴学建校,而我永清县早在新政颁布前,便有远见的建立了县学,单这一条,我通考之时,便能增光添彩。” 朝廷规定外官三年一考,三考皆过者定得升迁,县令大人说“增光添彩”,其实已有七成把握会将在明年考满,调离永清县。 他将平步青云,自然也忘不了功臣顾北安:“去年府里的一个训导调任了,目前那位置还空着,知府衙门的吏房里有我的熟人,可以将你借调过去,不出一载,知府大人定能发现你的才干,届时你就成了知府衙门的训导,正九品的官职,你是举人出身,又年轻,定前途无量。” 对于别人来说,这或许是大好前程,要立即跪地叩头感谢提拔的那种,但顾北安想了片刻:“大人,非下官不肯接受美意,实在是……放心不下我的那些学生,一批秧苗正在抽穗的关键时期,这时老农怎舍得离开?” 听到这个结果,县令大人虽有吃惊,却也不意外:“顾训导啊顾训导,你就是个老农民,罢了,种你的庄稼吧。” 与此同时,一辆驴车出现在县学门口,健硕的大驴子毛发黑亮,脖子上栓着一根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