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死谏记实录 > 分卷阅读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4(1 / 1)

。她目不斜视,好似这些人在她眼里与道旁的植株无异。 兄妹二人迎出宫殿,行礼问安。 贤妃冷眼瞥了二人,冷哼一声,兀自进殿,只留下一句“馨瑜和簌吟在殿外看守,其余人一概不准进!” 簌吟是贤妃的陪嫁宫女,贤妃最信任她不过。馨瑜闻言,下巴都快仰上天去,匆匆赶青容离去。 殿内,只剩下母子三人。 贤妃在主位上落座,李奕璋与李奕河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率先上前一步。 “璋儿,你们虽是兄妹,但这么晚了还在奕河的殿里,恐怕不合礼法吧。” 李奕璋低声回道:“小妹快要出嫁,我实在舍不得……” 话未说完,贤妃终于按捺不住,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吓得两人都是一抖,齐齐跪下。 虽说李奕璋不学无术,目中无人,但对这个生身母亲却是很惧怕的。 “我看你们长大了,翅膀硬了,胆子也大了。敢瞒着母亲做大事业。”贤妃的声音也听不出恼怒,但按照李奕河的了解,贤妃越是冷静,那酝酿的怒火就越可怖。 “母亲……”李奕璋抬头。 “别叫我母亲,我可担不起这声母亲!”贤妃似笑非笑,“来日你犯了杀头的罪过,也休要说我是你母亲!” 看来,贤妃是知道了。 李奕河咬着下唇,眼中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簌簌滚落,一边抽咽一边轻声说道:“母妃,你别怪二哥,他也是为了我。” 说到此事,贤妃便是又气又怕,又暗中庆幸她及时发觉。李奕璋竟伙同他的那几个狐朋狗友,打算在送李奕河出城的路上,劫走和亲的马车! 要知道和亲的队伍可是由皇帝亲卫护送,就凭他们那几个蠢货,还没近身便被当作乱臣贼子扣押了! 真不知道该说他们天真还是愚蠢。 “奕河,不是母亲不疼你,你可曾想过你若一走了之,会给两国带来什么灾难?”贤妃叹了一口气,拉起了跪在地上的李奕河,将她抱进怀里,“我们大绥的颜面都会丢尽的。” “难道女儿的终身,还比不上一个轻飘飘的颜面吗?”李奕河委屈万分。 “你是一国公主,受百姓的供养,锦衣玉食,自然要肩负起公主的责任。”贤妃道,“只要两国能止干戈,那你便是幸福的。” 这些大道理,李奕河已经听厌烦了。她不想受百姓供养,可谁叫她生在帝王家? 李奕璋道:“母亲,如果不是父皇昏聩无能,哪里需要妹妹去牺牲自己和亲?自古和亲公主,几个有好下场?我绝不会让妹妹去的!” 此话大逆不道! 贤妃无力地看着自己膝下的一双儿女,心里头酸楚苦涩,又如有万千只手在撕扯一般痛苦。 良久,贤妃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是劝你们不住的,你们以为,母亲就忍心眼睁睁看奕河远嫁?” 李奕璋抬起脸,惊讶地看着自己妥协的母亲。 “如若事成,我在南方有一个庄子,你们将奕河送去那儿,好歹让她也衣食无忧。”贤妃挺直的脊梁佝偻了下去,华丽繁复的衣摆拖在地上,沾染了灰尘,可她已经无心顾及了,“如若事败,记得要将手下人处理干净,别漏了风声,引火上身。而奕河,你也就认了吧,我们尽人事听天命。” 李奕河的眼中酝起了泪花,她“扑通”一声跪下,颤抖着嗓音道:“多谢母妃,多谢母妃,多谢母妃!” 一切风云际会,似乎都掩藏在深深的夜色之下。 第70章 和亲送行 使者归国日,公主出嫁时。 皇帝嫁女儿,哪怕是和亲,也是举全国之物力。皇城之内,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红绸做饰。大绥自高祖皇帝李锦州建国以来,和亲之事便少之又少。哪怕国事艰难动荡,如肃和公主摄政时期,也从未有嫁公主以求太平之事。故而百姓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和亲都不赞同。 或许大绥唯一为此高兴并满含期待的,就是皇帝李叡了。 李奕河大清早便被唤起床来,梳洗打扮,换上了一身嫁衣。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脂粉下愈发容貌昳丽,可眉宇间的忧愁苦闷和担忧却丝毫不减。 她抬手,轻轻按在了胸口。冰冷的珠饰微微硌手,李奕河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怕,二哥一定会来救她的。 什么责任,什么家国,什么黎民百姓。那些都离她太遥远了。李奕河只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嫁过去,面对的是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还有如狼似虎的异域人。那会叫她生不如死。 门外传来宫人庄严的声音,一字一句都像是针扎在李奕河的心尖上。 “吉时已到,公主上轿——” 大殿的门推开,馨瑜、陆青容为首的陪嫁女子鱼贯而入,嬷嬷拿着喜帕笑盈盈地上前来:“公主,该上轿了。” 说罢,一方喜帕兜头覆盖而来,视野便变成了殷红一片,眼前的路,连带着未来也茫然不可见。 却说今日皇帝嫁女,轰动王都,皇宫里的诸位也在送嫁的行列之中。 墙子和叶秉烛紧跟着队伍,前往送嫁观礼。皇帝会亲自将奕河公主送出午门,之后的道路,便应当由公主自己来走了。 众人在午门之下的广场等候良久,终于见一顶华丽繁复的花轿被抬了出来。这花轿上珠翠装饰奢华不已,共需八人一同抬轿。轿子两边是垂手而行的陪嫁宫女,有人脸上难掩哀戚,有人面无人色。唯有行在最前头的陆青容神色平夷,甚至隐有喜色。而绯红的垂帘之下,端端正正坐着的便是待嫁的奕河公主。 午门便是皇宫的最后一道大门,午门之外也挤满了观礼的百姓。他们大多数人其实对于和亲并没有太多感触,只是这样天大的热闹,总要上前去凑一凑的。 华丽的花轿最后停放在午门广场正中,所有人都等待着大绥最尊贵的男人现身来送他的女儿最后一程。 如果没有意外,这或许也是父女俩此生的最后一面。 墙子身着绿色的太监服制,跟在叶秉烛身后,道:“嫁人不应该欢喜吗?怎么大家都哭丧着脸?” 叶秉烛身旁是学苑的几位夫子,大多是老学究,将家国颜面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要重要。如今公主远赴北戎和亲,在他们看来,是有失国威。 叶秉烛示意墙子低声些,道:“这不是寻常女子出嫁,夫家也不是寻常人家。等回去之后,我再慢慢说与你听。” 墙子听到那句“回去之后”,心头生出几分欢喜期待来。他都能想象到叶秉烛一本正经,像个小夫子一样的场景。 叶秉烛转过头,目光与身旁的漠渎对上,对方对他讨好地笑了笑,叶秉烛却只是略一颔首,生疏地别开目光。 他总觉得怪异。 学苑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