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他另一只手探了过来。 在谢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男子清雅如竹的气息逼近,高大的身形将她拢下,倾身抚过她耳侧。 谢瑶瞪大了眼睛,觉得脑后一沉。 顾长泽将那有些松散的金钗簪稳,收回的手不经意间拨弄过侧颈。 谢瑶忽然觉得耳侧的那颗红痣有些痒。 “簪子歪了,谢小姐。” 顾长泽的目光还凝在她侧颈,将眼中那点幽暗藏得很好,谢瑶咬唇退开两步,眸光如水。 “多……多谢殿下。” 她头一次觉得头上的簪子那样重,谢瑶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被顾长泽发现脸上的热意,只得咬唇在心中暗骂自己。 明明太子殿下是为帮她才离得那么近,怎得自己却连心跳也跟着乱了半拍呢。 多半是昨晚没睡着觉的缘故,晨起都糊涂了。 谢瑶一边腹诽,一边行礼道。 “家中妹妹才醒,臣女不放心,便先行告退了,方子午后臣女着人送入东宫。” 顾长泽轻轻摩挲着指腹,仿佛还能感受着方才手下的温滑触感,听得她言,又问。 “午后谢小姐亲自送来东宫么?” 这话却让谢瑶有些错愕。 她本是想着下人来的。 顾长泽从容解释。 “到底是药方,旁人来送的话,孤总是不放心。” 谢瑶顿时了然点头。 索性她午后无事,亲自来一趟也不妨事。 得了她的准话,顾长泽道。 “孤送谢小姐出去。” 两人一同顺着游廊往外走,东宫内花团锦簇,处处是放置好的盆景花卉,花香扑鼻,谢瑶问他。 “殿下竟也喜欢这些花草吗?” “谈不上喜欢,下人侍弄的。” 顾长泽摇头,又仿佛不经意地道。 “后院倒是喜欢玉兰花,那是孤喜欢的。” “哦?殿下竟喜欢玉兰吗?” 谢瑶有些惊讶地看他。 “怎么?谢小姐也喜欢?” 顾长泽浅浅一笑,问道。 谢瑶并未隐瞒。 “玉兰与海棠,是臣女最爱。” 海棠么? 顾长泽轻轻颔首,两人到了东宫门口正要分别,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一旁传来。 “奴婢给殿下请安。” 一个干练的老嬷嬷到了跟前。 “这是谢府小姐。” 顾长泽道。 那嬷嬷又弯腰。 “奴婢给谢小姐请安。” “嬷嬷这会来是有何事?” “太后娘娘听说殿下从冯医仙那回来了,说让奴婢来问问情况。” “刚好今儿闲着,孤便去慈宁宫向皇祖母请安吧。” 那嬷嬷连忙躬身,目光犹豫片刻,又道。 “恕奴婢多嘴,自从圣旨赐下,太后娘娘便念着未来太子妃,既然谢小姐也在,不知可否与殿下一同去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东宫外安静了片刻,顾长泽并未直接应答,偏头问谢瑶。 “谢小姐意下如何? 孤的皇祖母之前便一直念着你。” 顾长泽自然是希望她去的,谢瑶也听出言下之意,可宫内没有藏着的消息,赐婚后她第一次入宫,若无传召直接拜见太后,还是和顾长泽一起,只怕晚上就要传遍上京了。 可她昨儿才得了顾长泽的话,他说愿意往上去陛下跟前试一试打消这圣旨。 两相权衡,谢瑶抿唇道。 “殿下与太后娘娘厚爱,只是臣女万不敢轻易打扰太后娘娘。” “太后她老人家……” 那嬷嬷欲要再劝,顾长泽已然轻轻拂袖。 “那便孤先去吧。” 谢瑶行礼离开,顾长泽去了慈宁宫。 另一条狭小的宫道上,两道身影将这一幕收之眼底。 “你当时跟朕说过,谢女入宫那日,便言明不愿嫁入皇家。” 一旁的皇后连忙道。 “她自然不敢明言,只是臣妾的几个儿子她都未曾瞧上,太子殿下的话……那便更……” 皇后眉梢露出几分不明显的讥讽。 自己的儿子各个人中龙凤,谢瑶都没一点动心的意思,最后却被许配给了病秧子,可想而知更不喜欢了。 皇帝威严的脸上露出几分不悦来。 “按理说这样的人,心比天高,不是个适合入宫的。” 皇后低头称是。 那日和谢瑶见面试探的时候,她就知道这是个聪明的女子。 但不好掌控。 “但谢女必须入宫。” “可您也瞧见了,她连太后召见都不……” “不妨事,她父母方过世,对太子亦不了解,不愿入宫也是人之常情。” “那您……” “三日后是去上林苑围猎的日子,此次朕特许朝中官员与夫人们都前去热闹,你待会送个帖子去谢府,让谢女也去吧。 五日的时间,她若与太子相处之下有感情,顺从地嫁入东宫自然是好事,若是想折腾些幺蛾子,或者明目张胆地不愿意,那朕……” 皇帝轻飘飘地合上眼。 “也只能悄无声息地杀了她。” 谢王父子离世,世人都在看着他的做法,他绝不容许自己的恩赐被拒绝,谢女也必须放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才能知道,谢王的旧部对朝堂有没有异心,谢女对他这个皇帝,又是否有违逆的想法。 * 谢瑶刚回了王府,青玉就神色诧异又有些惊吓地走上前。 “小姐,外头出事了,何副统领一早被人发现穿了琵琶骨半死不活地挂在城门口。” 谢瑶脚步顿时停住。 是萧夫人的侄儿,也是昨晚才在城楼上为难她的人。 怎么一晚上过去,竟成了这样子了? 她一双眼颇有些惊疑不定。 “怎么回事?” 前有萧夫人后有副统领,难道是萧家得罪了谁? “不知道呢,听说人就剩半口气了,很是凄惨,萧夫人嗓子还没治好呢,一听这话又昏死了过去,这会萧府正闹得鸡飞狗跳。” 可事情真有这么巧? 谢瑶是不信的。 要么是萧府得罪了谁,可得罪了谁也不会先拿萧夫人的侄儿开刀。 她留了个心眼喊来青玉。 “你去查一查,看看昨晚副统领当值后去了哪?” * 午后,太子东宫。 顾长泽修长的手拿过朱笔,宽大的袖袍轻轻摆动。 摊开的宣纸上是一副已经将要成型的画。 画中女子二八年华,一身淡蓝色衣裙驻足荷池边,风雨池景中,垂眸低头浅笑,一旁柳树的长枝垂下,映出女子曼妙的身姿,螓首蛾眉,清眸流盼。 年轻的太子眉眼含笑,于发髻间勾勒出一道长簪,继而笔走游龙,行云流水落下一行字。 “殿下丹青妙笔,此画此诗绝佳。” 贴身太监江臻连忙上前赞道。 听得此言,顾长泽显然心情很好,修长的手轻轻抚过画中的女子,继而叹道。 “可惜如今还不能让她看到。” 太子殿下的画虽好,却并未仔细描募画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