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0(1 / 1)

上任基本把事放手给下面的人,宅在府中吟诗作对,不管县里的大小事务,自然也没有刮地皮。 他这样的县令算是不错的了,他没有管,让下面的人秉公执法,大面上过得去,他走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挽留,担心换一个贪得无厌的父母官来,那样他们有些人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贾琏:“……” 可能他想刮也刮不了? 这里就没几户大户,而且说是“大户”,换到别的地方就是普通小地主,其他人大部分都挣扎在生存线上。 在之前贾琏根本没想过,一个县居然一个举人都没有,功名最高的是两个老秀才。 除了手停口停的城里人,村民日子过得更惨,他们大部分都住在茅草屋,衣衫褴褛,一家人总共就那么几套可以出门见人的衣服。 为了节省布料,很多在外玩的小儿都是不穿衣服的,只有女娃有一条裤子。 要是没有这条裤子的话,就在家里不出门了。 不是他们不想,是条件做不到。 他们一年的支出局限在买盐上,其他的基本自食其力,要是生病了,找点土方,没用的话就在家等死,不会来城里找医馆的大夫,花销太高了。 野菜、各种豆子是他们餐桌最常见的食物,他们虽然有种大米,但这些大米不会端上他们的餐桌,拿一斤大米可以换好几斤别的。 住在城里的普通民众比村民日子好过许多,但一年的支出普遍一到三两银。 一直嫌弃自己那二两月银不当用的贾琏:“……” 了解的更多,贾琏就越茫然,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有大志向的人,没有什么济世救人的伟大目标,但看到这么多人这样努力的活着,一旦有个什么意外就要卖房卖地卖人,一贯心大的他都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们活得太辛苦了。 但能说他们不努力吗? 他们白天天亮就出门干活了,天黑看不见东西才回去,但是田地的产出就这么点,还要交各种税,一旦有天灾人祸,完全无法抵挡。 这个时候再去看他之前做的文章,夫子说的没错,他的文章确实太悬浮了,说悬浮还是夫子客气了,应该说何不食肉糜。 他的状态周正防和林烨看在眼里,都没有说什么,让他自己慢慢思考。 周正防有这两个免费劳力那是一点没客气,比如林烨拿出了红薯、南瓜种子之后,周正防就专门划出一块官田让他们种上,另外让他们整理户籍册、跟着差役下乡去收税、监督劳役修路状况,甚至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火灾、哪里有命案……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忙成这样,带来的人也被支使的团团转,对周正防来说,就是多了几十号不要银子的劳力,还是听话的、跟当地没有关系的劳力,大赚。 他也没白使唤人,跟他们说为什么要这么做,谁谁谁跟府城有牵扯…… 就算是贫穷的县,也有县令、县丞、主簿等人,他虽然官职最大,却不是他的一言堂。 尤其是本地扎根许久的下官,架空县令的不是一个两个。 在贾琏觉得事情琐碎的时候,周正防:“日子就是这些琐碎的事组建而成,要是我们把这些小事忽略,很容易从琐碎小事变成大事。” 贾琏:“好吧。”看周正防每日必定去官田看红薯和南瓜的生长情况,他也跟着上心了。 如果南瓜和红薯的产量真有林烨说的那么高,又不挑地方,那传播开来,当地百姓就不用老是靠野菜糊弄肚子了。 “这样的好东西,我之前错过了。”一说到这个周正防就叹气,他以前是听别人提过一嘴的,但当时他听的是别人的质疑,他没有当真,错过了。 贾琏插了一嘴:“这样的好东西,应该由朝廷出面大力推广,之前耽误了。” 林烨摇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红薯在南方可以,在这里不一定,总是要亲自确认没问题,才好跟上面禀报。” 万一在这里长不出果子呢,或者能长,但是收获一般呢? 亦或者一开始好好的,种两年后伤地呢? 官府不能上来就直接推广,而且很多官员是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晚上贾琏失眠了,辗转反侧还是睡不着,跑到隔壁林烨的房间敲门:“表弟,你睡了吗?” 林烨:“进来。” 他还没睡,在写东西。 贾琏自我反省,“表弟,我之前是不是很讨人厌?” 林烨放下笔,疑惑:“怎么突然这么说?” 贾琏:“你不觉得我之前说的话很天真吗?” 林烨懂了:“你只是一直生活在蜜罐里,没有看到蜜罐之外的世界,现在你不是走到蜜罐外面来看了吗?” 贾琏:“我这是有缘故的,如果不是你的话,我不会出门来到这里。”虽然辛苦,但周大人教导他们不留余力,他学到了很多。 而且表弟也生活在蜜罐里,为什么表弟就能看到蜜罐之外的世界? 表弟他干起活来一点架子都没有,撸起袖子、脱了鞋就下田下地帮忙干活,甚至他还会指导别人如何堆肥,那味道冲的他眼睛都睁不开了,表弟却面色平常,好像什么都闻不到,也看不到,没有架子到了这种地步,贾琏是真的很受震撼。 再一次深刻意识到了两人的差距。 为什么? 因为林烨上辈子是个普通人,他的三观已经定型。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你在进步,不是吗?这是好事。” 此言有理。 贾琏想通了,感觉到了困意,打了个哈欠:“我回去睡了,你也别太晚。”今天跟着去验收修补的石桥,他跑了一天,早就累了。 * 他们在这边干了几个月的活,两个人都抽条长个子了,也变瘦、晒黑了,云常县的事也告一段落,他们才提出离开,要回京城。 贾琏对上一次赶路的经历心有余悸,问林烨:“我们这一回不赶时间,慢慢走吧?” 确实得慢慢走,因为还有“兼职”。 作为最后一点微小的帮助,林烨现场组建商队,采购当地的特产,就算没有特产,看价格合适也收一些,一路走一路买卖,速度快不到哪去。 贾琏觉得有趣,也掺合进来了,他着实长见识了,他拿出了两千两的压箱底作为投入,最后到达京城把这些东西出手之后,两千两变成了四千两,直接翻倍! 辛苦是真的辛苦,有赚头也是真的有赚头。 林烨看他这欣喜的样子给他泼冷水:“一般商户赚不了这么多。” 他们不是真的商户,他们不用打点沿路的关系,他们人多,也没有不长眼的匪徒敢来袭击,要是把这些算上去,还是有赚头,但不多,除非他们卖的是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