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爸爸是朱棣! > 分卷阅读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4(1 / 1)

业的御史风头都差点盖过去。 包括刘松在内, 被集中攻击的三个御史, 走出金銮殿的时候是被御史台同僚搀扶着离开的。 要知道, 这一群御史,因为太难缠, 一旦被他们盯上,那是油盐不进,俗称脑子轴得要死。 所以这届御史在朝人缘极差, 但他们一点不介意, 还很骄傲地抬高下巴, 眼神蔑视:吾等清清白白不与尔等同流合污。 看不惯吾等?那肯定是尔等行不端坐不直,内心不善良。 不知有多少人内心咬牙切齿, 暗暗拔了无数次刀, 想和这届御史决斗。就连昔日和刘伯温关系不错的浙东文官们都常常感叹。 刘伯温啊刘伯温,你上哪儿去找的这么一群‘人才’啊。 就...都是饱读诗书, 满腹才华的读书人, 他们也不是不能骂、骂不赢。主要是碍于朱元璋的‘淫/威’, 他们不敢放肆, 也不好骂回去, 顶多气急了讥讽两句。 结果那些御史台的就仗着自己‘才华更好’, 就差用眼神辱骂他们:就这? 不痛不痒, 反而让自己更气了。 后来啊,也不知是谁(总之是朱家那几个王爷)开始了敲御史闷棍的事儿,慢慢地, 这事儿啊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发展成应天府一暗中风气了。 没给这些御史套过麻袋,敲过闷棍的,可能在朝为官的都找不出几人。有的文官啊,看起来文质彬彬,当麻袋一套,那也是要亲自上脚踹上几下出口恶气。 等从暗巷里出来,抖一抖衣袖,就又是斯文一派的读书人。 如今朝堂上,看见一两个或鼻青脸肿,或走路一瘸一拐的御史,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是—— 这届御史不仅没有在疼痛中吸取教训,学会做人,反而让他们气焰越发嚣张,不在疼痛中跌倒,只在疼痛中疯狂。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文武百官:“......” 朱元璋:“......” 朱元璋能默许大家暗中套麻袋,说实话,也是偶尔这些御史脑子真的太轴了。除非真找死的,他也不想杀。 毕竟他们骂文武百官的样子,他老朱也挺爱看的。 但没想到啊.... 越揍他们,他们越来劲儿! 看着鼻青脸肿、头缠纱带、吊着膀子或拄着拐杖的御史,指着要参的对象,口水飞溅,口若悬河,战斗力飙升了不止一个度。 朱元璋也是服了。 当初他和刘基眼光怎么就这么毒,挑上这么一批人来当御史。 当然。 只要不管到他老朱的头上,随便他们怎么骂。 就这样一届战斗力‘猛士’级别的御史,平时拄拐都不要人扶,一定要雄赳赳气昂昂走出去的御史。 这会儿却是气得浑身哆嗦,要御史台同僚搀扶着才能完完整整走出金銮殿的御史,就说说,对面文官一旦放开,战斗力有多厉害了吧。 要不是朱元璋在,两方人马早就拿着笏板干起来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 没有的事,君子气狠了也是要干架的。 大家都是经过元末战乱的,就是没几个功夫在身,那也是能拿着手上东西就跟你过两招的‘猛’男,谁怕谁了。 再往上数,以前讲究君子六艺,儒士也配刀的。虽然他们现在是手无缚鸡之力了点,但先辈们的‘武德’风骨他们也继承了一二。 这次,只能算打个平手! 刘御史他们被搀扶离去,文官这边同样没好到哪儿去。朱元璋一走,就像一座大山挪开,大家都是哆哆嗦嗦爬起来,相互搀扶着走出去的。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吧。 看着这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文官,一旁的武臣目瞪口呆,暗暗抽气。 说实话,他们武将这边有不少人到中间根本都听不懂两边人在骂什么了。但他们能从双方粗红脖子和泛白乌紫的嘴皮上看出,杀伤力很强。 一群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们,深吸一口气,摇摇头。 还是皇上说的对啊,书读少了,连对方骂你都听不懂,简直就是双倍侮辱。 哎,可看书实在痛苦。 想想自己年纪也‘大了’,这辈子再把书读好也是没啥希望了。 但是,他们的儿子/孙子还可以啊,年轻啊。 不多读点书,以后儿子/孙子入朝为官了,岂不是被这些柔弱文官骂到祖宗三代,说不定都还听不懂,就眨眨眼,然后一脸白痴地回家。 想想就觉得可怕的武将们:“!” 不行,绝对不行。 回去就压着家里小子们努力读书,不说文章写得多好,至少要听懂别人在骂什么吧。 于是这群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们,往日里,朱元璋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要重视子女教育,多读书,却总是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的武将们,这次终于深刻意识到了,读会的重要性。 以前就觉得儿子/孙子像自己,不爱读书,压了几次没用,也不管了,反正武将之家嘛,能上马打仗就行。 所以比起压着后代读书,他们更注重培养后代武力值。 这也就导致了,一群从小只被家里长辈教如何打架,却没先生教仁义礼信智的将二代、勋贵二代们,大多是惹是生非的混小子。 如今应天府就有这些二代惹是生非的身影了。 一种是一言不合就干架的粗莽混子二代,一种是像李景隆那样,文不成武一般的纨绔二代。 朱元璋为此也不知口头训斥了武将们多少次了,奈何......哎......自家儿子里还有几个惹是生非的货,他老朱都不好把训斥的话说得太难听。 怕打自己脸。 只能他老朱多费费心,把这些不听话不好学的二代塞入府学,多受点书香熏陶。 至于为何不是国子学。 因为国子学规矩严,还是他老朱看重的人才培养摇篮,当然不会塞老鼠屎进去破坏,只收有真才干的二代。 朱元璋倒是没想到,今日早朝他无意中放任的一遭,居然让武将们‘开窍’了,回去后就拿着棍棒,逼迫家里小子读书,一时间,在应天府养成了一阵好学之风。 在街上鬼混的身影都少了。 事后朱元璋都感叹,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看来以后武将们一松懈,他就可以适当用上一用,事实总是比道理更能劝服人啊。 朱元璋还很气! 这一幕怎么就没让老三和老四亲眼见见,让他们也深刻体验一下不好好读书的可怕后果。 于是这天,晋王正躺在塌上,舒服地翻着兵书,朱棣正勤勤恳恳练武,推演兵法,总之两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演武做着准备。 然后他们老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