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假千金与穷书生 > 分卷阅读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3(1 / 1)

子与张夫子刚出门便瞧见衙役踮脚张榜,气得脸都绿了。 张夫子咽不下这口气:“他这是何意?合着此事已定,找我们来只是走个过场!” 孙文心亦有些不甘心,但随即又道:“此次联合考试,规模大小堪比一次县试,实在难得,早些通知学子也能让他们多些准备时间。” 倒也有几分道理。 张夫子勉强说服自己,又道:“那姓卫的小子着实可恶,竟敢说我们不愿参加联考是怯战!他那芝麻大小的学识,也敢放出此等狂悖之言!” “是可恶!”孙文心眼神闪了闪,边走边低声同他说道,“不过也该小心,那小子没什么学识,竟有底气说出这番话,未必背后没有倚仗。” 张夫子冷哼一声:“他能有什么倚仗?那个坐轮椅的瘸子?他连秀才都不是!” “也许吧,”孙文心看似不经意的提道,“可能还不止,我听闻陈大人对他颇为看重。不过也是,到底是年纪相仿,能玩到一起去,不像我等,一大把年纪了,只能靠些许束脩过日子。” 张夫子沉默着没吭声,走了许久,他才猛然看向身旁的孙文心,似笑非笑道:“孙兄,此次也算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不等孙文心反应过来,张夫子转走迅速走远了。 “凡兹阳县籍学子,均可参与考试,若成绩优异……还有这种好事?我们私塾的学子也能得到县衙的嘉奖?” “那是不是就有去做小吏的机会?没准县太爷一眼便瞧中我了呢!” “连考两日?这规模和正式程度,简直比得上县试了,莫非是今年又一场县试?” “谁知道呢,反正不用我们掏银子,费些笔墨而已,万一中了还能得县令大人的嘉奖,简直一本万利……” “对对对,须得好好准备一番!” “……” 得到消息的学子们高兴之余便激起了愈多的学习压力,简直卯足了劲儿要在联考中崭露头角。 县试一年才一次机会,还是在二月份。 今年二月已过,恰逢当时新旧县令交接,根本无暇顾及此事,此次联考规模之大,莫非便是另一种形式的县试? 但令学子们懊恼的是,联考的日期定得很着急,就在三日之后。 “三日的时间虽匆忙,但考试前的准备时间也足够了,”宋柏轩看向跟在身侧的卫辞,“我本想着让你再磨炼几年,可眼下根本没得选,不过也放宽心,尽力去做,正如蕴儿说的那样,脸面并没有那么重要,不上榜也没什么。” 卫辞抬起头问道:“师妹说过这样的话?” 宋柏轩应了声,语气有些低沉:“蕴儿还是太辛苦了,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 也是为了他。 卫辞在心中默默补上这句,眼神愈发坚定,他总不能让师妹一直如此辛苦下去。 …… 县衙,送完第一波客人,很快又来了第二波。 陈不逊掸去衣衫上的糕点渣子,漫不经心的吩咐道:“先上茶,晾上一晾再说。” 但话音落罢,他又想起宋蕴也在此行人中,只得起身:“罢了,我这便过去。” 他快马加鞭赶去金安府又回来,一路风尘仆仆,但总算与范老将此事商议出了一个章程。 范老原本想着盛阳书院只靠县衙偶尔的接济,以及学子们零零散散的束脩,总能撑上一阵子,至于更多的事情,却并未深想过。 但此次宋蕴的提议却给了他们一个新方向。 商人。 一个被士人瞧不起,且能力与魄力皆具的群体,他们身上虽有士人最瞧不起的铜臭气,却也掌控着一笔不逊色的财富,恰巧能解书院许多困局,但究竟该如何说服他们呢? 陈不逊在心中思忖着说辞,等到了会客厅,瞧见满室男子皆坐于一侧,另一侧仅有宋蕴一人时,他好不容易热络起来的脸色瞬间降温。 他请来的都是县城中规模不小的商户,多则独占一条街,少则拥有三两家铺子,只有宋蕴是刚起步,身家较弱。 陈不逊本不想让宋蕴来蹚这一次的浑水,但提议出自于她,她又格外想为自己的父亲与夫君尽份力,他没资格借口阻止。 “诸位家中也都有学子吧?”陈不逊看向众人,“此次邀大家前来,是为了联考之事。”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敢开口。 告示栏的消息他们的确看了,可他们从商,商人虽早已不是贱籍,地位也非常低,事关全县城学子的学业与考试,他们又有什么资格插手? 陈不逊随意道:“每年的县试本应有拨款,可今年出了意外,错过了县试时间,我欲组织一次考试,让所有兹阳县籍的学子都有资格参加,只是,还少些银子。” 空口白牙的要银子的确不好听,也有损官员清誉,陈不逊转而提道:“介是会在县署外公布银钱去向,以及所有参与捐献的商户,此事全凭自愿——” 在场的商户已有些生出意动,但远远还不够。 陈不逊接着道:“此外,盛阳书院也需要银钱,倘若有愿意捐献的,贵府所有学子皆可无偿去书院念书、参加小考、亦或是向书院夫子请教功课,且不需改变原本的学籍。” 这也意味着府上学子除了私塾的夫子外,相当于拥有了另一个学籍,盛阳书院的学子。 乍听似乎也没什么吸引力,但不少人转念一想,盛阳书院可是背靠县衙的书院,即便书院的夫子上不得台面,可到底还有这位县太爷在。 再加上这位县太爷贵不可言的身份,一切都显得炽手可热起来。 “陈大人,”有个商户突然问道,“请问盛阳书院大概多久会有一次小考?一年一次?还是……” 他停了下来,陈不逊的脑袋却转得飞快:“四次。分别为春考、夏考、秋考、冬考,只要我在任一天,监考阅卷便全由县衙负责,绝无半分私心偏倚。” 县城地方小,一般开不起书院来,寻常的私塾学生多则十几个,少则五六个,根本没有考试的意义,学子也远不知晓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 这便是盛阳书院的优势所在,念书便宜,学子众多。 陈不逊顿了下:“若有其他想法,也可以跟我提,此次筹集的所有善款,都会公布在县署的告示栏。” 零零散散又有几人提了问题,但都不是大事,看着账簿上的数目越来越多,陈不逊终是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丢面子也好,这银子算是凑齐了。 他手中早已没有多少银两,也不想问千丝坊借,只好用这种法子试上一试。若能成,日后其他地方尽可效仿。 宋蕴是最后一个走上前的,才将手中的银子放下,便听身后传来一声嗤笑:“这年景倒是奇怪,兹阳县竟出了一个女掌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