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罗天纵不阴不阳的道。“难道不是您不忍心见万岁爷为了银钱的事烦心抄家,所以自愿献出家产,为充盈国库尽一分力。怎么能说万岁爷是想抄你的家。” 朱常洵直接被噎得说不出来话。 什么玩意儿。 说的什么话! 他是谁,他可是他父皇心爱的福宝,怎么能这样说他 朱常洵气得满脸通红,又道。“本王是不可能遵从圣旨的。赶紧给本王滚,不然本王定然杀掉尔等泄愤。” 罗天纵此处来,除了自己带了百来名锦衣卫好手外,还联络了洛阳当地的卫所。 大明的藩王,说真的,真的像被养废了的猪。历代藩王从朱棣往后开始,只有收取当地税银维持富裕生活的权利,根本没资格指染军权。 也就是说藩王们有钱有粮,但就是没有权利。 罗天纵当即笑了起来,不阴不阳的道。“有些事儿,可不是福王殿下你说了算的。” 还挥手让锦衣卫们领着卫所的千户百户,将福王府团团围住。然后在朱常洵恨得咬人的眼神下,开始搬空福王府。 说是掘地三尺也不为过! 罗天纵就是这种超级居然抄家天赋的人才。 “来人,伺候福王殿下以及家眷返京。”罗天纵依然不阴不阳的道。“当初的信王府已经修缮完毕。万岁爷的意思,是让福王殿下抵达京师后,就住在信王府。” “当然了,要是福王殿下觉得‘信王府’三字不顺眼的话,那就换块匾额。” 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肉眼可见的浑身哆嗦起来。 他长得很胖,走一步路喘上三口气的那种胖。 肥嘟嘟,圆滚滚,地滚子说的就是朱常洵。 朱常洵真的很胖,说话的时候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没有眼睛呢!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朱常洵哆嗦的道。“你如此嚣张跋扈,就不怕本王回京参你一本?” 罗天纵挑眉,感觉朱常洵这个福猪猪挺傻的。 既然游健敢亲自下令,让罗天纵带队来‘接’福王朱常洵一家返京安置,那自然对福王朱常洵厌烦得很。 只抄家还妥善安置朱常洵一家,完全是看在同样姓朱,还有血缘关系的份上。 如果没有那层血缘关系在,看朱常洵一家子会不会被流放到辽东修城墙。 罗天纵冷哼,根本就没有将朱常洵的叫嚣放在眼中。 过了一会儿后,确定所有家产都‘收录’得干干净净,罗天纵又恭敬的请朱常洵一家子上马车。 朱常洵憋屈却又无奈,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摆脱目前糟糕的情况。 罗天纵这位冷血的锦衣卫指挥同知,真的是一位人才,一路上根本就没有给朱常洵逃走的机会,或者说朱常洵根本就没有胆子逃跑。 就朱常洵的体型,逃走很困难,或许滚走,相反还要容易得很。 游健这边,本来满怀期待的等着朱常洵一家子的到来。结果还是那句话,老天爷就是不给游健多几天高兴的机会。 在朱常洵一家即将抵达京城之际,陕西那边的农民起义军,差点将左良玉打出shi来。 游健:“废物。” 群臣安静如鸡,根本不敢随意搭话。 生病了又好的阎鸣泰无奈的开口举荐孙承宗。 孙承宗的的确确是名将,但有没有想过,人家都65岁了。你让人家挂帅去剿匪,是想证明自己有举荐的才能呢,还是暗示他还年轻(对比孙承宗),还能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 一时间游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有心想说他妈的废物点心,就是会揽权。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给阎鸣泰留点面子。 “朕知道你的意思。”游健叹了一口气,却道。“着孙承宗回朝担任阁老一职,另令孙传庭为剿匪钦差,主持平定陕西乱民。” 阎鸣泰愣了一下,然后会意。 “万岁爷,老臣身体不适,想要致仕返乡好好休养。” 游健暗叹阎鸣泰的识趣,愿意给阎鸣泰一个体面。 大大方方的赏赐了阎鸣泰很多东西,还派士兵护送阎鸣泰返乡。 至于孙传庭这边,接到任命圣旨后,很是惊讶。 怎么好好的,上面的万岁爷就夺情让他带兵剿匪呢! 不免的,孙传庭开始询问原因。得知居然是左良玉失误导致多丢了几座城池后,顿时明白游健为什么要‘临阵换将’。 却还是感觉有点儿不可思议。 “左将军干了什么,居然导致乱民反扑如此厉害。” 宣旨小黄门道:“具体不知。但想来很严重,万岁爷才会夺情起复孙大人,好让孙大人力挽狂澜,早日平定陕西内乱。” 孙传庭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以很快速的方式打包行李,即刻就前往陕西平定内乱。 事实上,自从小冰川时代降临后,陕西山西一带,就是受灾的重灾区。不是今儿干旱,就是明儿干旱。 反正就游健知道的,从天启帝在位期间到崇祯时期,陕西一带酒很少有自耕自足出现,相反朝廷几乎年年赈灾。 今年陕西山西一带,也是赈灾了。结果嘿,该爆发骚乱还是爆发了。这就代表着喜欢搞起义的乱民,不会因为赈灾与否动摇起义事业。 游健很烦,真的超级烦。 所以根本没有诏安的想法,不管是给左良玉的旨意,还是给孙传庭的,都一个要求,不允许首恶从者诏安。 意思就是说,能杀就杀,不能杀也得判流放,去流放地发光发热,为大明发展贡献一份力。 孙传庭抵达陕西一带后,完美贯彻了游健‘不接受诏安’的思想,很快就将一股占据城池的起义军给灭了。 并且还开始一鼓作气的继续剿匪,用时不过数月,就将起义军尽数斩杀。 孙传庭:“说起来还是当地官员该死,居然敢私藏万岁爷发往陕西山西一带的救济粮。” 并且惹出这样大的祸事,第一时间不是上疏奏章,叩请皇帝快点安排人手来陕西剿灭匪寇。 如此一拖再拖,一瞒再瞒,到最后彻底兜不住了,才慌忙写奏章汇报起义军攻打县城杀县令的举动。 “首恶诛杀。”孙传庭又道。“至于从者,全部上报,由上面判定是否流放到辽东。” 顿时本来就焉儿吧唧的犯人们,听到孙传庭的话后,更加焉儿吧唧。 庄志用颔首握拳。“孙大人辛苦了。如果没有孙大人,只怕和起义军对战还要胶合一段时间。” 孙传庭:“都是为万岁爷办差,怎么会辛苦。” 庄志用点头,又道。“那份奏折,是我写还是孙大人写。” 孙传庭迟疑片刻,到底没有跟庄志用抢写奏折。 第44章 Chap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