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车,你姐夫非说他不开,说开车容易出事。” 钱金来不开,王梦兰也没办法。 可现在王梦梅开了车,王梦兰也意动起来。 王梦梅也鼓励她姐:“驾照好学的很,你学会了慢慢开,熟练就好了。” 绝口不提自己学驾照时候,压力大的梦里都在摸方向盘。 钱苹也帮腔:“妈,你去学啊,学会了可以去学校看我。你学会了,我也去学。” 钱苹现在大三了,她经常周末回家,可每次回家都不方便,有时候想从家里带点东西,更是麻烦的要死。换季时候,光是那么大的包,她都只能一个人费劲巴力的扛着来回。 要是家里有台车,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钱苹一说,王梦兰更心动。 她不缺钱,就是干工程吧,平时里开个烧油的三轮,走到哪儿都灰突突的。 其实早该买辆车,面包车装的比三轮多,还风吹不到雨淋不到。 钱金来不敢学驾照,就她来学! 打定了主意,王梦兰追着妹妹问怎么报驾照怎么考。 一群人讨论的热闹。 只有一个人默默不语。 这个人就是李霞。 李霞今天穿着一身特意挑选过的新衣服,早早的来了这里,就等着跟人说王成才跟他的小女友处的好,两边都在约着见家长了。 王成才读的专科,今年下半年就要实习。李霞想的很好,到时候就去女方那边实习,到时候毕业证和结婚证一手一个。 她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会是今天的中心。 天知道李霞在看到那辆车时候心里有多不平衡,以前她还能劝自己,这些都是干小买卖的,哪儿有自己端着国家饭碗稳定? 可现在王梦梅把车开出来了,她就破防了。 稳定的穷和暴发户之间,任谁都没有办法欺骗自己。 李霞觉得一院子的人,都是跟自己过不去。 不就是一辆车?这些人刚才还在听自己说王成才的女朋友,结果王梦梅一来,他们就都跑了。 还不是看王梦梅发了! 拜高踩低! 李霞气的牙咯吱咯吱响。 可等王梦梅一群人从外面进来坐下,她又不敢露出一点不满来。 简梨落在她妈身后,忍不住感叹。 她二舅妈这人啊,恨人有笑人无,又不敢真的坏人事,又惦记着别人跌下来。 又怂又蔫坏,是这人没错了。 果然,今年王梦梅一直到了晚上才觉得哪里不对。 细细一想,今年少了二弟媳的阴阳怪气。 往年回来,总得听几句难听话,阴阳怪气的,跟她计较不至于,但听着叫人难受。 今年李霞倒是安静如鸡,只有说起儿子的女朋友时候激动了点,但也不像是以前那样,夸自己家还要踩一脚别人。 今年的赵春兰也不像是以前那样催着二女儿一家走,相反,赵春兰一个劲的留人,热情的让她多住几天,最好是住到过了十五。 简锋倒了一盆子洗脚水,王梦梅和简梨先洗,简梨脚一伸进去就喊烫。 王梦梅一把踩住她的脚:“你别动就不烫了!” 这句话简梨从小听到大,王梦梅硬是按着她烫了个脚。 洗完脚,简锋趁着老婆女儿的洗脚水洗,洗完把水泼出去。 王梦梅刚躺下,就听见赵春兰在外头喊,说让王帅多灌几个输液瓶的热水送过来。 “你二姑从小就怕脚冷,一个根本不够使。你多弄几个,给你姐也分一个。” 王梦梅:“……” “钱真是个好东西啊。” 第136章 这一年的新年, 来王跃东家里串门的人都多了。 一些早就关系淡下来的支亲也走动起来,串门时候拎一点水果或者旁的东西,坐下来烤火, 顺带着打听打听王梦梅现在在哪行发财。 王梦梅就说自己开个店,旁的就打哈哈过去。 她懒得跟人撒谎, 但也不会傻到事无巨细。 王跃东年初四喝了点酒, 带着几分醉意跟二姐说道:“姐, 我今年很痛快。” 王梦梅刚想数落大弟这个岁数了还喝酒没个数,听见这句话,心里陡然一惊。 王跃东眼神迷离:“我现在想起咱爹刚没那会儿……我恨死那些人了!” 王梦梅默默坐下, 片刻后, 她也倒了一杯黄酒, 猛地灌下去。 她爹死的那年,王梦兰十八,她十四,王跃东九岁,王跃西七岁。 赵春兰哭啊哭,从早哭到晚,从晚哭到早, 谁来劝都劝不住。 死了男人, 还有四个孩子。 日子简直没办法过。 赵春兰的娘家来人说,要不然就把孩子给出去两个, 然后她再带着两个改嫁。 赵春兰想了又想, 数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还是个没办法。 两个男娃她不能都带走,带走她说不下另一家。两个女儿也没办法弄,都大了, 不管是干活还是结婚,都到了回报的时候了,给出去太亏,带走又不好处。 男人的兄弟们催着她赶紧决定,心里想的都是等她走了,再把老房子就地分了。 赵春兰哭啊哭,半夜想起来都要上坟去哭男人怎么那么狠心,给她留下这样大的难题。 最后还是王梦兰发了话,她说让妈不要改嫁,她会尽量给家里扶起来的。 赵春兰这人,就缺依靠,大女儿甘愿奉献,她就靠上去。 王梦兰顶着瘦小的身体,去工地搬砖,去窑厂打砖,去给人帮忙…… 可日子还是难过。 赵春兰过不下去,就去邻居和亲戚家里借面。 一碗平着的面借出来,还回去是冒着尖的。 借的多了,上门总要吃人话头。 刻薄的人家关了门亮着煤油灯也当不在家,男人的兄弟们更是没个好脸色。 王梦兰下了学不够,王梦梅也下了学,紧跟着王跃东也下了学。 赵春兰在外头吹王跃西学习好,其实那时候王跃西学习只是个一般。 王跃东见过赵春兰那时候半夜按着王跃西学习,还小的王跃西抽噎着读书,赵春兰也哭。 “儿啊,你要不学习,咱们一家就没活路了。” 一家子老弱,要不让别人看到你家未来有个出息人,连面都难借出来。 渐渐地,王跃西被灌输着自己学习好的暗示,终于学习好起来。 赵春兰走到哪儿,都觉得脊梁笔直。 “我家这个小的,将来肯定能上大学!” 那时候还是工农兵大学,需要推荐才能上。赵春兰为了这个,连着五六年去给那几家村干部帮忙。 人家接亲迎媳妇,赵春兰天不亮就去。 人家家里死了人,赵春兰跑的比谁都快。 人家号召个什么,赵春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