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 而且,张司九还发现一个事情:“产妇的丈夫呢?他人呢?” 出了这么大的事,产妇的丈夫竟然不在! 张司九瞬间就明白了:怕是产妇的自杀,就和他丈夫有关! 那婆婆讪讪的解释一句:“已经叫人去找了,可是还没找到。” 张司九看着她这样,知道自己喊也没有用,于是只能深吸一口气:“那产妇的父母呢?” 有的时候,还是得自己父母才是最疼自己的人! 从前,张司九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这几年接生多了,她就渐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甚至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男人不行,那丈夫也是靠不住的! 因此,生产时候,叫来娘家的父母是最后一道保障! 周氏在旁边尴尬的看了半天,此时也出了声:“她们娘家有些远,一时半会过不来。” 产妇的妹妹,也就是杨元璋的妻子,已经哭得泣不成声。她要求进去看看,跟她姐姐说两句话。兴许能够让她姐姐有一丝丝的求生欲望。 张司九深深地看了一眼产妇家属们,同意了。 然后带着人进去。 一进去,杨元璋的妻子就扑到了产床旁边,看着自己姐姐那样子,嚎啕大哭:“阿姐,阿姐,你醒醒啊!振作起来!你怎么能想到走这条路?有什么不痛快,你和我说,和阿娘和爹爹说啊!” “爹爹给我们起名叫安宁,就是希望我们这辈子平平安安,康宁舒心的!你若去了,那以后,再无安娘,只剩宁娘,你让爹娘怎么活?!怎么活啊!” 宁娘哭得双肩耸动,不能自已,声声字字都泣血。 “上回我来看你,你还给孩子做小衣裳,你还说着对孩子多期待多疼爱,可一转眼,怎么就寻了短见?” “你若不痛快,不想过了,你跟我们说,爹娘不会不管你,大哥也不会不管!就是我,也一定去求大郎和公婆帮你!怎么就能想着走这一条路?” 张司九在旁边看着,听着,却没往心里去,只是紧紧的盯着产妇,希望这些话能对产妇有所触动,激发起她的求生欲望。 可惜,这些话好像是石牛入海,根本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产妇依旧静静地躺着。 张司九想了想,吩咐宁娘:“多说些你们小时候的事情,说说你们自己家里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让她有想活下去的欲望。另外,你家有没有陪嫁丫鬟什么的,问问她,她说不定知道前因后果。” 宁娘神色一凛,顿时支棱起上半身,也顾不得哭了:“是有个陪嫁丫鬟叫桃花儿。桃花儿是我姐姐的陪嫁丫鬟,也是从小服侍我姐姐的。” 随后,她神色难看道:“可是,桃花儿在我姐姐一出事的时候,就被责难了,打了几鞭子,又关了起来。他们说都是桃花儿服侍不精心,才让我姐姐有机会寻短见。” 张司九都快被气笑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子,又有什么好猜测的? 不过,她也记得自己的身份,因此提醒的话都很委婉:“——” 第544章 勇敢 张司九提醒的话,都只能很委婉:“我觉得,这个时候,还是应该问问她。到底怎么回事。” “只有解开了你姐姐的心结,让她有了想活下去的心,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一心求死的人,是救不活的。 救回来了,将来说不定也是很快就要去死。 这种事情,张司九遇到过好几次了。 急诊科里,什么样的病人都有。 自杀送来抢救的,更是多得不得了。 大多数人死过一次之后,就反而丧失了求死的勇气。只剩下对生的贪恋。 可真正想寻死的人,救回来多少次,他还是会找机会再去死。 张司九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更不希望,产妇就这么死了。 宁娘也是聪明的,其实都不用张司九怎么提醒,刚才她说出了那话,想了想这一家人的态度之后,自己也慢慢的琢磨出味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个时候,这家人怎么会有心思去处置人的? 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是该先关起来,等到事情过去,腾出空来了再说! 而不是先将自己姐姐身边最信重的人处置了! 只可恨,她自己刚才光顾着着急了,竟然也没有将这件事情仔细琢磨出味来!反而白白拖延这么久! 宁娘甚至怀疑,这个时候,说不定桃花儿的命都没了。 想到这里,宁娘的神色更加难看。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抹了抹眼泪,咬牙道:“姐姐你若还是爹娘的女儿,就给我打起精神来,这件事情,我同他们没完!” 说完这话之后,宁娘就冲了出去。 张司九看一眼蠢蠢欲动的听云:“你跟着去帮帮忙。” 然后又看了一眼齐敬:“你医术最好,留在这里看着产妇吧。我也出去看看,万一能有帮忙的。” 齐敬本来就是外人,跟杨家也没什么关系,他肯定也不想参与到这件事情里去。 所以张司九觉得这样安排,是最合适的。 但是齐敬看着张司九和听云迫不及待出去的背影——总觉得这两个人不只是想出去帮忙的。 他和产婆面面相觑,最后都只能按捺住好奇心,老老实实待在产房里。 张司九跟着宁娘出去。 宁娘已经迫不及待的问那家人要桃花儿了:“别跟我说人没了,今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态度这样强势,周氏也笑了笑,不疾不徐的跟那对老夫妻道:“按理说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也不好插嘴。可安娘既然是我儿媳的亲姐姐,她也叫我一声亲家伯母,我也拿她当我亲侄女一样。而且,咱们两家关系也不差,这个时候,我还有句话多嘴一二。” “按照咱们大宋律法,即便是主人,也不能任意处死奴仆。更不要说,桃花儿是我那侄女儿的陪嫁丫鬟,不算你们家的奴仆。要处置,也只能我那侄女能处置。” 那婆母一听这话,脸色既难看,又只能陪笑:“话也不是这么说,既然她嫁到了我们家,那就是一家人——” 不等她说完,宁娘就猛的“呸”了一口,一改之前温柔淑婉的形象,破口大骂起来:“一家人?一家人,我姐姐生死未卜,你们还有心思去处罚丫鬟?!那好啊,等将来你死的时候,我让我姐姐先把你摆那儿,处置完没照顾好你的下人,再来搭棚子!” 这话可以说是很恶劣了。 如果抛开前因后果不看,那说说恶毒也没有问题。 杨元璋本来都要跨进来了,看见这样一幕,一时之间惊在了那儿,半晌没动。 他感觉有点不太认识这个长得像自己媳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