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九直接就定好了计划:“然后再学拳法和射箭。回来也可以教小松小柏。这样又省了一笔钱。” 张小山:……女人怎么都这么喜欢算钱! 回了家,张小山这幅样子,当然是引来了家里人的惊呼。 徐氏一看到张小山胳膊绑着纱布,还吊起来了,衣裳上又都是血,当时就脚软了,差点站不住,声音都发着颤:“这是咋个了?” 张司九赶紧一把扶住徐氏,解释道:“二婶别慌,就是皮外伤,胳膊脱臼了,最多一个月就好利索。你看我二叔还活蹦乱跳的呢。” 张小山积极响应号召,原地走两步,还转一圈:“你看,真没事。就是这边胳膊不方便。” 只不过这头刚把徐氏劝好了,杨氏和其他人又出来看见张小山这个形象,于是又是新一轮的担心和宽慰。 等到确定张小山没事了,徐氏这才一巴掌拍在了张小山背上:“你说你,就不知道躲远点?还冲上去?!你就没想想咱们家里?” 张小山立刻“哎哟哎哟”叫唤,引来徐氏一阵紧张和关心。 不过,也让他成功岔开了话题。 等最初的惊惧过了,小松小柏就开始问张小山是怎么受伤的。问熊瞎子到底多大,长什么样。 张小山绘声绘色地就给两儿子讲起来。 就连招银都忍不住凑过去听。 徐氏和杨氏没好气的坐在边上摘菜,一面听,一面商量给张小山进补。 张司九等她们商量完了,才说起猪肝粥,还有枸杞大枣,当归的事情。 徐氏皱眉:“这多不好意思?又收了周娘子的东西。你二叔这也不是私情,没道理区别对待。” “周娘子估计觉得二叔救了杨县令。”张司九分析道:“加上我们两家本来也有些来往,所以就多给了。只不过,要是再给别的,咱们就不能要了。不然,二叔没法在衙门做人了。” 徐氏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再收了。回头我提两只老母鸡去,也给杨县令补补身子。” “我看行。”不仅张司九觉得妥当,就是杨氏也连连点头。 乡下嘛,最好的就是老母鸡了。炖一锅,汤又香又浓!是补身子的好东西! 最后,张司九就说起了给张小山找个师父,学学拳脚和射箭这个事情。 结果徐氏就犯了难:“拳脚好办,射箭这个不容易。估计咱们家买不起好弓。” 忘了这一茬的张司九:……对哦,的确是买不起! 这就很尴尬。 张司九从善如流的换了一个:“那就学棍棒吧。这个应该好搞。或者枪法也行。” 徐氏点点头:“这个好。不行的话,扁担都能凑合使。” 于是,张小山日后的武器,就这么从弓箭,变成了很接地气的扁担。 至于学习费用,全家上下难得达成一致,就是最心疼钱的杨氏,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因为受伤的缘故,接下来张小山一直就在家中休养了。 只伤了一条左胳膊,倒是一点也不耽误张小山帮徐氏干活,每天烧火做饭啥的,也挺能干。甚至还能手脚并用的编竹筐。 小松小柏也听张司九的吩咐,一刻不离的跟着张小山,监督张小山不能干重活,也不能用伤了的胳膊。 父子三个倒是天天嘻嘻哈哈的。 而张司九则是每天往医馆跑。 因为郑皓的伤是医馆这边治的,所以后续也一并交给了医馆。 张司九每天要跟着程万里去看郑皓伤口恢复情况,好在是下午去,傍晚回,什么事儿也不用的耽误。 只不过,让人揪心的是,郑皓的伤,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第一天张司九过去,一切都挺好的,可到了第二天,肩膀伤口就隐约有些红肿,人也开始发起热来。就连脸,也肿胀得如同猪头一般。 这就让张司九一下把心提起来:难道是发炎了? 第199章 敲打敲打 郑皓的家里人也很着急,尤其是他媳妇,不住地抹眼泪:“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这年头,发高热,那是要烧死人的。 尤其是受伤的人,如果发起了高热,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张司九摸了摸郑皓的额头,发现也不算烧得特别厉害,绷紧了的嘴角才放松了一点。 但这种情况,说实话,她就没有更好地办法了——现代医学,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上抗生素抵抗感染。 可现在,没有抗生素。 这就是局限性。 西医离了科技和现代化药品,就像是被砍掉了胳膊,根本发挥不出实力。 所以,张司九看向了程万里:老程,上! 程万里读懂了张司九的意思,嘴角抽了抽,心里倒是莫名的爽了一下:嗯,我还是有用的。九娘也不是万能的。 反应过来自己想了啥之后,程万里又心梗了片刻:我在想啥?和一个小娃比?还洋洋得意? 张司九见程万里不作为,就赶紧开口:“老程,到啥时候了,就别装深沉了,有什么手段赶紧都使出来。” 程万里不疾不徐看了一眼郑皓伤口,沉声道:“现在只能用药。但用药也不是万能的,也得看运气。” 只不过,他居然不着急开药方,反而问起了张司九:“你也背诵这么久草药,你可有想到,此时能用什么药?” 这话瞬间给张司九问懵了。 你要说用什么西药,张司九现在都不用思考,就能组合出好几个治疗方案。 但是中药…… 张司九脑子里空白了片刻之后,才渐渐地开始在记忆里检索有这种功能的草药,磕磕巴巴的选了几样:“田七?外伤一般用田七粉比较好……还有马齿苋,这个新鲜的敷在伤口上也很好。芦荟也可用于外伤……大蓟也可用于外伤……” “那再结合脉象看呢?该如何开药?”等张司九掏空脑子里想到的药,程万里已经坐下来写方子了,写完了,才抬起头来,问了张司九这么一个问题。 张司九又一次被问住了。 脉象……脉象…… 张司九去摸郑皓的脉,摸来摸去,也只摸出一个数脉来。 这种脉象,主要就是脉搏急促,至少每分钟九十次以上。 而有这种脉象的人,多为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至于怎么开药方,这个就是张司九的知识盲区了。 张司九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脉象上看来,是数脉,当为实热,但如何开药,我就不懂了。” 目前,她还是只能吃老本,做一个外科大夫,做做小手术那种。 程万里见过张司九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