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走出来看,几乎是一瞬间,罗氏的眼眶里就蓄满了眼泪。 她用衣袖擦着眼睛,声音哽咽:“回来了,回来就好。” 一向沉稳的沈如康亦是泪眼朦胧。 一家团聚的喜悦自不必多提,卖完刚做好的那炉包子,沈氏包子铺早早关门。 趁时间还早,钱氏去市场上买了一堆菜,要张罗一桌好吃的给两个小孙儿接风,有糯米腊肉丸子、炖鸡、酸菜鱼、蒸鸡蛋等等,都是沈长林沈玉寿从小吃到大,深藏在记忆中的滋味儿。 沈长林沈玉寿自觉的走到厨房,要帮着烧火剥蒜,罗氏钱氏见了,急忙轰他们出去。 “到堂屋喝茶去,等着吃就行。” 沈长林抓起一把蒜,笑着没挪位置:“坐着多无聊,帮你们做活还能一块聊天。” 这种家常的温馨日常,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了。 钱氏一边往灶膛添柴一边笑:“长林和玉寿是孝顺的,从华京回来,给咱们带了一车的特产、布料、药材,这一路上爬山涉水的,带那么些东西多不容易。” 小辈们有这份心意,她觉得特别欣慰,一家人过日子不就这样,你惦记着我,我惦念着你,彼此依靠照顾着,想到这儿,钱氏心一软,竟有几分流泪的冲动。 她赶紧将脸朝向灶膛,免得被小辈看见,唉,这人一老,就爱掉眼泪,她年轻时可不会这样。 日头渐渐西斜,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上了桌,这顿久违的团圆饭,一家子吃的格外开怀。 钱氏罗氏沈如康并不太了解举人进士的区分,只知道那是官老爷的化身,而进士官老爷,比举人更胜一筹,至于状元郎,那就是文曲星下凡般的存在。 “玉寿是国子监监丞,我是县令。”沈长林言简意赅道。 家人不懂七品京官和下县七品县令的区别,沈长林和沈玉寿也很默契的没有解释。 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华京的条件会比海青县好上很多,所以之后家人会随沈玉寿抵京,而沈长林则会独身前往海青赴任。 沈玉寿很不舍,可海青县形势严峻,沈长林去后必有一场硬战要打,能顾好自身已相当不易,带家眷同去,反提供现成的软肋。 钱氏一愣,想到沈长林即将孤零零一人,于心不忍,一咬牙一跺脚:“我和长林去海青县!” 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经将沈长林当亲孙子看待。 沈长林鼻子一酸,险落下泪来,在外无论遇见多么危险急迫的事,他都不会落泪,唯有面对家人的温情时,泪水难以自抑。 可去海青县赴任,是万万带不得家眷的,沈长林深吸几口气,调整好心绪,撒了个善意的谎言:“我在海青县待不了几年,很快就会调任回京的。” 沈玉寿飞快的明白了兄弟的意思,帮着打掩护:“是啊,进士最后都是京官。” 但钱氏继续追问:“很快是几年?” 沈长林喝了一口酒,垂目一边夹菜一边状若随意道:“快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时间过起来很快的,一眨眼罢了。” 钱氏听了,这才作罢。 他们在景安留了几日,钱氏干脆利落的将包子铺转让出去,带不走的家什,能卖则卖,能送人则送人,然后雇车回永清。 日后随孙儿定居华京,下次回老家还不知什么时候,所以趁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回去看一遭。 “一别六年,不知咱家房子,现在成了什么模样。” 随着归乡脚步的临近,钱氏的念叨越来越密,钱壮如今已是恭州巡检司的巡检,偶尔回去景安府公务,六年间去过几回,每次都去看望钱氏他们,见面时话家常,时常说家乡事,是以家中变化,钱氏是清楚的,但话听千百遍终究不如一观。 马车进入县城,又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咸水村而去。 阔别的家乡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齐整的农田,土屋瓦房,还有牧牛的小童。 “看谁回来了!” 不知是谁,眼神特别好,只瞧一眼就认出钱氏他们,嚎一嗓子后,这消息就旋风一般的传遍了整个小村庄。 “进士老爷回来咯。” 乡邻们纷纷围拢到钱氏家来,钱氏家的房子交给沈大郎一家照看着,后来沈大郎家添丁进口房子不够住,写信知会一声后,钱氏将两间厢房借给他家用,这房子日日沾染着人气,加上沈大郎媳妇照看的细致,仍旧和他们离去时一样。 \"明日我家摆酒席,都来吃饭!\"钱氏十分豪爽的说道。 两个孙儿从此成了官老爷,是值得庆贺的大好事。 这酒席连摆了三日,期间走亲访友,祭祀祖宗不必多提,一系列人情琐事令人愉快并辛苦着,酒席结束后一家人又留了三日,一共在咸水村待了六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接着便要各去任地了。 并且一个往西南,一往北,出了永清县便要分头行动,此一别,不知相逢在何年。 临别前,沈玉寿用力的攥紧兄弟的手:“到海青县以后,记得勤练武艺,万不可将一身本领荒废了。” 沈长林瞬间听懂小兄话中的言外之意——保命要紧。 多么朴素而实用的叮嘱,沈长林抿嘴轻笑,应的却很郑重:“我知道。” 沈长林没有雇车,也没有去官驿要马,他就背着一个小包袱,然后去马行要了匹脚程好的马,一路骑行往海青县而去。 轻松上阵,倒也自在。 如今已是深秋,沈长林一路疾行,终在十月前抵达了海青县。 十月的海青县,依旧绿意盎然,半点没有入冬的迹象,路旁的野花开得正艳,沈长林揪了几朵,编了一个简单的花环套在马脖子上。 “小西瓜,走,咱们进城去。” 沈长林拍了拍马脖子,小声道。 这马儿跟着他跨越千山万水,走了一个多月抵达任地,一马一人相依为伴,已经产生了浓厚的革命友谊。 因为这马特别爱吃瓜,所以沈长林给它取名小西瓜,可爱又清新。 小西瓜仿佛通人性一般,不等沈长林甩马鞭,扬了扬马脖子,迈开蹄子往城门而去。 沈长林低调赴任,本想明察暗访一番,先摸一摸海青县的底,再去衙门报道,可在街上吃了一碗肉酱拌粉后,他觉得自己纯粹是多虑了。 因为一个月以前,名为沈长林的‘县令大人’就已经到任了。 “这位沈县令是新科状元郎,据说长得特别俊朗,才十八岁,不过到任以后一瞧,也就那么回事吧,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读书催人老,这位十八岁的大人,看起来满脸褶子,活脱脱像三十八的!” “唉,真不知这大人怎么想的,跑我们这做官,可没个好下场哦!” 粉铺老板挺八卦的,见沈长林似乎挺面善,就和他聊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