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都揣在外套口袋,挨到他身边跟他蹭蹭,“快找那个牛肉面,我要加五勺辣椒。” 第30章 牛肉面的店还是找着了, 问了个过路人,人家给指过去的。 店面门头不大,稍不注意还真发现不了这是个面馆。因内外温差很大, 门口隔温的塑料门帘蒙上了水雾, 掀开门帘进去, 店里又香又暖和。 他们家的特色是干拌, 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 梁愿醒看着面前的盘子, 眼神都不对了。 店家分量给得相当足, 两个大盘子几乎占据了桌子的宽度, 点餐的时候另外多加了一份牛肉, 整个盘子里的牛肉拌面是堆起来的, 还有一碗牛肉清汤。 “吃慢点。”段青深见他拿筷子了, “咀嚼是很重要的消化过程。” “……好。”梁愿醒机械式回答,“深哥我做事你放心。” “?”段青深看向他。 牛肉面还在锅里的时候就与酱汁充分翻拌在一起, 在铁锅里呛过的配料与热油激出香味,店家舀一勺秘制的酱汁迅速炒开, 旁边漏勺捞出烫熟的面条,架起沥水。抽油烟机有年头了, 轰轰响着。整个店里全是这样的味道和声音,在这立冬过后的北疆夜晚。 “咔。” 梁愿醒循声抬眼,筷子上还夹着面条, 一溜儿面条就在他脸旁边:“你拍我呢?” “给你跟牛肉面合个影。”段青深放下手机,笑笑, “吃吧。” 每根面条都裹着油亮亮的酱汁,粘稠得恰到好处。牛肉入味又软烂,配菜是刚刚断生的口感, 梁愿醒已经忘了要加五勺辣椒的豪言壮语,此时这个空间有些逼仄的小面馆成了冰天雪地末世中的安全屋,吃完这盘面,不必在意接下来是死是活。 “我怎么感觉你吃个面都吃感动了呢。”出来后,段青深纳闷地看着他。 “这么明显吗?”梁愿醒问,“我很注意神态了。” “再练练。”段青深说,“买个喝的然后回酒店了?” “好。” 回去酒店后段青深没忘记给江意回复,说吃到了那家牛肉面,给小梁同学吃得差点要在这儿长居。江意回了个笑得肚子疼的表情。 第二天早上,江意几乎是贴着上班时间打了个电话过来。江意属于能发邮件就别发微信,能发微信就别打电话,能打电话就别叫我出去那个类型的人。 所以最开始她跟段青深是邮件交流,后来实在是有急事才用微信。这回直接打电话过来了。 清晨八点三十二分,段青深把相机包搁在早餐店的空凳子上。梁愿醒坐在他对面,夹起一颗面皮浸出红油的包子,说:“我已经好久好久没吃过这种包子馅的油会汪出来的包子了。” 段青深刚笑笑想说自己也是,电话响了。手机屏幕来电人是个陌生号码,段青深犹疑了下,接起来:“您好?……啊,江编,什么事?” 梁愿醒咬一口包子,烫着了,坐那儿哈哧了两声,然后坚强地咽下去。段青深蹙眉,伸手在桌面敲了敲,示意他不要吃烫的。 接着他又跟电话里的江意说:“我们现在在哈密,今天往布尔津去。不过,你怎么要套片要得这么急?……啊?这么不巧?好,是多少张的一套?……12张可能有点勉强了,不过没事,醒醒和我一起拍,好,江编再见。” “什么事这么不巧?”梁愿醒问。 “是这样,啊,谢谢。”段青深搭了把手,接过服务员端来的两小碗奶茶,一碗放到梁愿醒那边,接着说,“她这个月结束前紧急要一套风光片,12张,套片就是一组,就是需要风格、色调、构图、主题都差不多。” “喔。”梁愿醒点头,这个他明白,眼珠子一转,察觉不对劲,“这个月之前?这个月就剩一半了,要得好急啊,她之前收的片变废片了?” “江意有两个稳定合作的摄影师,和我们一样,两两搭档的,那两个人在西藏。”段青深说,“结果他们的无人机被一只臂展三米的鹰啄坏了,直接摔下来……西藏雪山,找都找不回来。” 梁愿醒目瞪口呆:“所以他们的储存卡也跟着……” “同归于尽。” “该不会那张储存卡……” “是的,江意说,他们那阵子的照片都在那台无人机的储存卡里,只传回来最后一张鹰的近照。” “嘶……” “嗯。” 梁愿醒越听越痛心,赶紧喝了口奶茶压压惊。 段青深用小勺子把自己奶茶上凝结的一片奶皮舀起来,连着勺子递过去:“来尝尝这个。” “嗯?”梁愿醒一愣。 不得不说段青深很会掌握分寸,没有直接一勺子喂去他嘴边。梁愿醒拿过勺子,看了看奶皮,吃掉。咸香的,对他来讲很新奇的味道和口感,所以表情有些呆滞,像费列门反应,大脑正在感知分析这个味道。 段青深笑着端起奶茶喝起来,心想怎么这么可爱。 “好神奇的味道。”梁愿醒疑惑,“为什么我的奶茶上边没有?” “因为我坐这儿是风口,奶茶上面一层凉得快。” “哦~” 吃完早餐就继续出发,马不停蹄奔向布尔津。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导航预计耗时13小时, 两个人换着开,一人开半程,顺利的话,今晚十点之前能到达目的地。 上车前抛硬币决定谁开前半程,梁愿醒猜中了,坐到驾驶位上。第一件事是把歌单设置好,第二件事是导航,第三步才调整座椅和方向盘高度。段青深打开空调,准备好咖啡和水,放在杯架上,帮他把数据线拽出来,给他手机充着电。 两个人的出行已经非常默契,梁愿醒看看后视镜,然后打方向盘出发。 大约是因为哈密前两天刚下过雨,空气干净,能见度高,所以在准备转到枣香路上时,他们看见了天山。 天山山脉顶上盖着雪,干净空气中,清早的光线下,光影壁垒分明,说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雕塑作品都不为过。 直行红灯、左转红灯,共计90秒。梁愿醒有点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他像哑了说不出话般拍拍段青深的腿,问:“快、快拍下来,就拿手机拍。” 他学聪明了,这种情况画面最重要,手机最快。 然而他没发现,当他震惊于雪山说不出话时,段青深已经很默契地,相当快速地给尼康装上了135mm的定焦,然后开机,稳稳端起来,回答:“开机了,不用手机。” 梁愿醒讶然看向他,真的开机了。段青深手稳,而且现在在等红灯,车是静止的,即便没有三脚架,梁愿醒相信他能拍出不错的效果。 于是他开始指挥了:“你把侧边那个烟囱,和这边这个红绿灯拍进来,三分线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