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1(1 / 1)

他有点不自在,但还是强撑着没事人似的嘀咕了一句:“……谁知道那铁券那么不经刮。 明明铁做的东西怎么那么不经刮! 他当时也没使多大力气啊!不就试试嘛。 最后他不是也还给人家了么,怎么就不礼貌了。 【不过啊,老朱这一举动,也算给钱家铁券上了个防伪标志,现在这个铁券被钱家后人献给了国家,如今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中,大家如果有去国博参观的,就可以看到铁券上数百年前老朱亲自划的那一刀了。】 朱元璋震惊:“钱家人居然舍得把这免死金牌献出去了?” 然后他又有点不高兴:哼,日后的钱家人如此敬爱他们的朝廷,这时候的钱家人怎么不知道主动把铁券送给咱老朱? 虽然他也不是很想要。 不就是唐朝的铁券么,咱老朱也颁发了不少铁券,咱才不稀罕。 不过后世朝廷得了这宝贝,为什么不放在自家内库珍藏,还建了个什么博物馆,让人人都能去瞧?不怕被盗贼惦记么?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钱家出事了!时任建昌知府的钱用勤被查出贪腐之罪,被朱元璋下了大狱,总所周知,在洪武朝千万不能贪污,朱元璋砍贪官的脑袋,可是拉着九族一起砍的。 朱元璋制定了一个整肃贪污的纲领名为《大诰》,另外还写了一部《醒贪简要录》,里头规定了允许民间百姓发现官员贪污上访;官员贪污60两银子以上斩首。在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先后发起了6次大规模肃贪,共计杀掉15万贪官。 他为了惩治贪官,还创造了一种新的刑罚:剥皮揎草——将人皮完整剥下来,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此言一出,其他的朝代一下炸了锅。 那什么明朝,贪污竟要诛九族? 什么!贪污60两就要杀头? 什么!一共杀了15万官员??这明朝还有人当官吗? 什么!还要剥皮揎草?! 对官员文臣最宽松的宋朝臣子几乎都是浑身一抖。 两银子,都不够他们逛一次窑子,请一个清倌陪着吟诗作对的。 “这也太酷烈了。”赵匡胤都忍不住捂着胸口,“才60两银子,即便贪了又能做什么呢?便是要惩治贪官、整肃吏治,也不该用如此重典。” 秦朝,嬴政也跟着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忽然觉着有点委屈,忍了又忍,还是气不过,重重一锤桌案:“瞧瞧那明朝,那群儒士,凭什么说朕暴秦?!” 他将来不过只是烧了点胡说八道的书、杀了四百多个骗他钱财的术士,就骂了他千百年的暴秦!简直不可理喻! 他与那朱元璋相较,还不算仁慈吗! 连李斯此等罪臣,他都没有杀! 【大家可能会好奇,明朝的60两大概是咱们现在多少钱呢?根据《明史·食货二》载,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咱们现在的1132.8元,60两银子四舍五入往多了算大概是7万元。 其实也不少了,但对于咱们现在被查出来的那些贪污金额而言,简直是毛毛雨的毛毛雨。所以老朱的政策还是非常严厉的,尤其是带着九族砍头,那就显得更加严厉了。 毕竟咱们现在贪污也不砍头。 但说句难听的,朱元璋对贪官惩治得那么厉害,好似也阻止不了他的继任者们逐步抛弃了他的反贪理念和精神,到了中晚明时期还是贪腐横行,明末的覆灭甚至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腐败透顶,也算是一种讽刺。】 朱元璋气得浑身都抖。 中晚明依旧贪腐盛行……他还不够狠吗?他杀的贪官还不够多吗? 为什么那些人还要贪!为什么? 【如今说回犯了贪污罪被下大狱的钱用勤。得知钱用勤因贪腐被投入大狱,钱家上下都慌乱无比,钱用勤的儿子钱怞绝望之中忽然想到了那个一直供奉在庙社宗族中的丹书铁券,他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想着反正最坏也不过是个死了,便捧着那丹书铁券赶赴京城找朱元璋求情。 咱们要知道洪武二十四年的朱元璋可不是以前的朱元璋,这时候的他已经失去了能够稳定他情绪的马皇后、朱雄英,连能为臣子求情说几句话的太子朱标也重病缠身危在旦夕,他的精神状态已经有点儿不稳定了。 这时候的朱元璋自己颁发给臣子的丹书铁券都跟废纸似的,照砍不误,而钱怞带来的可是唐朝的丹书铁券,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都隔了三朝了,这能有用吗?就算是钱氏族人,都没有对他此行抱有希望。】 明洪武年间,所有能看到仙迹的大臣们都是一头冷汗,他们低头用宽大的袖子抹了又抹,不敢抬头去看阴沉着脸的朱元璋,不禁都将灼灼目光投向了太医院的院判。 太医院院判莫名其妙:“?” 离他最近的某部臣子小声又恳切地对他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皇太孙的安康可就托付给你了啊!我们的性命……”也托付给你了! 千万千万要保住他们的性命啊! 他们不想面对疯了的皇爷啊! 不是他们贪心,而是实在也想多活几日啊! 【没想到,也不知是钱怞运道好碰着朱元璋那天心情好,还是钱用勤贪污的金额并不大,朱元璋竟然真的在奉天殿接见了钱怞,还亲自检查了那个丹书铁券是真是假——倒是很难作假,毕竟那上面还有他自己二十年前砍的刀痕! 朱用勤就这么奇迹般被朱元璋赦免了,生性抠搜的老朱竟然还大方地将钱家被抄没的田产都还给了钱家。 数百年来,钱家这前朝的丹书铁券第一次派上用场,竟然是在明朝,更叫人津津乐道了。 后来明成祖朱棣为了怀念老爹,又调阅了一次钱家的丹书铁券,抚摸着上面老爹亲自砍的刀痕,还殷切嘱咐钱家要好生保管。】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的耳朵轰然一响,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 成祖!哈!被上了个“祖”的庙号,老四果然是造反啊! 他眼中含泪,心中却又好似燃烧着火焰,将他浑身上下都点燃了,他颤抖着手指点开了屏风前发言的语音输入框。 明永乐年间,永乐帝也是腾地站了起来,面色阴沉得几乎要滴下水来:“太子呢?给朕把那不孝子叫来!!” 龟儿!不肖子!竟敢给老子上这种庙号! 永乐帝如同要被吹炸的羊皮筏,满殿转悠到处找称手的东西揍人。 老子要打死他!!! 【不过丹书铁券的故事还没结束,还有一件好笑的小事——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也调阅了钱家的丹书铁券,这个比朱元璋还自我的皇帝,还在上面题了诗……怎么说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