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起来却更用心了。她从小经 历太多,心中总是防备更多,可自从阴差阳错来了燕王府,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她能在医术一道钻研,没有徐妙云支持是走不到这里的。 天气逐渐暖和,沈良也启程回开平卫了。 小奶娃一天一个样,燕王府也一日比一日热闹,似乎外面的风风雨雨根本飘不进来。 朱高炽一颗心暂时扑在家里人身上,也没太关注外面的事。有些事即便是他知道了,也很难改变。 如果是身边亲近之人,毫无条件信任他的人,也许还能勉力试上一下。 比如,梦中画面闪过的洪武十八年即将发生的‘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贪污案。 朱高炽不是为难自己的人,他做不到的事就不会刻意给自己压力。 皇爷爷不是他现在的亲爹朱棣,对他做梦啊、心声啊、生而知之什么的瞎话统统接受,一点不大惊小怪,还能抱着他揉来揉去。 “哈哈哈哈哈我儿果然是仙童转世投胎。” 朱高炽:“……” 如果不是朱棣无条件的信任,朱高炽一开始就不敢弄什么火器改造、现代练兵法。 可有的话他能说,有的话不能说,有的事儿能管,有的事儿管了就是越界了。 除非.... 他不顾及家人,凭一股热血莽劲儿往前冲。 除了多出前世记忆,能在一些地方为大明提前做些贡献,朱高炽并不觉得自己就比现在的人厉害到哪儿去。 尤其是在治理一国之政上。 大明的彪悍自不用说,能存在两百多年的一个帝国,有朱元璋很大的功劳。 很多事情后世自有评说,但论当下,洪武帝做的是对是错,却要看他想得到什么。能达到洪武帝想要的目的,那在他眼中就不是错。 而且一切皆在他的棋盘上。 棋子不听话,下场绝不会好。 所以朱高炽才觉得当皇帝真的麻烦,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那个位置你争我夺,互相残杀。 平民百姓还因为家产继承闹来闹去,何况是皇权。 欲望权势能改变一个人。 看着二宝、四宝两个弟弟稚嫩脸庞,他更不愿出现梦中那一幕了。 这一世,绝对不能造反! 即便走投无路,真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那也不能走上造反的路。 朱棣累了一天,从军营回到府上,刚一进门就见到他乖儿子坐在院子里,双手捧着小脸,一脸严肃。 听到他的脚步声,儿子转头看过来。 父子两就这么四目相对了。 【我爹要当皇帝可以,但不能造反。】 朱棣脚下一个踉跄,就差点跪下去。 造反? 儿砸这个真不能随便说啊。 他朱老四早没了那么大的梦想,这辈子做个能在草原逞威风的将军就够了。 似乎是从他爹发苦的表情看出想法,朱高炽挑挑眉。 【不让你带兵,把你贬为庶人,关在府上失去自由,一家子任人宰割,那你也不造反吗?】 朱棣:“......” 听说了曹国公病逝的消息,朱高炽想法又变了变,生在这个位置上,有了家人亲情羁绊,那就不是他想置身事外就可以的。如刚才跟他爹说的那样。 朱高炽也决不允许自己和家人变成他人手中待宰的羔羊。 如果真要走到那一步,不如早点打算。 失败了..... 大不了,坐船逃到海外去。 他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朱棣:“......” 不是,儿砸你别整天想着去海外流浪啊。 第69章 第69章 老爹啊,我穷啊 儿子从小就会做些稀奇古怪的梦, 朱棣早就清楚。后面这些梦还变成了预知梦,有的就跟他梦里一样,但有的也不一样。 朱棣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嫌弃讨厌自己宝贝大儿啊。他嫌弃两个小的,都不可能嫌弃他家大宝。 大宝是自己第一个儿子, 让朱棣经历过初为人父的激动和喜悦, 担忧和害怕, 还有日常点滴相处中,给他带来的幸福和开心。 野心、不甘? 朱棣虽然早早认清现实, 放平心态,也愿意对大哥俯首称臣,但不代表他内心就没有一点不痛快。 然而这些小小的不甘和怨怒都在小家庭的幸福温情中消散了,或者说, 是把他心中时不时漏风的缺口给补上了。 朱棣是真的放平了心态, 他觉得老天爷对自己还是不薄的,有贤良大度的爱妻陪伴, 还有让他一颗硬汉心都能软成果泥的乖儿子。 人要懂得知足。 慈安那老秃驴说的, 索求太多,折损福报。 虽然朱棣讨厌故作高深(满嘴胡说八道)的和尚、道士, 但想一想, 那老秃驴说的也没错。 就看他大哥吧, 表面看着风光无限, 是一国储君, 是嫡长子, 从小身边就围满了关心讨好的人, 可如今活得倒还不如他自在。 心中装的都是大明、是文武百官、是天下百姓,整日殚精竭虑,操心不断。头上还压着一座五指山, 说是太子,是老爹最偏爱的儿子,却不得不在老爹的霸道专横下讨生活。 有什么意思呢? 还不如他策马草原,大冬天埋在雪地里练兵呢,像他儿子说那句话,□□上的辛苦比得上精神上的折磨吗。 再说他喜欢军事,喜欢带兵打仗,战场厮杀是残酷的,是冰冷的,然而鲜血是滚烫的,战胜敌军,征服对手。 真让他坐在庙堂之上,整日埋头案牍,那才要命了,跟读书一样头疼。 朱棣感觉自己越活越看得明白了。 大哥还真没啥好羡慕的。 尤其还失去了爱子..... 朱棣摇摇头,眼神晦涩了一瞬。 在大宝还有些排斥二胎的时候,朱棣嘴上没说,但他心里认真想过,觉得就一家三口这样生活也挺好的,私下里还问过大夫...咳....就那啥避孕之法。 谁知道老二还是来了,朱棣也不怀疑老大夫无能,他就是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能了点....... 老二来了,接着老三老四都来了。 家里人口多了,热闹是非常热闹,但朱棣没有偏爱老二的想法,朱二宝确实更像他,不止模样,就连那股胆大包天的虎劲儿也是。 如果没有大宝,朱棣觉得自己可能会比较喜欢更像自己的儿子。但有了小粘人精大宝后,朱棣看哪个儿子都不如大宝了。 他都理解老爹为何偏心了,人就是这么奇怪,放到自己身上了才知道,有些事真避免不了啊。 不过朱棣还是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一碗水却是在剩下三个子女之间。 他儿大宝是不一样的,端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