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给灾区的账号还比较靠谱。” 承宁听了姐姐的话。 孟笙笙突然顿住了,她觉得自己想差了,论迹不论心,要扭转一个企业的口碑,做慈善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她完全可以以公司的名义给灾区捐款,她们公司解释的再多,还没有这一个实际行动来的有意义。 说干就干,孟笙笙马上回公司查了查公司的账目,上面的钱还有不少,再让财务室的员工算了算,算出来现在能拿出来的最大金额差不多在一百万左右。 她开了个会,提出准备拿出八十万全部捐给受灾地区。 好些参会人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这可是八十万,不是八十块也不是八百块,就这么一个水花都没有的捐出去了,老板不心疼啊? 孟笙笙笑了笑,谁说没水花,这水花还不小,刚好能洗清他们公司身上的脏水。 孟笙笙先是找了找负责这次救灾行动的主要单位负责人,接着给对方打了个电话,提出要以素笙公司的名义,给灾区捐赠八十万的救灾款,让对方提供一个银行账号。 企业慈善捐款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捐个一两万两三万的是常事,但是一下捐了八十万,还是一个私人企业,那倒是一个稀奇事了。 孟笙笙再让下面的人去报社透露了消息,把这件事大肆宣传给京市的人看到,甚至是全国的人看到,这样正面的消息,怎么可能还会盖不过那一两句的骂声。 果然,报社的人闻风而动,在查到真的有八十万的资金转入救灾账号的时候,报纸上的文章开始不吝啬的夸奖素笙这个公司,什么社会责任感、有家国情怀……怎么感人怎么来,怎么肉麻怎么说。 这事属于积极的正面的消息,当然要夸,还得大夸特夸。 孟笙笙是属于反应特别早,捐款也特别多的第一人,上头为了帮助受灾地区筹措资金,鼓励企业捐款,直接把素笙树立成了一个标杆企业,不仅在主流媒体上夸了她,还给了她的公司非常多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当然就是减税…… 而前一阵子还在报纸上不停说她拜金的那批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一个屁也不敢再放。 就算还有人提到这事,明事理的就会帮着说一句,人家挣的多,但是人家也没挣咱们穷人的钱,人家挣得有钱人的钱,能拿出八十万给灾区捐款,说明也不是那种只看钱的企业,这种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就该他们挣钱。 于是这次企业的危机安然度过,上头对这个企业的表现也非常满意,虽然后续给灾区捐款的人很多,金额比八十万多的也很多,但是素笙是捐款的领头羊,当然得鼓励、得表扬,毕竟这事还大大的给他们京市长了脸。 所以上头特意给素笙发了通知,说过不了多久就要来厂里检查。 孟笙笙没在卫生部门、安全生产部门待过,所以特意让王川泽找了专业的人提前来踩了点,把上头主要要检查的几方面全部理了一遍,去现场看了看,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他们来这一趟,他们自己就做的很好,厂房整齐没垃圾,员工也穿戴整齐、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就连消防都想到了,每个厂房还有个能连接水管的水龙头,只要发现了火灾,直接就能取水灭火…… 他们算是白来了一趟。 事前工作准备做好了,到了检查当天,租了一辆大客车,领导就坐他们公司租来的小面包,接着就去厂里看生产流程。 这么一看,好些人就看出来了,人家做的非常好,甚至比好些国营老厂都做得好。 检查完了,酒店吃一顿饭,接着一人送了一盒礼品,里面就是带着他们公司logo的一套专门定做的小饰品。 这是什么?这就是给领导的,也是给领导上头的领导看的,这就是他们主持的企业改革卓有成效的政绩。 于是才送走了这批来视察的领导,没两天,又来了几批更大派头的领导,什么市长、主任、书记,都来了一趟。 这些人来了一趟素笙公司,也没有刻意隐藏身份,电视台、新闻媒体的也就闻风而动,进行跟踪报道。 孟笙笙都能想象到,这些媒体一播出,她的公司相当于借助这些领导打了个广告,广告费都不用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们公司,这是多大的排面啊,都能直接被写进公司的发展史了。 大领导的招待方式和小领导当然不一样,不仅有专门定做的礼品,还有公司的vip卡。 有了这个卡,公司会在节假日给客户送些小礼物,也会在客户在公司定做衣服的时候,享有优先权…… 什么专属优惠、专属活动、定制化服务……按照后世的奢侈品品牌的vip享有的特权,孟笙笙也在慢慢的一点点的尝试套用到素笙这个新品牌上来。 从后来素笙这个品牌不断增加的会员数量来看,效果还不错。 第79章 第79章 领导夸赞,媒体肯定,再加上电视台和报纸的宣传,素笙的名气瞬间就流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有社会责任感公司。 好些人想着支持支持这个给灾区捐款的企业,一查他们公司的衣服,大部分人发现自己根本买不起,但是小部分有钱人买了期刊,则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对这个企业的衣服产生了兴趣。 于是公司订单激增,就连省外打过来咨询的电话,都变多了。 捐出去的八十万,没一个月的时间就回拢了一大半,现在公司里谁不夸孟笙笙有着卓越的商业头脑和果断的决策力。 这时候,负责国棉厂改革的乌组长找到她家来了。 因为孟笙笙原本还想着把国棉三厂盘下来,所以也知道了一些厂里的一些消息。 乌组长是让国棉一厂的汤厂长带过来的,乌组长名叫乌光济,在孟笙笙下班之后,两人才提着一袋礼物上门的。 汤厂长和乌组长也是第一次上孟笙笙家里来。 这是一套标准的三进四合院,从外部看,面积至少也有八九百平米,围墙内的假山石林错落有致、古木苍翠欲滴,只从外面精美的木雕看,就知道这里门第不俗。 一进门内,汤厂长和乌光济的惊叹就一直没停过,他们不是没见过好房子,但是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平时看着普普通通的女人,竟然如此不简单,不仅生意做的好,自身家底也是如此深厚。 乌组长一家子现在还住在单位分的省委大院里呢,汤厂长虽然在国棉厂有三个面积不小的房子,但是三个房子加起来都比不上这样一个四合院。 这样漂亮的四合院,还处于市中心的位置,这可不是现在想买就能买到的房子。 想想这次来的目的,乌组长便更加慎重了几分。 汤厂长则更是后悔,当初孟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