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改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 嘴贱找打就不说了,偏偏还喜欢看别人倒霉,瞎凑热闹,脑子又笨,什么时候真闯出大祸她都不奇怪。 朱济喜打了个哈欠,他也看出来,母妃说的没错,父王虽然打不过燕王叔,但逃窜的本事一流。 到现在,燕王叔也没打到父王几下。 “是不是困了?”谢氏低头,温声问道。 “嗯,母妃,我想睡觉了。”朱济喜揉了揉眼睛道。 “好,母妃带你去休息。” 然后母子两就丢下晋王走了。 余光瞟见这一幕的晋王:“......” 泪奔涌得更凶了。 也许是被‘抛弃’的痛刺激了一下,晋王居然大吼一声,转身正面迎上朱老四。 然后—— “停停停,不打了不打了,我不打了啊。” 没过几招,败下阵来的晋王一边嗷嗷大叫一边找机会逃窜。但朱棣好不容易逮住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又过了一会儿。 鼻青脸肿的晋王,破破烂烂的晋王,坐在自家王府门槛上,看着揍了人心满意足离开的朱老四,咬牙。 可恶的朱老四。 要出气也该找老二啊。 关他什么事啊,他就是路过啊。 坐在门槛上,又被王妃和儿子抛弃的晋王,很想大哭一场,然后身边的宦官就凑过来小声说。 秦王被揍折了一条腿。 秦王府还被砸坏了一院子好东西。 晋王:“!” 他眨眨眼,倏地抖耳耸肩,就贱嗖嗖的笑了。 “老二真惨,嘻嘻嘻嘻嘻~” 刚走过来的晋王妃:“......” 果然这混账玩意儿就不该心疼! 这些嘛,朱高炽是不知道的,他告状就是顺势而为,简单来说,就是撒撒娇,毕竟和爹爹好久没见了。 也没想到他爹这么猛,直接上门干架去了。 他自己是没觉得受委屈的。 当场就还回去了。 所以在吃晚饭的时候,朱高炽没看到他爹的人影还问了句,“娘,爹呢?” 徐妙云给儿子盛了一碗粥,面不改色地说:“你爹出去办点事,让我们先吃不用等他。” “哦。”朱高炽心想,我爹可真忙。 不过爹爹可是跟着太子大伯干大事的,忙一点也正常。 就是—— “娘啊,爹回来了,我还能跟你一起睡吗?” 小奶团子最关心这个了。 他不想离开娘啊。 而且,他现在还不想要弟弟妹妹。 古代生孩子太可怕了,他不要娘出事,也只想他们一家三口好好生活。 徐妙云可不知道儿子心中所想,就是觉得小东西太粘人了,捏了捏他小鼻子说:“娘不管,你爹答应就行。” 虽然也很想抱着香喷喷的儿子睡觉,但夫妻这么久没见....小别胜新婚嘛,也不好冷着夫君啊。 朱高炽没错过他娘眼底那抹羞意,一张小脸顿时麻了。 看来他娘是说不动了。 只能跟爹死缠烂打了。 朱棣给儿子报了仇,身上也带了轻伤,对他来说这不算事儿,出了一身汗反而神清气爽。 只是,他没想到一回府儿子就热情地扑过来,直接挂他腿上。 早就洗了个香喷喷的澡澡,换好寝衣,守株待兔的朱大宝,抱着亲爹的腿,眨巴眨巴大眼睛,一脸黏糊劲儿。 “爹啊,我每天都好想你的,想得睡不着觉,今晚我跟你一起睡嘛,好不好~” 【嗯,坚决不能让爹靠近娘。】 【不要二胎!】 朱棣:“.......” 臭小子,鬼精鬼精的。 第26章 第26章 爹爹,带我一起走吧…… 朱老四一回京师就搞出这么大阵仗, 实在嚣张。再怎么说都是小一辈的闹点小矛盾,人皇后娘娘都罚过了,你朱老四还敢打上秦王府和晋王府,闹得两府鸡犬不宁。 就问问, 你燕王朱棣眼中还有没有王法了? 于是第二天御史们参朱棣的折子跟雪花一样纷纷落到了朱元璋案头。 什么?你说这是朱家内部自己人的事, 御史管太宽了? 非也非也, 皇家事事关天下事,皇家子弟立身不正, 以后危害的就是大明朝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他们御史不仅有纠察百官不法之责,还有劝谏皇室子弟,监督皇家和文武官员修身齐家之义务。 身不修,家不宁, 何以治国平天下。 御史们就看不惯嚣张无度的皇家勋贵子弟。 像燕王这种早被御史们写上‘特别注意’小本本的人, 那是稍有动静就万箭(折子)齐发,务必要让当今皇上朱元璋重视。 皇家子弟的教育那是重中之重。 御史大都是一根筋的直肠子, 当初朱元璋为了防止御史被其他人‘污染’, 还专门挑那种读书快读中毒了,撞南墙都决不回头的书呆子。 一句话就是, 洗脑很难, 只认死理。 那他们一上头起来, 就是连朱元璋难得小小娱乐一下都要站出来慷慨陈词一番:不行, 不可以, 不准任性。 朱元璋自认自己不是个心慈手软的皇帝, 开国以来也陆陆续续砍了不少人了。但他对御史还算小小仁慈了一把。 一是, 他自己选的,一点小苦果也只能自己先咽一咽。 二是,这些认死理的书呆子, 看起来胆小柔弱不顶事,可一上头了,那是杀都杀不怕,拦都拦不住,偏要往刀口上撞。 就是朱元璋不在乎手上多染血,那多杀几个御史这样的书呆子也没劲啊。他们又不是贪污不法,就是废话都了点,脑子顽固了点,还....不怕死了点。 除了那几个犯了朱元璋忌讳的御史被砍了,满朝文武,存活率最高的还要数御史台这批人。 总之,就没有御史台这批文莽不敢参的。 说实话,敢在洪武朝留下这般壮举,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些御史大人都值得赞一下。 不过这都是在马皇后和朱标在世前,到后面,哪怕是御史也只能在洪武帝的屠刀下缩着脖子了。 不怕死?见多了杀戮,做多了噩梦,到那一刻,就没几个人是不怕的。 现在嘛说这些还太早,御史们正对参燕王一本兴致勃然,下笔如有神,很快洋洋洒洒的写完一本又一本。 做御史的,早就习惯递上折子被当今无视,然后他们再写再递,继续写继续递,不管皇上是无视还是处理,他们的态度首先要拿出来。 就是一直参! 有的御史一段时间找不到该参的人,可参的事儿,突然又想起前段时间参的折子上头还没处理,于是,胸中立刻爆发一股意气,脑中文思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