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过去了。 就这样,刘长进也是隔三差五去找一趟招银,招银要是不管饭,他就坐在铺子门口不走,逢人就说招银的不孝顺。 招银不怕坏了名声,可却实在是怕他浑身脏兮兮的招苍蝇。 毕竟,招银做的是卖猪肉和早点的生意,就等着这些员工上班买早点,下班的时候顺路买点肉,要是铺子里脏兮兮的,人家肉也不想买的。 所以,招银现在是不得不管。 刘长进还想过要钱,气得招银直接操起分肉的大砍刀,追着刘长进追了几百米,吓得刘长进才不敢张口了。后来,他也熟练了,到了饭点,就拉着儿子去招银那儿吃饭。有啥吃啥,招银不给,他就坐门口等。 招银一个杀猪比谁都利落的人,总被这个不争气的爹气哭。 还有她弟弟,现在也有点儿刘长进的习气,张口闭口就是“姐,给点吃的吧。我饿。” 招银不止一次问张司九,什么时候走。 她是真的迫不及待想摆脱自己这个爹。 第二天,张司九就找了招银说起自家准备举家搬迁去东京的事情。 招银毫不犹豫:“那我现在就卖房子。” 张司九却拦着她:“房子别卖,留着收租金。租金每年拿出一部分来,给你爹和你妹妹。” 招银立刻拒绝:“给我妹妹行,给刘长进做什么?我钱多了扔水里也不给他啊!” 那嫌恶的样子,显然是真被刘长进给恶心坏了。 张司九按住招银,跟她细细分析:“招银,你如果不把他按住了,让他能活得下去,他说不定死皮赖脸去东京找你。你别忘了,你的户籍在这里,你也的确是他女儿,他如果状告你不孝,那你是要被遣送回来吃官司的。” “这不是为孝顺他,而是花钱买平安。”张司九叹了一口气:“这事儿是有些恶心人,但这事儿却必须这样办。” 招银沉默了。 最后忍不住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世上每天死那么多人,怎么偏偏都不是他呢!” 第468章 出发 举家去东京的事情定下来后,很快也传开了。 只不过,徐家那边因为徐氏那个卤肉铺子的事情起了一些摩擦,郭氏没说什么,毕竟她有自己的打算,只有二房那边有些埋怨,和徐氏吵了一架,说徐氏偏心。 但架不住徐氏直接顶回去一句“我自己的产业,我愿意请谁管就请谁管。二嫂说我偏心之前,不如先想想为啥这次丢了食堂的承包。” 这下,徐家那边也就风平浪静了。 只不过徐氏事后还是忍不住跟张司九感叹:“有些人啊,没钱的事后,看着还老实。可有了钱,反而一下就变了。” 张司九对于这种状况,只有一句话:“不是人变了,而是人本来就那样,只不过穷的时候,不得不老实。” 徐氏:……我总觉得九娘越长大,说话越扎人心窝子,一扎一个准,还扎得深。 殊不知,张司九实在是年纪到了——而且还那么忙,谁有功夫把时间浪费在说废话上呢?大夫的时间,就是生命啊! 张家要走的事情,传开之后,相好的人家陆陆续续都上门来问起这个事情,确定这个事儿是真的,难免也有挽留的人,但大多数人还是支持的,毕竟去东京,意味着张家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李家小婶子,拉着儿子虎头过来:“你家两个娃娃都要念书,去东京也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去了也别忘了我们。逢年过节的,捎个话回来。等过几年,虎头大一点了,我们看看情况,我们或许也去看看。” 李家那边因为养猪走在了前沿,率先建立了第一个养猪场,这些年也十分赚钱。 而且,他们学着张家,弄的是品牌意识,主打肉干净健康,和许多大户人家签订了供货协议,定期送猪肉去,发展得那叫一个好。 李家小婶子头上那银鎏金的簪子,耳朵上的珍珠耳环,就很能说明问题。 虎头年纪小,也不太懂很懂,只大声嚷嚷:“反正小南瓜不许走!小南瓜是我妹妹!是我家的!” 说完还一把拉过了小南瓜,急切道:“他们说你走了,我以后就看不见你了。你别走,跟我回家吧。我还没给你抓蛾子呢,还有不是说好去抓泥鳅和螃蟹?” 小南瓜还真就犹豫了! 不过好在最后她还是更舍不得徐氏和张司九,所以就狠狠心拒绝了虎头:“那不行呀,我要跟二婶和大姐在一起。” 顿了顿,她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要不,你跟我们走吧!虽然你吃得多,但是我有钱!能养你!” 众人顿时被逗笑了,而且是哄堂大笑——小孩子就是这么单纯,以为那两个零花钱,就能养活小伙伴了。 虎头显然比小南瓜没心没肺,连犹豫都没有,就应了下来:“那也行吧。我跟你走!” 李家小婶子气得往他屁股上拍一巴掌:“你就不知道舍不得我?” 最后,虎头终于意识到他也不可能跟着走,顿时“哇”的一声哭出来,哭着闹着要让李家小婶把小南瓜抱回家去。最后被强行拽走的时候,还大声呼喊:“小南瓜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 小南瓜也哭了。趴在张司九怀里抽抽搭搭的哭了很久,骗走了一袋子松子糖,送给了虎头,才算完事。 和这些熟悉的人告别过程中,张家也慢慢的处理好了田地,房屋,铺面,生意这些事情。 在秋天到来,地里庄稼收成之后,张家离开的日子就定好了。 程万里和珍娘如今已经怀上了二胎,珍娘在他们离开前一天,特地让程万里送她过来,拉着张司九感叹:“我家老大是你亲手接生的,我本来还想着肚子里这一个肯定也是你接生,可没想到他竟然没这个福气。” 张司九看了看珍娘刚显怀的肚子,也有些不舍:“没关系,你一定能平安生产。而且,老程现在手艺也不错,实在是关键时候,他也可以。” 程万里却拉过了听云:“知道你要走,他和他师父商量了,跟你去见识见识东京,涨涨世面。也给你打个下手。你不是说,你去了那边,也要开医馆?” 张司九有些惊讶:“听云你真下定决心了?之前不是还舍不得家里父母?” 听云挠了挠脑袋,“我娘让我留下来娶媳妇。我一想,还是算了吧。娶了媳妇,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出去看看,还是太遗憾。” 他现在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夫了,看个头疼脑热普通病完全没问题,今年刚出师,家里早就张罗着要给他说亲娶媳妇。 说起来,听云也是一表人才了,搁在绵竹县里,也属于青年才俊。 但听云跟着张司九这么多年,见识了那么多,真让他留在这个地方一辈子望到头,他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