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爸爸是朱棣! > 分卷阅读27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8(1 / 1)

模式, 齐齐扑向大明边境。 就在鞑靼与大明亮胳膊掰腕子,要让大明看看草原部落的强悍从不因元朝落幕而衰弱时, 另一个草原势力瓦剌正在悄悄观望。瓦剌势力此时由三人分掌,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 与鞑靼嗷嗷叫着与大明打架斗殴不同,他们三选择与大明‘友好’相处,还接受了来自大明洪武帝朱元璋的赦封, 得了个顺宁王、贤义王和安乐王的封号, 口口声声要做大明的小弟。 朱元璋看他们这么识趣,赏赐都难得大方了一把, 好好夸奖一番。在瓦剌衬托下, 这鞑靼可不就太欠打了嘛。 鬼力赤野心勃勃,太师阿鲁台诡计多端, 几次侵扰大明边境都给大明造成不小损失。 这群人干着强盗行当, 主要目的却不是抢东西, 而是‘我没有, 你也别想有’。哪怕是抢不到东西也要给大明边境带来不安动乱, 能毁则毁, 主打一个, 就是要让你不开心。 别说守边将士们要被这群丧心病狂的强盗弄得疲于应付,靠近边塞的百姓们更是不得安宁,大大阻碍了他们筹建美好家园的步伐。 朱元璋也果真被他们这种不要脸的打法给惹毛了。 想想, 他老朱这辈子还没怂过呢,你以为你谁啊? 朱元璋一发火,那就要组织大军对鞑靼动手。一听朱元璋有意出兵‘剿匪’,给鞑靼一个血的教训,朱棣再也坐不住了,主动请令要做主帅,领兵出征。 朱元璋老早就看出这糟心儿子坐不住了,一听朱棣请命,脾气就上来了,先把朱棣揍了一顿,朱棣被揍,还是不死心,顶着一张五彩斑斓的脸继续纠缠朱元璋。 “老爹,让儿子去吧,儿子肯定替您狠狠教训回去。” “老爹~” “我肯定打得对方哭爷爷叫奶奶。” “父皇~” 在朱元璋‘冷酷无情’的‘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下,朱棣终于使出了绝招,他不顾自己一国太子的威严与气度,就这么,当着殿内所有人的面躺下下。 躺下....了...了...了....... 王太监倒抽一口凉气,以平生最快的速度扭过身去,面对墙壁,露出自己那张差点扭曲的老脸。 好在其他几人也都机灵,快速学王太监背过身去。 朱棣不在乎脸面,只要能离京,他真是再待下去要憋死了。 太子这鳖玩意就不是好做的。 朱棣躺下就开始滚,也不在乎高位上的亲爹朱元璋一张脸越来越黑,最后都被黑气给笼罩了。 “父皇,求求您嘞~” “父皇~” “让儿臣去吧~” “滚!” 朱元璋忍无可忍,直接一个砚台砸了下去。 朱棣麻溜地躲开,又快速起身,老老实实行礼告退:“那儿臣等会儿再来,父皇您考虑考虑。” 也就是等您心气顺了,儿子再次纠缠的意思。 朱元璋:“......” 随手就捞起旁边的东西要砸,只是这手刚举起,朱棣就大步流星地跑了。朱元璋气得牙痒痒。 “老子怎么就生了个这么不要脸的东西!” 朱棣以前也没干过撒泼打滚这种事儿,小时候也就晋王干过,之前看儿子因为婚事问题在那撒泼打滚,朱棣就学到了。 脸什么的算个屁,有用就行。 但朱棣也不想想,有的人能打滚,有的人能吗? 他这一滚,朱元璋更不想如他的意了。 最后还是朱高炽去求情,朱棣又纠缠不休,闹得朱元璋烦了,这才大手一挥把他放出去了。 得了皇令的朱棣那是高兴得三步一跳,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北平,立刻出塞杀敌。点好兵将就快速出京了。 跟随一起的还有朱高煦,实战才是最考验人的。 朱高煦离京那日,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灼灼地看着朱高炽,意气风发少年郎,自信又张扬。 “大哥,你等我把军功带回来送给你。” 一旁的朱棣:“.......” 朱高煦斜了某个不爽的臭爹一眼,在得到大哥一个鼓励和信任的眼神后,他昂着下巴打马回了队列。 朱棣轻咳一声,笑笑:“等爹爹凯旋而归。” 这次大军出征是朱元璋要给目中无人的鞑靼一个严厉警告,双方肯定要纠缠一段时间。 草原部落最擅长打不过就兜圈子跑,仗着地形和大明军队纠缠。 朱棣对付草原骑兵的经验丰富,对手也讨不到好。 朱高炽抿着唇角,两手揣在袖笼里,目送军队奔向远方。 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两边矛盾的,而且动不动就大军北征,对大明来说也是很大一个财政负担。 不过和平不是靠温和和仁慈就能求来的,和平是靠斗争出来的。 朝堂上不少人反对这次大军北征,认为残元主力已灭,鞑靼不过是咬人的苍蝇,一边加强边塞防御,一边派使臣说和,这才是目前最有利的解决手段。 不过朱元璋不支持,他给的脸已经不少了,是对方不要啊,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挑衅他老朱的威严。 朱元璋一拍板,太子朱棣又积极应和,还是出征的主帅,文臣们能说什么?能干什么? 这父子两有一个是能听进旁人话的吗? 而且,一国储君不顾自身安危,亲征北伐,说实话不少文臣是不支持的。在经历过上一任储君英年早亡一事后,要是朱棣再有个什么意外,怕是王朝真要动荡了。 大臣们该劝的都劝了,嘴皮子都磨出泡了,没用啊。 洪武帝就不说了,他们习惯了,根本左右不了他的决定。 再看看未来的皇帝朱棣,他们就想哭了。 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那就是朱棣尚武,登基后怕是少不了发动战事。而且看样子,怕是御驾亲征的次数不会少啊。 一国之主怎么能把自己置于危险当中呢。 想想,文臣们就禁不住忧心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穷兵黩武都不是好事,大明看似稳定不少,实则内里还不够稳固。与民修养生息,慢慢发展,才是大明接下来应该要走的路。 打来打去,耗的都是民力。 民不安,则生事端。 大臣们知道与朱元璋,朱棣是说不通了,朱元璋不是不支持与民修养生息,但他脾气上来说干就要干,而朱棣....大臣们放弃与他沟通。 于是大臣们就一起把目光放在了他们的希望之星——世子朱高炽身上。 朱棣成为太子入主东宫后,朱元璋就为他置办了东宫官署,除了原本的王府官署成员,朱元璋还往里面添了不少文武大臣。 这里面,朱高炽比较熟悉的就有杨士奇、杨溥,解缙几人。不过他们目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