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离开了,京兆尹赶紧叫人来,将尸体收殓,还请仵作过来,把头缝回去。 断头尸体要怎么抬回那位大人家去,多血腥啊! “这群长州来的人,果真如传闻一般,喜好断人头颅,太可怕了……” 京兆尹喃喃不停,他不是没见过尸体,也不是没见过断头的尸体,他只是没见过断头的同僚。 现在被吓得站不起来,主要是怕,有朝一日自己落得和那位同僚一样的下场。 “快,快去给宰相报信!” 京兆尹想了半天,最后只想到了上官泽。 他不想死,整个京城只有一个人能救他,那就是上官泽! 元盼雁审官一事,霎时传遍了整个京城,民间闻之,无不交手称赞,听说那贪官被元盼雁当场斩首,更是鼓掌叫好。 民间不多时,就出现许多说书先生,诉说这一故事,伶人们也编写成歌,唱遍京城。 一时之间,京城好似成了天下至清之地,真有了几分昔日盛世时的光景。 打听到这些消息的官员,无不冷笑连连,心知民间出现的盛景,全是有心人安排得来。 若无人提前安排,说书先生哪儿能那么快就有文稿,伶人们又怎能如此快便全都唱起新歌来。 是谁安排,显而易见。 “父亲,江易周此举,意在何为啊?” 宰相府中,上官宇不解地问。 他也在官海沉浮十来年了,能看清大部分官员的想法,却看不懂江易周的想法。 别说他了,上官泽也有些摸不清。 难道这江易周真是大庄忠臣,来京城就是为了拨乱反正吗? 七岁孩童都不可能相信! 上官宇继而又问:“父亲,那元盼雁不过是一守寡的妇人,而今却坐在京兆府,比京兆尹还气派,审案杀人,她想如何就如何,太嚣张了,不如明日参她一本,训斥一番,以做惩戒。” 上官泽闻言,看向大儿子,发现大儿子嘴上说做惩戒,实际上眼中满是不甘。 显然这个惩戒力度,上官宇并不满意,却没法拿出更严厉的措施了。 “嗯,去安排吧。” 上官泽点点头,他也没有其他好办法。 江易周势大,对她的手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好的惩戒办法,长州人的根基都在长州,京城的官员,哪儿还能将手伸出去那么长啊。 他们还害怕,江易周一个不高兴,城外大军直接进城,开始屠杀。 只是江易周为什么突然来这么一手呢? 上官泽也不明白,主要是江易周的想法和当官的不一样,跟他们尤为不同。 在江易周没有暴露出她的目的前,谁都猜不准她要干什么。 反正上官泽不可能知道,这一场审贪官的戏,纯粹是江易周等得无聊,开始翻旧账收拾人的结果。 第124章 对谈 京城的官员, 都以为元盼雁审官,不过是一次意外。 又或者说,是元盼雁等人安排好的一场意外, 这种意外不会次数很多,或许就只有那么一次。 其主要目的,就是震慑百官,让百官不敢小瞧长州人。 他们确实不敢小瞧了,这几日全都夹紧尾巴, 小心翼翼的行事,生怕一个不小心,又碍了江易周的眼, 被江易周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谁知没过两日,元盼雁又绑了一个官员到京兆府,又有人来状告官员了。 京兆尹都想称病辞官了, 他看着坐在下首, 喝着茶, 一脸自在的元盼雁,再看看那跪在地上诉苦的百姓,再看看那浑身抖成筛子, 灰白着一张脸, 被五花大绑放椅子上的官员, 有点儿喘不上气来。 “真是可怜人。” 元盼雁等苦主诉完苦,放下茶杯, 感叹了一句。 然后她看向京兆尹,“大人, 在下之前主要是辅佐州牧处理政务,对律法条文并不是十分熟悉, 像这种情况,按照律法,该如何处置啊?” “下、下下官觉得……”京兆尹一开口,声音抖得不行,一句话都没说完,便不住咽口水,眼神一个劲儿往那求助似得看他的官员身上飘。 “大人,盼雁不通律法,但知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哪怕是天子,也不能无视律法,不过是一个官员,难道能比天子更大吗?” 京兆尹听了这话,恨不得当即晕过去,他实在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啊! 怎么说?让他怎么说! 名义上,众臣都比不上天子。 实际上呢? 现在哪个朝臣将天子放在眼里啊! 天子就是个摆在皇位上好看的傀儡,有他很好,没他也行,谁都能坐上那个位置,傀儡多的是。 而真正能做事,做官做到高位上的官,却没那么多。 之前已经砍过一个,现在难道还要再砍第二个? 那京城的百官还不炸了锅,京兆尹感觉自己不光屁股底下的位子不稳,脑袋也不稳当了。 连着两个官员在他面前被元盼雁杀了的话,他这个京兆尹就真的当到头了。 不同于他自己辞官归乡,到时候对江易周等人只能无能狂怒的众臣,会将所有愤怒,发泄到他身上。 届时,他死无全尸啊! 京兆尹越想越觉得前途无亮,眼前一黑,哐的一声,头狠狠砸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顿时他额头就起了个大红包,他就是没真晕,此刻也无知无觉了。 元盼雁起身,伸出手指戳了戳京兆尹的肩膀,微微用力,京兆尹头一滚,彻底趴在了桌子上。 看来是真没意识了。 “啧。”废物。 元盼雁暗暗翻了个白眼,转身冲一旁站着的女子挥了挥手,女子上前,拔刀出鞘,瞬时鲜血四溅,伴随着他人惊呼的声音,那官员人头落地。 “京兆尹大人真是大庄的好官,清官,竟被那无耻之徒给气晕过去了,快将大人扶到后面休息休息,我看大人劳累过度,这才昏睡不醒。” 元盼雁无视京兆尹头顶的大红包,睁眼说瞎话,她说人是劳累过度,别人也不好说其他,只能乖乖应声,将人抬走。 因为元盼雁说是劳累过度,他们连大夫都不敢请,只能先给京兆尹上点儿药,期盼他没将脑子给摔坏了。 京兆尹可千万不要倒下啊!他倒下了,谁去应付长州来的那群恶鬼! 嗜好杀人砍头的恶鬼! 民间对长州的官员多有称赞,尤其是元盼雁连斩两个贪官,他们恨不得给元盼雁立个长生祠了。 这么多年了,谁像元盼雁一样,站在百姓这一头,不畏强权,严格按照律法行事啊! 这才是百姓心里的好官。 百姓心里的好官,众臣心里的刽子手。 长州的人都不正常,上至州牧,下至兵卒,全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