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出新作,市场评价也会考虑空窗期。 谁知姜柔刚跟意向的几家书店谈起签售,对方就迫不及待的争抢起只梨的第一次签售机会。 几个书店的大老板把姜柔的电话都给打占线了,一个个都表示只要只梨愿意去,他们可以提供场地和车马费,并且不会让作者空跑。 眼瞧着价格越喊越高, 姜柔懵了。 倒是主编高兴之余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出名还是得趁早, 你看只梨,出名的早, 这几年作品卖的也好。要是换了这两年的一些新锐作者, 名气都是炒出来的。” 纸媒没落, 没早早出名的个个扼腕叹息。有些出版社为了给新作者拉热度,一个个都开始卖噱头了。 这年头人们最爱不过“美女作家”“藤校毕业”“天才少年少女”。 也就是只梨没把自己的京大学历贴出来,要是贴出来, 现在的热度还得更上一层。 “书店最知道谁的书卖的好,只梨一直神秘,但作品销量够稳,这时候放出消息说要签售,读者一定买账。” 魅画从三个月前就开始炒热度,简梨做了一次访谈,杂志拆了上下两期。 但就这么两期没有作品的访谈,也让《魅画》低迷了十来个月的销量在纸面上走出一个漂亮的折线。 姜柔谈下了本地最大的书店,对方美滋滋的回去开始做海报。 距离签售还有一个月呢,书店外面就已经挂上了十来个大大的海报。 【神秘漫画家只梨首次签售】 这个招牌打出来,不少读者就已经迫不及待跑去论坛上询问只梨是不是真的。 简梨在BBS上回复是的。 瞬间让所有人欣喜若狂。 【啊啊啊啊只梨要签售!】 【我在沪市……能不能有人给我带一本?】 【太好了,终于可以见到只梨本人了!】 小读者们一个个高兴的放鞭炮。 实在是只梨太神秘。 人一旦神秘,往往就会有各种猜测。 有人说只梨是为情所困,画完两本漫画就自杀了,所以才一直不出现。【简梨:……】 这个谣言的传播范围最广,时不时就有人为了只梨的漫画神魂颠倒时候,就有身边的同学神神秘秘的告诉她:“你知道吗?只梨去世了!” 这种校园谣言,就跟说《名侦探柯南》幕后黑手是阿笠博士一样,没有任何出处,但莫名在所有中学生小学生中疯传。 另一个谣言就是只梨不够漂亮,所以才不愿意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一猜测的拥趸竟然是很多家长。每次看到孩子沉迷于漫画,不理解的家长总要刺上几句。 “画这种东西,能有什么出息?” “连面都不敢露,肯定很丑!” 这也不怪有人这么说,实在是这时候很多的作品,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漫画作品,都会在封页上印上作者的肖像。 如果是女作者,很多都会被出版社取一个响亮的名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梨的神秘就显得格格不入。 最后一个谣言,就是说只梨其实是个小学生,画漫画时候被父母抓到了,现在不让画了。 姜柔大部分的同行还是比较相信最后一个传言。 这一消息搞的很多合作方也会来姜柔这边打听,询问只梨真的是未成年人吗?能不能跟家长说说,这么有天赋,出来炒个天才漫画少女的名号,不比苦哈哈上学强? 姜柔哭笑不得,只梨是未成年没错,但真的不是小学生。 这几年,打听消息的层出不穷。除了曾经那些歪门邪道想要挖只梨的杂志社,后来还有千方百计想要联系上只梨去谈版权的。 虽然简梨对自己重新回归之后的人气有点怀疑,但是众多杂志社和内行人还是对只梨这个名字的含金量给了相当高的评价。 正因如此,这次的签售会声势浩大。 主办方的邀约十分正式,还找来了造型师和化妆师,主持人也挑了两个,现场布置用的是只梨第一部作品的自画封面,粉嫩的颜色布满整个大厅。 签售会是两天,周六和周日。 简梨周五晚上去彩排,看到足以容纳几百人的场地,有点虚。 这么大的地方,人要是来的不多怎么办? 姜柔陪着她过流程,两个主持人看简梨这样犹豫,还安慰了她两句。 “没事的,到时候书店会做好分流,肯定不会挤到的。” 简梨干笑一声,还挤到?她BBS上现在说能来的就只有一二百个。 算了,来都来了。 简梨打起精神跟主持人对问题。 这次的签售会流程是“进场——主持人开场——分享会——提问互动——合影拍照——签售环节”。 简梨十分配合,彩排后女主持人还主动问她要签名。 “我现在先要个签名,谁知道后面两天还抢不抢的到呢?” 男主持人也笑吟吟排在后面:“我妹妹是您的粉丝。” 简梨签完名字,双手把签名递给对方:“是我的荣幸。” 周五平静的过去了。 周六,简梨早上六点就被姜柔叫醒,化妆师早早来给她化妆,简梨第一次紧张的手心冒汗。 化完妆,简梨就到提前安排好的准备间等待。 外面人声逐渐热闹,但简梨看不到,只能凭借分贝大小来猜测今天到场的人数。 嗯,应该还可以吧? 简梨觉得第一天签售,如果来的人不多,她就签慢一点……正好也跟粉丝多交流交流。 随着前面主持人的一句热情饱满的“请只梨出场”。 简梨被人引导着走出准备室。 从舞台的侧边登场时候,简梨呆滞了瞬间。 人,人,人…… 全是人! 上下三层的商场,书店在二层占据了几百平米,但简梨目之所及,全是人。 有些明显是看热闹的人,但是谁来告诉她。 书店腾出来的一个大厅,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排队的就不说了,还有很多人扒着隔离带喊她的名字。 简梨晕晕乎乎的走上台,主持人请她坐下。 “欢迎只梨,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访谈环节。大家先不要举手,等会儿访谈过后,咱们再提问哈。” 简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后来有些人会热衷于成为明星,除去一定的金钱收入,更多的是,站在聚光灯下,被那么多人看着,真的会油然而生一种“这辈子的高光时刻”的感受。 简梨按照昨天彩排的内容回答问题,等到了问答环节。现场除了读者,还有记者。不过简梨点的还是读者居多。 一个个读者的表白来的猝不及防。 “只梨,我很喜欢《星竹传》,高中时候还学着自己画过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