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张司九这边陆陆续续的,就有小猫两三只过来排队了。 而且,都是大人领着一串孩子。 有些人脸上,明明白白的写满了精明和算计。 张司九也不理会,该问诊就问诊。 问诊完了的,的确有蛔虫病的,就由专门的人负责发放药物。 为了方便,这些药都是提前用油纸包好的,从三岁到十五岁,每个年龄都有。其中三岁到十岁,每个年龄阶段准备出来的药包是最多的。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最容易生蛔虫病。 而发放药物的人,只需要确认好孩子的年龄就可以直接发药,根本不用非得是学医的或是懂医的。 张司九这边,是杨元鼎负责发放的。 两人本来默契度就高,根本都不需要多余的话,就配合得很好。甚至问诊速度比起程万里那边还要快。 张司九这边的队伍消失得很快。 后来程万里那边排得靠后的,犹犹豫豫一番之后,很多也跑过来了。 一晃眼,半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张司九这边,有个十岁的姐姐,带着三个孩子过来问诊。最小的那个,才两岁,被大姐抱在怀里,怯生生的吃着手。 四个人,竟然一个比一个瘦。 尤其是那个姐姐,已经完全是皮包骨的状态,脸上是蜡黄蜡黄的,看上去一副营养不良。 而其他三个小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最小的那个还好点。 张司九一看到这个情况,不由自主就多打量了几眼。 一般来说,如果同一个家族的人,呈现出同样一种身体状况,那么多半,他们身体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造成这样营养不良情况的,有可能是因为穷,也有可能是病。 如果是穷,张司九没辙。毕竟她也一样的穷——这都快过去一年了,张家的情况也就勉强达到了衣食无忧的温饱状态。要说富裕,那还远着呢。 但如果是病的话——张司九觉得自己就可以试试了。 所以,对待这四个孩子,张司九是拿出了全部本事。 先确认是不是蛔虫病。 蛔虫病严重的时候,也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 可不管是哪一个蛔虫病的特征,四个孩子都没有。 张司九愣了。 如果不是蛔虫病…… 她复杂的看一眼忐忑不安的那个大姐,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那大姐倒是小心翼翼开了口:“张小娘子,我们姊妹兄弟几个,有病没得?” 那态度,很拘谨恭敬,甚至透出一股卑怯来。 一点没有因为张司九是同龄人就放松一些。 她眼神太过急切,眼睛还忍不住的看向旁边的钱罐子——张司九一下就明白了,这四个人,就是为了钱来的。 张司九放柔了声音:“你家大人呢?” 那大姐更加局促不安:“不是说,有虫病就可以领钱吗?我看其他人也没必须要家里的大人啊。我娘生我弟弟难产死了,我爹去卖东西了,给我也是一样的。” 看她那样子,分明是盼着自己是幼虫病的。 在看他们四个身上的衣裳,也不难看出,他们家的确是穷困。 穷困到为了这一点钱,盼着自己生病。 这一瞬间,张司九都不知道是不是该感叹一声生存的艰难,以及穷苦带来的悲哀。 她轻声道:“你们几个,没有蛔虫病。” 那大姐顿时一脸失望,甚至眼睛都有点儿冒出水光——她是真的难过。 第427章 什么病 最后,大姐没哭,但是倒数第二个小的哭了,哭得还很伤心,一边哭一边问他大姐:“是不是不能买米糕吃了?” 大姐勉强一笑,拍了拍最小的,低头对老三道:“等爹卖了皮子,再买也是一样的。” 老三还是哭得停不下来。 杨元鼎看着心里不是滋味,想了想,看一眼张司九。 张司九低声道:“他们应该是有别的病症。” 四个人至少都有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就是不知道是穷,还是因为生病。 杨元鼎一听这话,微微松了一口,咧出一口大白牙:“那不就巧了么?我们的仁爱慈善基金,正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眼前这四个,可不就正好符合条件? 紧接着,他从怀里摸出几个钱来,看向那大姐,柔声道:“你替我跑一趟腿成不成?那米糕肯定很好吃,你帮我去买几块,我给你五个钱跑腿。” 五个钱,应该也够买米糕的。 那大姐一愣,没想到这样的好事,竟然会落到自己身上。愣了片刻之后,才犹豫着接过来:“您要几块米糕?那米糕是三个钱五块。” “买十个钱的吧。剩下的是你的跑腿钱。”杨元鼎利索的数了十五个钱。 大姐将怀里的小弟递给二妹,叮嘱她领着两个弟弟在这里等着自己,然后飞快的跑去买米糕。 二妹比大姐更加拘谨,偷偷看了杨元鼎和张司九好几眼。 杨元鼎低声问张司九:“你觉得,他们得的什么病?” 张司九摇头,“不确定。但我觉得,未必是小病。还得诊脉再看看。” 不过,看了一眼后头排队等着看虫病的人,张司九果断先看虫病的队伍。至于这姐弟四人,她叮嘱杨元鼎:“留下她们,等中午我们这边完事,再仔细给他们看。” 她恐怕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诊断,而现在程万里显然也没空。 所以,搁到了一边,等腾出手来,仔细诊断是最合适的做法。 因此,等那大姐将米糕买回来,杨元鼎让陈斗收起来后,又给姐弟四个人一人一块,让他们边吃边等。 看得出来,那大姐更加忐忑不安了。不过杨元鼎只是笑着解释一句:“你也不用担心,留下你们是想问问别的。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我们也不是坏人。” 大姐捧着米糕,点点头,拉着弟弟妹妹们到角落里等着,然后又把自己的米糕掰开,分成四份,自己只吃其中一份,其他的分给了弟弟妹妹们。 那副懂事的样子,看得人都忍不住心疼,更让人忍不住想起一句话:长姐如母。 只是,这个姐姐年纪也不大,看着实在是更让人心疼。 一上午下来,倒也没有出现其他状况。 最后两个病人的时候,那四个姐弟的父亲也找了过来,被杨元鼎留下。 岁月的风霜在这位父亲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面容看上去透出一股无奈和愁苦,仿佛生活快要将这个中年男人压得再也看不见希望。 他背上背着个大背篓。 背篓里是一卷卷的皮子。 从那依旧满满的背篓来看就知道,他今天的生意不太好。 也许是因为这个,这位父亲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