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扶摇上青云 > 分卷阅读8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8(1 / 1)

见顾北安站在不远的前方。 显然,他故意在那儿等他们:“我已看过成绩了。” 十二岁的小三元,已可预见将在景川府引起多大的震动,提前说一声年少成名也不为过。 顾北安摁在沈长林肩上的手,掌心滚烫,内心有诸多感慨,但最终只说了一句:“长林,继续好好读书。” 长林早慧,无需多言,他什么都懂。 紧接着他提点剩下三人:“你们亦出类拔萃,但要守住本心忌妒忌燥,我说话许直白了些,但越直白越好,你们需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总想着同人比较,那么内心永远不得宁静,终将行差踏错,毁了自己。” 沈玉寿很稳重,点头道:“学生明白。” 贺青山大咧咧的:“顾先生放心,我从不与人比,我只会和自己比!” 站在最后的孙舒阳脸色涨红,见沈长林沈玉寿都中了,他刚才的确心生嫉妒,虽面上不显,但被顾北安点出来之后,便装不下去了。 “先生,我……” 顾北安笑的很温和:“无事,论迹不论心,调整好即可。” 接着,四人按照老规矩要请顾北安去吃酒,顾北安摇头:“去不了了,稍晚我便要启程去兴源县,多日才回,这顿饭留着下回再吃吧。” 若不是为了同他四人见一面,顾北安这会儿已经该出城了。 兴源水库正在修筑中,前几日发生贪墨事件,顾北安临时受命,前去做督工,时间急迫,同沈长林他们告别之后,立即出城去了。 院试出榜后,还要公布府学的新生名单,不过景安府学一向是扩收学子,因此,这新生名单更准确的说法是甲班新生名单,沈长林作为院案首,自然是甲一班,沈玉寿则在甲二班。 出来成绩后,还有簪花宴,学政在考院大堂召见本次新生,并给每一位学子红花一朵,以示嘉奖。 簪花宴当日,新生们皆穿雀顶蓝袍,齐集考院大堂,簪花宴结束后,知府、同直、通判等主要官员会带领新生到文庙拜孔子,然后到学明论堂拜见学官,至此,新生们就算正式入学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府学学子,后面半截并不觉新鲜,簪花宴的时候,杨学政多看了沈长林几眼,还留他单独说话。 杨学政话并不多,只是拍了拍沈长林的肩膀,沉声道:“切勿学仲永。” 老者的手枯瘦粗硬,搭在沈长林的肩膀上硌得慌,但沈长林站的更直了。 “学生明白。” “去吧。” 杨学政没有别的话了,不过望着鱼贯而出的学子们,还是幽幽叹了一句:“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 满腔抱负未成一半,他却渐渐老了,心中难免有伤感,但望着充满朝气的新一代青年人,又深深觉得,其志后继有人。 沈长林,愿日后到京城再相见。 去岁五月离家,如今已近九月,算起来,快一年半未曾回家了。 一年半时间,说起来似乎不算太久,但沈长林和沈玉寿已摁捺不住思乡之情,在簪花宴结束后,就和尹直学告了长假,找了一支商队同行,要返回永清县接钱氏他们来景安。 贺青山和孙舒阳虽然未考中,但他们也很想念故乡家人,便一同回去看看。 天色微亮的清晨,四人一起出了城。 这是个大雾天,初出城时雾霭沉沉看不清前路,但走着走着,雾气便散去了,阳光破云而出,照亮天地。 行至码头,登上渡船,穿过江水滔滔的沱水河,沈长林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的山山水水,岸边的小桥人家,心思飞的很远,他对这片土地,对土地上的人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却发自内心的情感。 他想拥抱这片土地,想要真实的去感受去触碰一山一水,一片叶子,一朵花。 他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想做,不过眼前最要紧的,是将奶奶和爹娘接出来。 很快,船在洪征县靠岸了,又坐了两日马车,永清县的城门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沈长林和沈玉寿在镇上重新包了一辆马车,直奔咸水村而去,不一会,小山村就出现在眼前,熟悉的小石桥,水井,菜园子,庄稼地出现在眼前。 他们回家了。 作者有话说: 六一快乐~已经恢复啦~感谢关心 感谢在2022-05-30 23:34:15~2022-06-01 23:33: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oveleconte 10瓶;橘橙33 5瓶;不二家的熊 1瓶; 第52章 团聚了 ◎全家奔赴景安◎ “奶奶!” 秋收刚结束, 钱氏手腕上挽着个篮子,正准备去地里捡稻穗,突然听见熟悉的喊声, 她惊喜不已,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玉寿, 长林,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钱氏快步走近,拉着两个孩子的手, 将人从头到脚看了好几遍, 见他俩长高了,也长壮实了,说明在景安城过的很不错,她才安心。 “爹和娘呢?” “都在家呢,走,先回家去。”钱氏笑眯眯的回答道。 他们是在村口遇见的,离家里还有十几丈远,这短短的一截路, 遇见了不少村里的熟人。 沈长林沈玉寿按照辈分称呼他们, 笑着打招呼。 “哟, 回来啦。” “好久没见着了,模样还是那个模样, 但若要在街上遇见, 都快认不出来咯。” “对嘛, 哪里像咱们村里的娃娃,简直是城里小少爷的模样了。” “长林, 玉寿, 这次回来, 你们还去景安读书吗?” “那景安城是个啥模样,我们都没去过,你给咱们讲讲城里的事情呗?” 村人七嘴八舌的,对沈长林沈玉寿这一年多的见闻境况很是好奇。 可一路奔波辛苦,两个孩子的眼底还有红血丝呢,钱氏哪里舍得他俩此刻在外头和村人闲话,忙道:“晚些时候再说,俩孩子累着了,得先回去歇歇。” 说罢,拉着孩子们的手,快步回了自家。 院门推开,眼前场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房子的格局,以及屋后绵延的青山,陌生之处,则是院里多搭了几个小木屋,里面养着兔子、鸡鸭、猪等牲畜,新收的粮还没来得及收入仓库,正摊在地上晾晒,能闻见一股扑鼻的青草香。 沈如康和罗氏正在屋后翻晒稻谷,闻声绕到前院来,见到两个孩子均是一愣,沈如康到底沉稳一些:“回来啦,回来就好。” 罗氏则忍不住抹起泪来,但又怕婆婆说自己乱哭不吉利,胡乱的擦干净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