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大盆,还有就是一大盘子的回锅肉,以及芋子烧排骨,白菜烩猪肉圆子,还有一大盘的凉拌猪皮。 其他菜都是古老的做法,但是回锅肉和烧排骨,是徐氏特地露了一手,给大家尝尝的。 这两道菜,直接就把杨氏三兄弟,以及程万里给吃得嘴角流油——那个个儿炒得卷起边来,香喷喷肥润润的五花肉,一片足有小孩巴掌大,一口塞进嘴里,那是齿颊留香!蒜苗的味道恰到好处,更是让那肥美里多了一丝丝的辣和清香,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而芋儿烧排骨更是一绝。 芋儿个个只有小婴儿拳头大,烧得软软糯糯,筷子用力一夹就能裂开,外头裹着一层黏糊糊的汤汁,一夹一滑溜,像个顽皮的鱼儿,可真放进嘴里,那吸饱了肉香和骨香的汤汁,配上软糯的芋子本身……只让人一口一个,恨不得再生出一个胃来! 而里头排骨块也是超级美味。排骨炖得骨头一抽就能抽出来,外头裹着滑溜的汤汁,肉的鲜美醇香,滑溜溜的口感—— 反正一点腥臊味都没有。 而且也不像是特别瘦的猪那样,肉又干又柴,反而丰腴肉厚,一口咬下去,只叫人从嘴里到心里都是满足的幸福感。 反正,几乎所有人都是甩开腮帮子,克制都克制不住的大吃一斤。 最后一个个的都肚皮溜溜圆。 杨元鼎摸着小肚子,瘫软在炕上,眼睛都直了:“这才是吃肉啊!多姿多彩的肉啊!蘸酱油什么的,就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 程万里也忍不住感叹:“这个猪肉,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肉,简直不敢相信,猪肉能这么好吃。” 杨元璋则是道:“百姓以后,都能吃得起肉了!” 猪肉向来都是最便宜的肉。穷人家不说天天吃,三五天买上一斤还是吃得起的! 杨元峰则是想起了自己梦里头追杀自己那头肥猪,再看了看桌子上的肉,于是毫不犹豫的又提起筷子,吃了一块排骨——有仇不报非君子!让你追! 张司九生怕他们吃撑了,连忙提议:“要不我去给你们泡点山楂水喝?” 程万里吃饱了闲着没事干,微笑出题:“既然九娘你说到了山楂,不如就来说说,山楂的药性吧。” 杨元鼎震惊的看向程万里:“老程,你竟然这么狠?吃饭都不放过她?” 张司九倒是半点不怵,张口就来:“山楂,别名赤爪子,鼠楂,梅等,山南、申、安、随诸洲,小树高五六尺,叶似香。子似虎掌,大小如林檎,赤色。味酸,冷,无毒。性甘微温,生食让人胃酸易饥,损坏牙齿,故牙齿不好的人,不宜多食。用其煮水,止水痢,沐浴头身,治疮痒。能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 她背得行云流水,程万里则是连连点头。 杨氏三兄弟目瞪口呆。 第225章 下马威 杨元峰悄悄和自家大哥感叹:“学医也不容易啊。” 杨元璋神色沉静,说了句至理名言:“除了当个纨绔,世上做什么不难?” 杨元鼎小声哔哔:“当纨绔也很难,吃喝玩乐那也要耗费精神的,我就学不会。” 两兄弟瞪着自己口口声声标榜自己连纨绔都不如的三弟,彻底静默了:你以前就挺有纨绔样子的。所以现在变成这样,不是迷途知返,是发现当个纨绔比当个正常人还难?这话幸好没让爹和娘听见! 逃过一顿竹笋炒肉的杨元鼎丝毫不知道自己避免了什么。还在那儿唏嘘:上辈子自己就没学会,人家纨绔圈子根本不要自己。这辈子还没来得及学,就被迫进入了不动手就连猪肉都吃不上的社会,不得不努力奋发。这可真是太难了。 程万里已经完全不想说话了,他只想静静。 张司九淡定的喝水,不去听杨元鼎的茶言茶语:你是学不会,我们是根本想学都没机会! 大家基本上都酒足饭饱的时候,张司九期待的重头戏终于出来了。 张小山一脸红光满面的从堂屋出来,眼看着双眼都有点迷离,颇有点儿醉醺醺的意思。 只看他振臂一呼:“各位乡亲父老!我张小山有今天的风光,全靠大家帮衬!” 大家一起看住了张小山,里正笑呵呵的拍着张小山胳膊:“话不能这么说,也全是你自己有本事——” “不!就是靠!大!家!”张小山的表情十分浮夸,他十分坚定地表示:“我一定要把这个养猪的办法说出来!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大家!大家这么帮忙,我心里实在是太感激了!没有大家,我怎么可能有今天!怎么可能还能送我儿子去念学堂!你们都不知道,我那一对猪蹄子,就卖了十两啊!这要是咱们大家一起养猪,得挣多少钱啊!” 本来十两银子的事情其实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传过来了,但是大家都将信将疑的,有觉得不可能的,也有觉得张家发了财的。 这会儿张小山自己捅破了,顿时现场为之一静。 里正都愣了一下,下意识追问一句:“猪蹄子真卖了十两?那东西有人买?” “那可不!”张小山来了劲,兴致勃勃的拉着里正就开始讲起了始末。 一顿唾沫星子横飞之后,张小山就又得意洋洋的说了句:“所以我交了束脩,说好过完年就送小松去念书!” 说完,他又心疼的骂了一句:“十两银子愣是没剩下,还贴进去一点,这念书可真贵啊!” 里正的孙子也是送去念书的,这会儿也深有感触:“十两银子看着多,可投进去念书,那可真不够。一年加上书本纸张,少说也得十两出头!不过,小山你做得对,有了钱,送娃儿去读书,那是最明智的!万一要中了举人,那可就做官了!不仅祖上有光,那以后也是一家人跟着享福!” 其他人也跟着连连点头,也有人忍不住说句酸话:“这有钱了,谁不想送娃儿去念书呢?” 张小山听见这话了,他言归正传:“所以,大家就该跟我一样去养猪!养大肥猪!我这秘方,我不告诉外人,我就告诉你们!咱们那是一个村的,打断骨头连着筋!那是外人能比的吗!” 一番豪言壮语,张小山把自己养猪的经验一点不留的全部说了,从阉割,到饲料,到猪圈,那是详细无比。 最后,张小山更是总结:“为啥我家猪肉不臭!那是因为它比我都干净!吃的是热食,睡的地天天扫不说,还要经常换窝——那能不干净吗!” 张司九心里默默地赞同了这话:那可不,人家胖墩还换窝呢,我二叔的枕头都睡出一层油板子也不舍得换一下,二婶每次洗,都忍不住骂人。还有我二叔那臭脚,不喊他洗,从来都不洗! 不过,其他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事实,一个个哄堂大笑。 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