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乡还是个很善良的人啊。 回去路上,徐氏已经忍不住将分开之后的事情问了一遍。 得知张司九已经卖出去了蘑菇,得了三十个钱之后,徐氏还多少有点惊讶。 在知道她还跟掌柜说好,下次带鸡蛋过去,徐氏就更惊讶了:“你怎么想到卖鸡蛋的?” 张司九拉着小柏,解释道:“二婶反正都是要卖鸡蛋的,去集市上,反而花的时间久。” 徐氏还是止不住的惊讶:九娘怎么变得这么聪明了! 再一看自己两个只知道吃和玩的两个儿子,徐氏又气得咬牙:都是张家的种,怎么就没一点聪明劲儿呢? 张司九说完自己经历,就去看徐氏的背篓。 徐氏背篓上盖着梧桐叶遮阴,但里头传来小鸭子嫩嫩的叫声,还能透过背篓的缝隙看见嫩黄的绒毛。 张司九好奇问:“二婶,咱们买了多少小鸭子?” “买了十对。”徐氏乐呵呵道:“看着还不错,也肯吃东西,估计好养。” 一对两只,十对是二十只。 不算特别多。 张司九有点儿不满足:“怎么不多买点呢?” 徐氏笑看张司九那失望的样子,耐心解释:“买多了看不过来。鸡圈不够大,太挤也容易病。而且咱们田就那么多,多了跑去别人田里,挨骂是小事,人家抓了不还,也是我们理亏。” 张司九明白了:“那好吧。” 回家后,徐氏将背篓放下,张司九掀开背篓上的梧桐叶,登时就看到了一群黄绒绒的,嫩黄小嘴巴,小黑豆眼睛的小鸭子。 不得不说,小鸭子真是可爱极了。 就连它们的脚掌,都是嫩嫩的黄色。 大概是有点害怕,小鸭子们挨挨挤挤的在一起靠着,几乎要挤成一团。 徐氏在鸡圈里,用编好的竹笆笆围出一小块来,又将小鸭子们一股脑放进去。 张司九数了数,的确是二十个。 然后,徐氏又用两个破了口的碗和陶盆,各自装了一点草拌米糠,干净井水,给小鸭子们当食盆和水盆。 小鸭子们很快就开始吃饭和喝水。 一个个啄两口就仰着脖子吞咽的样子,又灵动又可爱。 张司九忍不住看了好一会儿:要不怎么说,除了昆虫之外,所有的生物幼崽都很可爱呢! 小松小柏也跟着一起看。 而且小松显然没忘了自己的使命,笑呵呵的表示:“我一定好好放鸭子!” 徐氏失笑:“现在还不用放呢。先养个十多天的。等大一点再说!” 张司九看够了小鸭子,这才去洗手,先将那包点心给杨氏,说明了杨元鼎的心意。又拿着钱去找了徐氏:“二婶,这个钱,我能留下一部分吗?” 她想的是,三七开。她留下十个钱,剩下的钱上交给徐氏,作为日常开销。 徐氏万万没想到张司九居然要把好不容易卖到的钱给自己,一时之间都有点愣住了。 可看着张司九那样子,她知道,张司九是认真的。 徐氏又想笑,又有点眼皮子发酸:“你这是干啥?那点钱,你留着买糖吃吧。” “我留十个钱就够,剩下的钱,二婶拿着。”张司九坚定不移的将钱往徐氏手里放。 虽然有些不舍得,但徐氏当家,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费钱。尤其是小南瓜吃奶的事情——隔三差五的,总要给李家那边送去,也很费钱。 徐氏看着那用线拴起来的二十个钱,电光火石之间想明白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得养小南瓜,所以——” 张司九没有承认,而是换了个更委婉的说辞:“我不想二婶这么辛苦。”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徐氏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处处都在算计,生怕哪里不够节俭。 张小山每日去干零活,也很辛苦。但在张司九看来,他没有徐氏辛苦。徐氏操心更多,零散活计更多,从早到晚,像个陀螺。 她也真的是心疼徐氏的——毕竟,算算,徐氏也才二十六岁,比张司九原本年龄都还小呢。 第32章 一家人 张司九的话,瞬间让徐氏红了眼眶。 徐氏也是在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老人常常说的那句“女儿更贴心”是什么意思:自己生的那两个臭小子,哪里知道疼人! 张司九将那二十个钱塞进徐氏手里,转身跑走。 至于剩下的十个钱,张司九拿出来两个,给小松小柏一人一个,让他们去买糖吃。 并且许诺道:“以后跟我一起找东西卖钱,每次卖了钱,我就给你们买糖。” 对于小松小柏来说,这个承诺,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一大一小答应得毫不犹豫,一点也不知道这是开启了自己的卖身之路,从此之后要饱受压榨。 他们很高兴。 张司九也很满意。 然后,她又去找了招银。 悄悄将剩下几个钱给招银看,告诉她自己卖了钱了。 招银惊讶得眼睛瞪溜溜圆:“真能卖钱啊!” 她一把抓住张司九,眼睛里爆发光芒:“带我一个!” 张司九点点头:“好。” 这些哪里是小孩子啊?这都是劳动力啊!这些都是合作伙伴啊! 招银家也有竹林盘。 而且挺大一片。 明天说不定还能卖一波蘑菇。 张司九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作响。 等蘑菇不长了,就去搞点便宜的草药卖。 也可以收鸡蛋。 回头这么几个孩子加起来,饮料摊子也足够人手了! 张司九回家路上,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只要开了头,就能越来越好! 晚上,张小山回来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徐氏就把张司九夸了又夸:“咱们九娘真的是能干!竟然还真把那些竹根菌卖成钱了!她还给我一大半呢!我敢说,咱们村,可再找不到比咱们九娘更能干的孩子了!” 张小山也惊了一下:“真卖成钱啦!” “三十个铜钱呢。”徐氏高兴的给张小山夹了一筷子蒸茄子:“以前谁能想到特地去找那个?偶尔碰上了,掐回来煮个汤自己两口就吃了。” 杨氏也是才知道这个事情。 她想了想,放下筷子,却张口就训斥:“九娘,你怎么还留下十个钱?你一个小娃儿,要那么多钱干啥?都该给你二婶!怎么这么不懂事?” 刚才还喜气洋洋的气氛,一下就凝固了。 谁也没想到,杨氏不夸张司九,反而张嘴就训呢? 而且还说这样的话来—— 张司九一口饭哽在喉咙口,有点难以下咽。 徐氏看一眼张司九,连忙开口:“娘,这是哪里的话?九娘自己挣的钱,自己全留下都该的。人家那些做针线的小媳妇小娘子的,不都是算自己的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