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以为教学该是两人坐在书桌前,一左一右来教导,跟一对一家教辅导没两样。 唯一不同的是,她这家教是千古一帝的康熙,估计除了那位太子之外就没谁有这个殊荣了。 然而跟万琉哈氏想的不一样,康熙带着她没有往书桌那边走,而是直接上炕了。 上炕就上炕,康熙怎么把她抱在怀里了? 万琉哈氏有点懵圈,他们这是在学外语的吧? 除了姿势有点不对之外,康熙确实是手把手教她外语,先学的是法语。 法语的语法比较复杂,康熙自己总结了几条,既简洁又实用。 反正语法就是为了学习语言服务的,怎么方便就怎么来,没必要循规蹈矩,只能按照法国人的规矩来。 万琉哈氏低头认真看着桌上的这本法语书,康熙解释得很详细,会把句子拆开来解释,然后再融汇在一起。 不只是单单教导每个词汇的意思,而是整个句子联系起来,就容易记得多了。 康熙学语言的时间不短,早就总结了自己的办法,笑着跟万琉哈氏说道:“朕刚开始就是死记硬背,把整篇文背下来,也弄懂了意思,再慢慢一句句拆开。知道整篇文大概的意思,就能猜出每句话的意思,里头的词也能大概猜得出来。” 这样背下来,哪怕有时候想不起这个词的意思,但是整篇文背过,就能立刻想起那个句子,接而想起这个词的意思来。 万琉哈氏以前学英语的时候也是用这个办法,确实是个好法子。 她还不止背一篇文,而是整本书背下来,这样词汇量就变得很大了,之后没什么英语文献能难得到自己。 万琉哈氏分享了自己学英语的方法跟康熙差不多,身后的人笑了笑,后背贴着康熙的胸膛,她也感觉到了微微的震动。 说真的,这个姿势虽然有点太黏糊了一点,不过她感觉是真的暖和。 英华殿自然也是开了地龙的,不过比起重华宫要空旷一些,室内就不如重华宫暖和。 如今万琉哈氏被康熙圈在怀里,后背就像是贴着一个巨大的暖炉,还源源不断发热,让她手脚都暖和了起来。 两人一个教一个听,不知不觉学了好一会儿。 等李德全提醒的时候,窗外已经擦黑了,瓷窑那边的第一炉还没烧出来,万琉哈氏还有点遗憾。 她还真舍不得康熙这个大暖炉,窝在他怀里磨磨蹭蹭起来。 康熙低头只以为万琉哈氏舍不得自己,也就伸手把人搂回来道:“朕晚上没什么事,那就再呆一会儿。” 外语学习也不能一次性学太多,不然之前学的还没消化,后边的也就学不进去。 康熙没继续教法语,而是拿出另外一本册子,上面写了一部分。 万琉哈氏低头一看,发现是关于几何的,字迹一瞧就知道是康熙亲笔写的。 他这是想把学习几何的心得都写上了? 这册子只写了个开头,万琉哈氏粗略看完,发现是关于三角形推论的。 康熙见她看得认真,就解释道:“之前朕让传教士进宫来说了点西方的算数,说完后朕再记录一遍,就能记得更牢,另外也能把心得写上,回头让翻译给传教士们看看,中间有没什么差错的地方。” 他不觉得自己是万能的,吸纳新知识后也不会十分狂妄认为就必然是对的,反而会让人反复查验过。 算数是十分严谨的,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万琉哈氏深以为然,她看完后就知道康熙的理解丝毫不差,只听过一次就就有这样的领悟力实在太惊人了。 康熙趁着这会儿就继续写这个心得,万琉哈氏就在旁边一边帮着磨墨一边看他写。 两人安安静静坐在一起,不说话也不觉得无聊。 康熙写一会,偶尔会跟万琉哈氏探讨两句,每次她都能跟上,让他的心情颇为不错。 以前他想找人探讨,就只能白天就挤出一两个时辰,传召几个传教士进宫来。 康熙跟传教士探讨,有时候会因为语言不通,彼此沟通起来有些麻烦,哪里有跟万琉哈氏探讨起来轻松舒服呢? 再就是传召这些传教士,他们进宫来,也会把康熙的一言一行以及在宫里的事一五一十写下来传信回去给他们的国王。 这就让康熙有些不喜了,只会偶尔传召他们几个传教士。 第29章 三更合一 康熙写了一段就停下来跟万琉哈氏闲聊了几句,她才知道传教士们愿意进宫说算数等先进的理念,就为了能够得到这边不少消息传回他们的国家去。 这其中进宫最多的是一个法国的传教士叫白晋,他是金发碧眼,又会一点汉文,甚至会一点满文,所以被康熙传召的次数是最多的。 他说算数的时候也是说得最详细,本人是学富五车,对算数研究多年,据说在法国还被国王召见过几回,国王对白晋颇为欣赏。 要不是白晋想要周游列国,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估计已经在法国的卢浮宫里担任了重要的官职,成为路易十四的左膀右臂了。 提起白晋,康熙的脸色有些淡淡的。 他很明白各为其主,白晋说算数的时候已经足够尽心尽力,确实也没有藏私。 所以康熙没有迁怒白晋,就是不太喜欢经常召见于他。 这个话题不怎么让人高兴,康熙转而提起别的事来:“对了,今儿朕召了南怀仁进宫,让人把那块烧制好的彩色玻璃给他看看。” 万琉哈氏察觉到他转开了话题,顺着康熙的话微笑问道:“皇上,南大人看着这块彩色玻璃是不是特别吃惊?” 那个南怀仁认为是至宝,外人绝不可能仿制出来的彩色玻璃,宫里这就做出来了,还比他带来的还要精美,估计要惊掉下巴了。 康熙想到那个情景,忍不住笑了笑,低头说道:“南怀仁确实特别吃惊,还惊得直接就跪下了,对着玻璃一个劲用手在额头和肩膀上划十字架,恨不能把那块彩色玻璃给供起来。” 万琉哈氏并不意外,毕竟教堂为了神化,肯定把这些彩色玻璃说得神乎其神,指不定胡诌说这些彩色是天使落下来,散在玻璃上形成的。 反正怎么忽悠怎么来,那么神乎,南怀仁很可能信以为真,见到这块新烧出来更精美的彩色玻璃能不震撼,能不感谢上帝吗? 她对着康熙调皮一笑道:“那皇上跟南大人提起要把这种彩色玻璃卖去西洋,他会不会觉得是一种亵渎,会拒绝此事?” 康熙摇头道:“朕跟南怀仁提了,只道这块玻璃是烧制出来的。他沉默了一会,就答应朕会让人带着玻璃回去西洋。” 他大手一挥,让高昌领着工匠烧制至少十块彩色玻璃,都是窗户大小的,然后给南怀仁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