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各拿一卷书靠着炕上的软枕。 林泽放下书,捏起一根麻花,“爹,开春后我或许就要去府城,老师那边说?给我寻了大?儒。您若是参加今年秋闱,怕是差不多日子也该启程去京城。” 林泽的意?思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们父子俩出门,短则半年长则好几年,有些事要提前?安排好。 “今科若是不中我便递本?子去吏部。新朝刚立,想?必缺口?不少。我谋个县令的差事,为了离安阳县近些怕是得劳烦一下你老师。你比爹在科考上有天分,能走得更远,家里的事就不必过于忧心。只?管好好念书,你妹妹也就这几年要出阁。”林郁盛的声音隔着书卷传出,听他这一番话,一点不像是临时说?的,反倒是深思熟虑许久了。 这一趟秋闱没有一百多两银钱,如何赶进京赶考?山长水远的,加上科考上意?外之事定然少不了,这桩桩件件都是要钱。 林郁盛举人的身份在逃难到桃花坪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他们不必缴纳赋税、做徭役。 且家里一个举人一个秀才,名下免税的田地数额自家是用不完的,村里所有人加上都有剩。 前?两个月便有本?地人来寻他,要将自己家的田地纳入林郁盛名下以免赋税。 当然对方是要按亩给林郁盛比朝廷少四成的税银,这是本?地的行情。 村里人免了一大?笔税银,自然地约定好每年挑来一担谷、一担粗粮。当然这是远远低于行情价的,村里人心里念着族长心善。 平日里来林泽家帮忙挑个水,看?个地是不需要他们专门叫的。 可以说?,因?为父子俩的功名,现在已经过上颇为宽裕的生活。 林泽有些急了,他爹所说?的有天分只?是因?为自己多了点际遇,“您也说?新朝刚立,缺口?不少。您的学识我是清楚的,正常发挥定然能中。即便是同进士也比举人好啊。” “你这孩子急什么。这世上的事哪能是说?得准的。我当然也想?中,只?是同你说?明?白。在家等三年又三年,沐姐儿等不得了。我有个官身在,加上你,她能说?个更好的亲事。”林郁盛含笑道。 林泽明?年春闱顺利便是举人,若下半年跟他一起参加秋闱又是一次中,林沐有个进士出身的大?哥,婚事上便不会?差,那林郁盛敢多考一回?。 因?为秋闱是三年一回?,若儿子明?年也止步于举人,林郁盛为了闺女的亲事,他得谋个官职。 “爹年岁渐长,这念书的精气神愈发不比从前?。不如趁着好时机谋个官身。若日后录用的士子多起来,你爹我这个举人出身要寻个好的差事可就难了。”林郁盛同林泽认真道。 林泽听明?白了他爹的打算,但心里还是觉得可惜,“爹,我会?尽力的。您暂时不要走那条路。念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 “你小子如今都来劝你爹念书了。”林郁盛用书卷敲了敲林泽的脑袋。 林泽想?起以前?他爹逃难路上都要提醒他好好念书。林泽记得当时自己还想?摆烂来着,真是时移世易啊! “爹,我同老师问问过完年你跟我一块去府城,咱们在谢家附近租个小院子暂住。府城什么厉害的人都有,你也能多跟他们交谈,顺道督促我在谢家好好念书啊。”林泽突然想?到这个主意?,连忙说?道。 林郁盛笑笑,“再?说?吧,过完年不迟。” 林泽就当他爹答应了这个事,父子俩继续聊别的事。 第134章 “烙大饼” 离过年越来越近,天公?作?美。这段时间天气回升,小清河的水面都解冻了,又欢快地在屋舍田野间流淌。 年二十九是林氏一族的祭祖之日?,一年到?头,不管日?子过得好坏,祭祖的事不能马虎。 吃过早饭,淡黄色的阳光,恰好穿过林间树梢,零零碎碎地洒在各家房顶、场院。 林泽家新房子宽敞的前?院里,村里各家至少来了一个男丁,都是商量祭祖的事。 一张张长条木凳围成一圈,这些都是大家上门时,自己带的。 老头们一边抽着旱烟,白雾缭绕,头上的毡帽闪着细碎的银光。 “大哥,头一年到?桃花坪这块地,咱们先商量一个章程出来。”三叔公?辈分高,又是一贯管这事得,由他先起头。 林泽兄妹俩带着多福,用?木托盘,不停分热茶。 家里的茶碗不够多,隔壁陶氏、于氏从自家拿来添上。顺带的就在林泽家灶房帮忙烧热水,沏茶。 老太太从屋里端来瓜子、麻花条以及果?干,这些有一部?分是林泽父子俩在县城买的。 而瓜子则是自家买生瓜子,自己炒了二十来斤。 安阳县不少人家种葵花籽,收成好。就在山上石头多的地,放着也?是可惜。谁曾想,种葵花籽却?意外的好收成。 于是很快就风靡全?县,过年时,炒着自家吃,或是客人来也?能招待。 林泽家的瓜子炒的时候还?加了盐,味道更香。 “婶子您给我,当心些,这还?挺重。您老太疼我们了,来家一趟,什么好吃好喝都拿出来。” 林郁石眼尖,一下子注意到?门口的老太太。连忙从凳子起来,上前?从老太太手里接过东西。 大伙被这话吸引过去,瞧见林郁石手上,整齐叠着三个方方正正的木匣子。 待人走得近些,大伙问道那?股油、盐、糖的迷人香味。 “一年到?头,还?是在族长家吃上点好东西。” 就有人打趣道。 大伙哈哈大笑,气氛更热闹了。 “你小子就等这一天了是吧。” “你们自己拿,东西就这么多,可不管饱的。”老爷子晃悠悠,用?旱烟杆点了点中间小凳子上摆开的东西。 “今年收成不错,虽然?花银子买了些大米,各家多少都有富余。 蒙祖宗庇佑,族长体恤。 郁盛、泽哥儿有功名,咱们村的田地都不必跟官家缴税银,才能这么快混个饱饭。”三叔公?看向老爷子,趁机要在提点一下村里的人。 在柳头县老家那?会,族长家的田地多,村里人分不到?什么免赋税的名额。 大伙头一回尝到?族里有读书人的天大好处,不少人心里蠢蠢欲动,想供一个出来。 老爷子眯眼摆手,“都是林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们踏踏实实过好日?子,咱们林家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大小伙子们没有资格坐板凳的,全?都围站在外头。 手里抓着一把瓜子,听得乐呵,嗑得很有节奏。 “按照往年,咱们准备一猪头、五对鸡鸭、六条八斤重的鱼。另外鲜果?、点心、香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