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瞎说!”周氏拍了杨修一下,喜滋滋道:“你看看,九娘第一次见三郎,就救了三郎。然后,三郎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懂事了,还干了不少大事儿。然后二郎大郎也跟着受益。” “现在刚订下来,宁娘就怀孕了!你说说,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我看她真是咱们家的福星!” 杨修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他是不相信这些神神怪怪的事情的:“别说这些了,传出去可不好。不过,九娘是个好孩子,你要多疼她些。她娘家不如另外两个儿媳,你也别叫人欺负了她。” 说起这个,周氏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些日子,娘没少在我跟前嘀咕,说九娘是个煞星,克死了爹娘。而且娘家又不行——那意思还是反对。可要我说,这大人遇到意外,怪什么孩子呢?” “九娘从小没了爹娘,已经够命苦的了。”周氏认认真真:“到了咱们家,我疼她。当亲女儿疼。说句不好听的话,九娘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又是救过三郎,把三郎拉回正道上的人,我心里,其实比另外两个更偏她些。” 别的儿媳妇虽然也是自己精挑细选的,可毕竟也是从嫁过来才开始相处,难免陌生和隔阂。 但张司九不同。 从小时候,周氏动了那样的心思后,就一直对张司九诸多关注,到后来,其实心里已经把张司九当成了自家的一部分。 她原本想着,如果成年后,两个孩子的事情成了最好,没成,那她就把张司九认作义女。 反正横竖都是和自家断不了关系,都是自己半个孩子。 所以,那心里的亲近感,和旁人怎么会一样? 杨修听完这话,立刻就改了口:“那你别叫另外两个儿媳妇看出来,到时候寒了心,离了情,再闹得夫妻不睦,兄弟不睦。” 周氏好笑:“我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肯定是要大差不差的。我又不是那糊涂人,还能做出厚此薄彼,叫兄弟之间生怨的事情来?而且,我看宁娘和九娘也能处得好。” 于白家,张司九也有恩情,就冲着这一点,白宁娘就不能对张司九有什么不痛快。 更不要说,现在又有了这个孩子。 第628章 年三十 下完了小定,一晃眼就过了小年,直奔大年三十去了。 这还是张家过来东京城里第一个年。 按照徐氏的意思,一大家子,必须热热闹闹好好过这个年。 所以头一天,徐氏就定了许多的菜——什么鸡猪牛羊肉,什么河鲜大鱼,甚至还有一些海菜,也买了不少。 张司九甚至看到了虾干和贝柱肉,以及鲍鱼干。 多少有点奢靡。 但也不得不感叹东京城的繁华——各种东西真的都有卖的。 尤其是到了年边上,各大商铺都等着赚这一波钱,所以早早的都把好东西贩进来。 那各种叫卖的,摆摊的,商铺里的…… 张司九陪着徐氏逛了半天就受不了了。 不过,徐氏依旧兴致勃勃。 四白轮番陪着她逛过,第二天都表示真的还是留在医院上班好。 不过,徐氏才是最累的。 就这样,紧赶慢赶的,她还嫌有些遗漏——比如就忘记多囤点肉,怕正月初几头的时候买不到。 她刚遗憾完了,第二天,杨元鼎就亲自送了一头猪来,牛车上一拉,左右各半片,洗得白白净净的,一路走来,拉风又吸睛。 这看热闹的人,甚至跟着杨元鼎的牛车一路跑过来看热闹。 徐氏一开门,先看见猪了,顿时吓一跳,然后才看见杨元鼎。 杨元鼎说明来意。 徐氏顿时笑逐颜开,得意的看一眼围观的人群,大声夸赞:“我家这个未来女婿啊,可真是贴心又大方!” 这一天,徐氏赚足了面子。 留下杨元鼎吃饭的时候,那两个大鸡腿,恨不得都放进杨元鼎的碗里。连两个亲儿子都没有份的。 又到腊月三十这日,一大早,杨元鼎又亲自来送节礼。 节礼是周氏准备的。也是规矩——逢年过节,订婚后的男家,都要去女方家送节礼。 这个还和正常的来往走动不同,是为了彰显出男方家里对女方的重视。 从各种干货到新鲜肉类,点心,布匹,周氏每一样都准备了。 甚至还有一小筐的新鲜蔬菜。 这年头,虽然新鲜蔬菜也有,但这个季节,黄瓜和豆角,却着实是反季节蔬菜。 反季节蔬菜,在这个年代,那是贵比黄金的。 毕竟,需要技术和付出格外多心力劳力才能种出来。 徐氏一看,就惊了一下:“这也太贵重了。” 普通百姓家,这个时候也就是吃白菜和萝卜。 稍微暖和点的地方,会有点别的菜,比如豌豆苗,菜薹之类的。 但东京天冷,这样的菜,到了冬天,大多数都会冻死。 所以这样的菜,能不贵吗? 毕竟白菜萝卜吃一冬天,谁不腻呢?看见这一筐绿色,谁能不眼馋呢? 杨元鼎笑道:“不贵不贵,司九爱吃,您给她做了吃。” 徐氏就更高兴了,拉着杨元鼎的手说了半天话。 差点把他夸上天。 不过张司九没在家,所以没看见这个名场面。 但当天晚上回家,吃到了蒜泥白肉底下的黄瓜,她还是惊了一下——这盘黄瓜,在冬天是真的让人稀罕啊! 第二天大年三十,张司九白天在家,晚上吃过饭再去给听云他们送饭,顺带留下守夜。 根据以往经验,大年三十晚上,其实也会有很多需要急诊的病人。 其中最多的,应该就是吃鱼刺卡住的。 听云在这边也没亲人,所以留下来跟四白邓文他们一起过年。 顾青舟则是和张司九他们一起。 丰盛的年夜饭吃过,张司九和顾青舟两人一起去医馆。 张司九觉得顾青舟一把年纪实在是不适合再熬夜,忍不住念叨他:“也不看看自己年纪,这个时候跟着起哄什么?” 顾青舟难得没跟张司九贫,反而叹了一口气:“九娘,我老了。不知道还能过几个年了。” 张司九不怕顾青舟说别的,就怕他说这个:“大过年的能不能别瞎说?就你这样的,熬到太医署那帮子老头都走了也没问题。” 顾青舟每次去太医署,都会去找那些老头子“聊天”。 以至于每次他去,人家老远看见他,就得绕道走。没跑掉的,一旦被缠住了,那不吃两个速效救心丸,肯定当天就过不去了。 顾青舟聊天无非三个话题:炫徒弟,贬低别人徒弟,然后说自己收徒心得。 别人能不气吗? 顾青舟听见张司九这话,咧嘴笑了:“他们别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