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万春街 > 分卷阅读4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45(1 / 1)

学工作不算很忙,就专攻起了英语,开始是为了看懂更多英文经济学著作,也为了不落后于北武,后来因为她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样?出色,经常被其?他系借去翻译专业论文和资料,又因来北大访问的海外学者越来越多,她经常被借去做现场翻译。善让虽然?不是英语系毕业,却?是在军区大院里看内部资料片长大的,一直喜欢英语也自学了许多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她靠英语满分顺利进了北大,陪北武出国前?那阵子又好?一顿猛练,英式发音美式发音甚至东欧及东南亚口音她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善让坚决不肯收一天两百块的同声?传译费,人还谦虚实?在,总说自己才是占了便宜的一方?,既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又免票蹭到了各种?讲座会议。谁也不好?意思让老实?人好?人吃亏,所?以各种?票证券都雪花似的飞进善让的办公桌抽屉,实?物福利更是哪个系都惦记着她,少不了她那一份。 “活到老学到老嘛,”善让真没觉得自己谦虚:“我和英语系专业出身的差距还是很大。” 斯江第一次听说同声?传译这个工作,便多问了几句,也当做提前?了解未来的大学生活。善让耐心地解答,无意间又给斯江打开了一扇门。 每一条路的尽头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而是无法复制的经历。从善让的经历中,斯江对舅舅这句话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理想还是那个理想,可能?有一千条路可以去实?现,未必现在的“弯路”就是弯的。 景生却?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他说亚洲野蛮部落的人会吃掉对手心脏那个我觉得有点荒谬,像《故事?会》的水平,但他说教育和群氓的部分我又觉得挺有道理的,群氓这个词挺有意思。” “群氓这个词你觉得合适吗?”善让笑问:“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古人就有‘群氓反素,时文载郁’的用法。” 北武一脸认可:“合适,非常合适,一群流氓嘛,放在万春街人家看我们老顾家就算是群氓了。” “啊呀,再聊天都要亮了,快去睡觉,睡不上一会儿就得去天安门了。”善让瞪了“老流氓”一眼,赶斯江和景生去睡觉。 斯江看看窗外,天色已微亮,在北京的第一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第270章 赵佑宁回到康家桥的时候,赵衍一个人在家。 不幸的婚姻摧残起人来是相当公平的,不分男女。赵衍被贾青青折腾得万事不如意,学校虽然恢复了他带研究生的资格,但?一纸“平反”的辟谣力度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女生们对他都敬而远之,新?招的几个男研究生已经开始后悔趁虚而入入错了门。 赵佑宁如此出色,赵衍是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很?是得意又有点失意,这当然是因为他不仅仅是赵佑宁的父亲,还是吴熙的前夫。他和吴熙争吵了十几年,终于把儿子推上了科学家这条路而不是音乐家那条明显没有前途的路,现在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意料之外?是赵佑宁在科学家这条路上走得比他想象中顺利得多,也走得更远,尤其在他娶了贾青青后,他没有在儿子的求学路上做出过任何贡献,这个遗憾无法弥补。 再回首,赵衍怀疑自己中了邪被贾青青下了蛊。以至于任何时候任何人提起贾青青,他都忍不住像祥林嫂一样控诉一番:谁想到她居然心机那么深!故意骗婚!带着一家子没文化的强盗一门心思要坑钞票!控诉完毕,转头他又觉得极羞耻,觉得自己完全不像原来的赵衍了,涵养、体面皆无,还显得自己很?在乎那点钞票。那点钞票也不真的就是“一点”,前前后后他被贾青青弄走了毛两万块洋钿,具体数字是说不出口的,所以不免又多了点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不甘心。 而吴熙去年在奥地利再婚,他还是电话里听赵佑宁说起的,只知道男方是奥地利人,做木材生意,比吴熙小五岁。他问了句那人怎么样,赵佑宁淡淡地说看照片很?带得出手。赵衍笑着说那就好,心里当然是不捂心的,隐隐觉得儿子是在内涵他选的贾青青。在这点上,他输给了吴熙,输得还很?难看。加上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出国热越来越热,吴熙在奥地利做了老板娘这个不争的事实?也给赵衍增添了许多压力。 “啊?”赵佑宁听完赵衍的想法后愣了一愣,“你?要跟我去美国?” “不是跟你?去,”赵衍笑着纠正他,“是陪你?去读书。” “你?才十八岁,读研究生和读本科可不一样,美国和北京也完全不同,爸爸陪你?去了可以照顾你?,我访问过好几次H大,还是H大的研究员,你?看——”赵衍笑着拿出一张证件来。 赵佑宁垂眸看了看:“associate,爸,你?这个证五年到期,已经过期了。” 赵衍老脸一红:“不碍事,这个申请起来很?方便?。” “那个谁怎么办?”赵佑宁抬起眼,“你?们离了吗?” “还没,”赵衍有点狼狈,“我五月份本来已经起诉到法院了,结果她搞了个什么病历,说自己得了甲肝后被她娘家人赶出去吃了很?多苦,留下?不少后遗症,我如果坚持离婚就是要遗弃她——” “甲肝急性?的自限型肝病,产生抗体后终身免疫,上海几十万人得甲肝,没听说过任何后遗症的报道。”赵佑宁的声音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 “你?是不是不想爸爸陪你?去?”赵衍失望地问。 “嗯,不想,”赵佑宁皱了皱眉头,拒绝得干净利落,“爸,我读完博士是要回国的,我不会留在美国,不会变成美国人,也不会把你?弄去美国。” 赵衍有点狼狈:“我和你?妈当然没这么想过。” 赵佑宁却反问了一句:“你?在学校是不是很?不顺利?” “那倒也不是,”赵衍避开儿子审视甚至是洞察的目光,“有几个朋友在美国开公司,一直劝我去美国发展——” “劝一个中文系的教授去美国从事商业发展?”赵佑宁失望地站了起来,背起包准备出门。 “佑宁?” “爸,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佑宁握住门把手低下?了头。 “佑宁,爸爸——” 赵佑宁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轻轻带上了门,下?了楼。 康家桥弄几年来没什么变化,和上海其他千百条弄堂一样,天?空被万国旗切割成大小不一的蓝色,背阳的墙角边,吊兰文竹和青苔混成了模糊的绿色边界,蜂窝煤炉子、钳子,涮干净的马桶,上了两道锁的脚踏车,小矮凳,藤椅躺椅,挤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宁宁回来啦?” “阿婆好。” “宁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