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那样了,不点灯,黑灯瞎火的,再摔了!” 结果一点灯,往杨氏脸上一看,张小山心里就喊了一声:完了,还真像是吵仗了! 杨氏板着个脸坐在床边上,一言不发不说,眼睛还是红红的,那架势,要说没生气,谁都不信! 张小山胆战心惊的凑上去,声音都放柔了:“娘这是咋个了?” “没咋个。”杨氏却扭了个身,转开了不说,话也硬邦邦的。 张小山只能再接再厉:“是不是我媳妇惹娘不高兴了?娘跟我说,我去说她!” 这个时候,甭管谁对谁错,肯定只能顺毛捋。这一点,张小山还是心知肚明的。 结果杨氏冷哼一声:“你媳妇好得很,那是大大的善人。我老婆子才是恶人!你要说,也得说我这个老婆子!” 这话当场就让张小山的冷汗下来了,直觉今天这个事真是不简单。 下一刻,杨氏又开始抹眼泪:“你们一个个挣了钱,就都不听话了。翅膀硬了。我明白,这是嫌我啰嗦,嫌我碍事!钱是她挣的,我那么多废话干啥子?也怪我不识趣——” 杨氏是真伤心和委屈。 她也是真钻进了牛角尖。 在这种情况下,别人说啥都不管用,她是听不进去的。 张小山有点不知道该咋办,毕竟从前哄老娘这个事情,都是大哥干,他干得少。 反正他感觉,自己就是浑身长嘴,也劝不好杨氏了。 这一刻的张小山,有点忧郁。 张小山抓头:“娘,到底是咋了?早上都还好好地,晚上我回来咋个就成这样了?我们啥时候不听话了?也没嫌你啰嗦碍事啊——” 杨氏这下更生气了:听听,听听!一口一个我们,摆明了就是觉得这个事情他媳妇没错,错的就是自己呗! 于是,杨氏就更伤心了,只觉得老话说得好,娶了媳妇忘了娘。 最后,张小山被赶了出来。 还外加痛骂一顿。 这下,徐氏的好心情也终于停顿了:就说忘了啥!忘了婆婆还在生气了! 锅里的鱼快好了,家里的气氛却陷入到了怪异的沉默当中。 小松小柏最敏感,贴着墙角跑去找招银。 张小山气恼的抱怨:“我说啥了我?劈头盖脸一顿骂——” 他倒是还想抱怨徐氏两句来着,被徐氏扫了一眼,顿时就把话咽下去了。 张司九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种时候,科室主任肯定是要去的。解决不了,也得解决!不然内部矛盾终将影响外部! 她咽了咽口水:“二婶,我去试试。要是不成,咱们今晚要不就还是先别吃鱼了吧。” 不然杨氏还在那儿生闷气,他们却高高兴兴吃鱼,怕不是火上浇油? 老人家也不知承受得了这个刺激不? 徐氏压低声音画饼:“只要你劝好了,明天你说吃啥就吃啥!” “吃排骨成不成?”张司九又咽了咽口水,这次是馋的。 徐氏点头:“行啊。” 于是张司九的脚步,好歹没那么沉重了,在排骨的作用下,甚至有那么一丝丝的轻快—— 不过,在进杨氏屋的时候,张司九还是迅速地调整了表情和神态,努力的让自己看上去十分严肃,甚至悲痛。 第188章 一针见血(国庆节加更) 张司九过来,显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特殊待遇,杨氏态度依旧冷硬:“你又来干啥?” 对于这种怄气的态度,张司九点点头,实话实说:“来劝奶奶你别怄气了啊。” 杨氏卡了一下,才悻悻道:“谁怄气了?我可没怄气!” “对,没怄气。”张司九敷衍的点点头,顺着往下说:“奶奶只是有点不开心,觉得二叔娶了媳妇忘了娘。又觉得二婶自己挣钱了,态度强硬了,一点不把你放在眼里了。这哪里是怄气呢?这是伤心啊!” 心里头的感受和想法被赤裸裸的说出来,杨氏一时之间根本不知道该说点啥,就这么整个儿噎住,恼羞成怒也不是,矢口否认也不是。最后只能沉默。 沉默,注定是今晚的主题曲。 张司九微笑脸,语重心长:“奶奶啊,你说,二婶给我买个银锁片,你为啥要不高兴呢?我就算是个女娃,那也是张家的人,是你的亲孙女啊。这个钱,也是花在了家里。咱们其实真不该不高兴,反而该高兴才对。外头多少媳妇过了门,偷偷贴补娘家的?那才糟心呢。二婶自己也没买吃也没买穿,全想是咱们家,多好啊!” “要我说,要是气跑了二婶,二叔再找,可找不到这么好的媳妇了。要换一个人,我爹娘死了,她不把我们卖了都算是厚道的,更别说留下来好好养了。奶奶啊,咱们家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张司九看着杨氏整个儿愣住,语气更温和了:“二婶这样实心眼的,咱们可不能跟她吵也不能跟她闹啊。这要是伤了她的心,让她忽然明白过来,那可怎么办?我和小南瓜难道真被送走?还是二婶干脆嫌弃二叔,带着赚钱的本事,重新找个更好地男人过好日子?” 杨氏想象了一下那情景,顿时急了:“她敢——” “怎么不敢?”张司九打断杨氏,讲道理摆事实:“二婶娘家条件比咱们家好吧?尤其是现在,二婶光养小松小柏当然没什么说的,可我和小南瓜又不是二婶亲生的。这是不是拖累?咱们家这么多个人,老的老,小的小,就靠二叔和二婶撑着,你说,她要是说日子太苦了,熬不住了,谁能说个啥话出来?” “而且二婶脾气好,孝顺,心善,长得也好看,走出去谁不夸一句?而且二婶挣钱还厉害。你说,二婶有啥不敢的?她要是离了我们家,那还不得媒婆都跟苍蝇一样围上去?” “所以,奶奶,二婶那不是没底气,而是她现在一心在咱们家呢。她真心实意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当我和小南瓜是亲人,所以才不会做那些事。”张司九叹了一口气:“可要是她寒了心,别人再鼓吹鼓吹,煽风点火的,那就说不准了。” 杨氏已经气得捂胸口了:“我看哪个敢煽风点火!” “那可多了去了。”张司九叹一口气,掰着手指头跟杨氏算:“村里有多少人见不得人家好,奶奶难道不知道?还有二婶娘家人,能看着二婶又受累又受气?万一还有那看上二婶钱的——” 杨氏喘息声都加重了。 张司九看火候到了,就伸手去拉杨氏:“奶奶,所以咱们可不能和二婶吵架。咱们得对二婶好才是。您就别气了,就是二叔那儿,回头再因为心疼奶奶跟二婶吵起来,那可更是让二婶伤心了。再说了,您是长辈,长辈和晚辈计较什么?您为了这个家的和睦,咱大度点,出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