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 分卷阅读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5(1 / 1)

间,百姓都要以草根树皮充饥的情况下,向科尔沁(蒙古部)卖粮,还特么有脸上疏请求崇祯皇帝卖粮,在崇祯皇帝明确拒绝,并说此举有资敌之疑的情况下,依然擅自做主将粮草转卖给蒙古。 要知道那个时候,蒙古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已经和后金结盟,资助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就等于资助后金 袁崇焕不听,就是不听崇祯皇帝话,最后嘿,关宁防线取得大吉后,袁崇焕直接被关起来处以极刑,当时袁崇焕被凌迟后,百姓们竟然争先恐后的吃他的肉,别说百姓被当权者蒙蔽的话。 反正如果游健是老百姓,当知道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吃草根树皮活命的情况下,居然有人将救命的粮食卖给敌人,那也会生吞活咽了那人。 后世的电影电视剧倒是将袁崇焕塑造成了忠君爱国的名将,但还是那句话,袁崇焕这个人很富有争议。反正游健成了崇祯皇帝后,是不敢也不会重用袁崇焕的。 第39章 Chapter 039冰雹(1)…… 蒙古各部落的人吵吵嚷嚷,吵得人头疼,但头疼的人,却不敢让他们闭嘴。 头疼的人是皇太极,他搞不明白,怎么大明皇帝各有各的奇葩,现在的这位却奇葩到感觉忒正常。 有心求饶,甚至递了求和的国书,大明皇帝却置之不理。 按照他们对大明皇帝以往的了解,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欢欣雀跃的同意蒙古各部落的归顺,然后大张旗鼓的给蒙古各部落‘免费’送粮草,帮助蒙古各部落度过酷寒严冬,为什么现任的大明皇帝就无视蒙古各部落所面临的苦难 这简直太不合理了! 越琢磨越讨论,蒙古各部落来的王爷,心就越慌,到最后干脆将目光投向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可是最早和后金签订盟约,甚至皇太极的大福晋,都是出身科尔沁的贵女,不像他们 苦哈哈的过日子,本来和大明的关系说不上亲密,但绝对不差,说是倒向后金,会有好日子过,结果现在可好,西伯利亚寒流来袭又加上遭遇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天气,导致整个草原水源日益减少,草场枯萎,牛羊无食,导致大批量死亡。 而牧民,有牛羊的尸体在,暂时性不会出现什么损害,但那也是暂时性的,随着气候越来越寒冷,不到10月,塞外北地便会被白雪覆盖。 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是游牧民族的噩梦。 现在是死了几个人,但都是老人。本身老人就不好过冬,哪怕未来,一到寒冬来临,也总会有老人去世。 就连现如今的京师,每逢寒冬腊月不死几个老头,都是正常的。有时候还不一定死几个老头,而是 总之除科尔沁、喀喇沁部外,其他蒙古部落,觉得自己未来太难过了。大明又不接受他们的示好,不像科尔沁、喀喇沁部,还有后金可以依靠。 “到底该怎么办,尽早罗列出章程来。” “是走还是留,总要说个子丑寅卯吧。” “就是。咱们聚在一块儿可不容易,换做以往,这时候早就整个部落一起搬迁了。” “那不是因为气候不好嘛!” “你还知道是气候不好啊!出去瞧瞧,寒风呼啸,我都怀疑下一刻会下冰坨子。” “不用怀疑了。”先前出去一趟又回来的某王爷,面无表情的道。“已经在开始下冰坨子了。” 吵吵嚷嚷的诸位蒙古王爷们顿时安静了。下一刻,有一个算一个都往外面跑。 的确,帐篷外边已经开始下起了冰雹。一开始很小,也就绿豆大小,随着雨滴落下,还没接近地面就融化了。 可当所有在帐篷里谈论事儿的诸位蒙古王爷们,包括皇太极在内出了帐篷后,直接落拳头大小的冰雹。 这样的威力,直接砸得人生疼,在场不少人都被冰雹砸得鼻青脸肿。并且帐篷也纷纷遭殃,有的甚至被砸出硕大的窟窿眼儿。 如此惨样儿,哪能继续将会议开下去,直接抱头鼠窜。 可惜这一幕,并不能传回大明,不然游健准会哈哈哈,然后胃口大开连干三碗饭。 可惜不知道。辽东那边其实也下冰雹了,但是呢,冰雹主要‘打击’范围是塞外科尔沁草原一带,辽东的确也下冰雹了,但是数量很少,卢象升和张瑞川还甚有心情,打着油纸伞,登上城墙望远。 心情十分的不错,还有预言性的道。“这样的天气,只怕后金会不战而退。” 张瑞川:“我倒觉得他们会更加努力攻打关宁防线。” 卢象升:“是有这样的可能。但张指挥同知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塞外环境恶劣,后金百姓又大多以放牧为生,他们不会耕种,时常逐水而居。如今辽东这边气候变化莫测,难道塞外的气候就能比辽东这边好。” “只会更差,更加恶劣。”卢象升又道。“这是可以利用的点。我敢保证利用好这点,定然能让后金再次一败涂地,不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最起码五年内,后金不敢再犯我大明边关。” 张瑞川不觉而厉,论计谋还是文人出生的武将会玩,他一个只粗粗认识几个字的大老粗,就不掺和玩计谋了。 真要硬玩,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计谋玩他,还是他玩计谋了。 总之张瑞川很佩服卢象升,并且认为有卢象升在,只怕后金有生之年,都难以突破关宁防线。 就将军务全权交给卢象升负责,他这位监军,实际上就起到了卢象升工作,他在一旁摇旗呐喊‘666’的作用。 “得给万岁爷去信,让他知晓辽东气候变化。” 张瑞川感叹,他的这位万岁爷,可是很善于脑补的,焉知知晓辽东8月份就开始下冰雹后,不会脑补出塞外的蒙古和后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 “还有,对了,上回飞龙送去,万岁爷很高兴,不如这回就抓几个蒙古人,给万岁爷送去?” 卢象升:“你是在问我意见?” 张瑞川:“不然呢,我不问你意见,私下去做总归不好!” “免了吧。”卢象升想想又道。“蒙古人反复无常,无非必要,还是不要让蒙古人踏足京城。”哪怕作为俘虏。 “行,我知道了。” 张瑞川依然心情很好,‘陪’着卢象升在城墙上吹了一会儿风,就回去做事情。 卢象升也是如此,作为辽东巡抚兼蓟辽督师,卢象升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像今儿去城墙‘登高望远’,已经算是偷得半日闲。 回去之后,卢象升先是忙碌军务,之后又去查看屯田情况。关宁防线的辽东守军,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军户出生。 一入军户,那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一般很少往外招兵,都是内部男丁直接入伍。 不过还是那句话,边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