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既然对方如此看重秘方,那不妨先在他的面前掉一根萝卜,这样就能更加刺激及激励对方做事了。闻言,李三顿时噎了一下,“那一张方子需要多少银子啊?” 这提议充满了诱惑性,他实在太心动了。 要知道这世上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秘方,对很多手艺人来说,秘方就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那就是命,是家族立本的根源,轻易不得传给外人。 如果卖给外人的话,那无疑就是数典忘祖了,对不起列祖列宗,是整个家族的罪人。 夏柠思索了一番,大致说了一个范畴,“那就要看是什么方子了,一般的小吃方子可以便宜点,五十两到一百两不等,像糕点这样稍微复杂点的,差不多就要两三百两银子了,要是再复杂的吃食方子,那怎么也得五百上千两吧。” 在吃食方子上,她倒是十分舍得多卖一些,毕竟大家学会了,就能制做出更多不同的美食来,说到底这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经济,还能丰富大家的饮食文化与选择。 可惜,现在这局势不是一个大力发展美食的好时机。 “.....”听到这价钱,李三顿时捂住了自己的心口,五百上千两银子?那得卖多少个汤圆才能赚到这么多的银子啊? 这价钱确实不便宜,但他心里也明白一个好的秘方是值得这价钱的。 虽然一次性掏出这么多的银子的确有些肉疼,但秘方里的东西却可以卖一辈子的钱,长远的收入肯定能超过这笔买断银子。 其实夏小姐报出来的这些价位,已经很实在了,并没有漫天叫价。 然而,他现在全部的家当加起来也才两三百两银子,这其中一大半还是靠着汤圆的生意赚来的。 别看着他们这帮人在镇上很嚣张、很体面的样子,可手里真留不住什么大钱,毕竟大头都要上交给胡家,再加上他们还要养着小弟为自己效力,平日里还要跟其他兄弟应酬喝酒之类的,所以,每月的花销很大,根本就存不住银子。 他能存下一百多两的银子,完全是因为他不像其他那些人流连在赌坊跟青楼之间。 夏柠见李三那肉疼的模样,就一阵好笑,“好了,现在还不是做吃食生意的好时候,你还是继续卖汤圆,攒点家底再向我买一个好的吃食方子吧,你现在把眼下的生意做好也很不错了。” 汤圆这种吃食完全不分时节气候,这生意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只不过夏日气温高,很多食物不经放,很容易变质坏掉,汤圆也不例外。 如果是当天早上做好的,那最好是一天之内就下锅吃掉,主要是这古代没冰箱,食物没办法储存。 所以,在夏天里做吃食生意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的。 夏柠也没打算让李三到了夏季还继续卖汤圆,到时如果周围环境稳定一些了,到时可以试着做点其他的吃食生意。 反正她目前不缺钱,倒不急在这一时。 “行,那就说好了啊,我再攒一攒。” 李三满脸欣喜,他现在就这么点家底,目前还有生意要维持,且家里还有一个老娘要赡养,他这手里必须要留一笔银子应急,所以他现在实际能支配的银子并不多。 既然要买秘方,他自然想买一个能开铺子的好方子,不想再小打小闹的四处摆摊贩卖,那完全就是赚个辛苦钱。 眼下正闹着征兵呢,后面还不知道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暂时还是先稳稳吧。 现在这个汤圆生意已经稳定了一批客户,倒不用他再东奔西走的叫卖,继续做下去也费不了什么心思了。 说完了闲事,夏柠这才把话题转到正事上,“前几日送来的菌菇怎么样?县城的那些富户可还喜欢?” 提及这事,李三又瞬间激动起来了,“哎,我正想跟你说呢,那些菌菇很受欢迎,还让我下次有货了,直接就给他们送去,有几家还直接表示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这菌菇可是妥妥的稀缺物啊,不管是新鲜采摘的,还是晒干的山货,都一样受欢迎,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吃上一口鲜美的菌菇,那真就是人间美味了。 夏柠高兴道,“销路这么好啊?正好,我今日给你带来了四十斤的菌菇,之后每隔十天可以供一次货。” “你看,这菌菇我算三十文一斤如何?我把上次菌菇的钱一并结算给你。” 上次的菌菇,李三直接卖给县城那些富户五十文一斤,毕竟他从镇上到县城也是花了人力跟成本运输的,赚个二十文的差价也不算过分吧? 第500章 菌菇生意 “可以!” 最后,夏柠以三十文一斤的价钱把菌菇批发给了李三,本来她种养菌菇,一个是她自己喜欢吃,其次也是为了给村里人的饭桌上增添一道菜。 所以,她也没想靠着这个发什么大财,即便菌菇属于比较稀少的山货,但她这个是人工培养,别人不清楚,她自己难道还不知道吗? 野生的菌菇跟人工种养的菌菇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些区别的,哪怕想定个高价,但也不能太夸张了啊。 这价位比那猪肉还贵,绝对算不上便宜了。 而人工种养的菌菇生长周期比较短,来钱就比较快,虽然一次也就一二两银子,但长时间积攒下来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 怎么看这笔买卖都很有赚头。 “如果你们能铺开销路的话,我们这边就能提供更多的菌菇,其实除了富户,还有一些南来北往的商队啊、干货铺、酒楼什么的你们都可以去推销看看。” 想到村里乡亲们拮据的生活,夏柠觉得可以带着村里人一起种养菌菇,这玩意也不占用土地,就打几个木箱子就能在家种养了。 至少种养出来的菌菇比买蔬菜瓜果更能提得起价钱,多少能让村里人赚点贴补家用的钱,也能适当帮助村里人改善下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闻言,李三激动的表示道,“你们真能提供大量的菌菇吗?最多能达到多少啊?我之前也想找酒楼、干货铺试试看的,可我们的货量实在太少了,这点量别人都看不上。 所以我们就只好先紧着县城的富户卖了,而且卖给有钱人也抬的起价钱,如果你们这边能稳定的提供一批货量的话,那我立马就叫上兄弟们去找其他的人谈合作。” 当他不想多卖点人吗? 他恨不得赚越来越多的银子,可惜手里没多余的货物啊。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生意做大、做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还能稳定且持久的经营下去。 这段时间他们借助着汤圆的生意,已经在周边的两个县镇打开了销路,如果能有更多的菌菇,那他们就能连同汤圆一起送往周边的县镇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