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 分卷阅读3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1(1 / 1)

个监生,就是那个侯爷。 经过?上?一次教训,林泽除非上?下学,就没?有踏出过?崇志堂的院落。非常谨慎小心?,生怕重蹈覆辙。 电视剧里?都这?样演的,嘴硬不听劝的角色,很快就会领盒饭。 林泽想当那个苟到大结局的。 “咚咚咚——” 钟鼓楼熟悉的声音传来?,林泽开始收拾桌面,拿出笔墨以及砚台。 又转身从书箱里?取出一个圆圆的粗瓷小砚滴,滴了?些水到已经干涸的砚台里?,不紧不慢地磨墨。 脑子里?在过?电影一样,回忆刚才背诵和学过?的知?识点。 隔壁的陆立方?动作差不多,只不过?他用的砚滴是一个紫砂材质。 这?个砚滴被林泽夸赞过?好几次,是用紫泥与本山绿泥分别烧制出来?的紫色与黄色,竹笋的笋叶都逼真得不行。 林泽见一次爱一次。 咱们理工男被熏陶得,已经能感受这?种文雅之物的美。 “林兄,我前儿在七宝斋瞧见与我这?个砚滴差不多样式的,你散学后可去瞧瞧。”陆立方?知?晓林泽对他这?个砚滴的喜爱,每回瞧见对方?那股爱而不得的模样,心?里?都能爽一把。 林泽笑着摇摇头,倾身过?去,小声道,“陆兄知?道的,我囊中羞涩。对此物,只可远观,不敢享有。” 这?东西太贵,林泽就算花这?个银子买下来?。用的时候也?不方?便,容易让人束手束脚,生怕不小心?磕到碰到。 “好吧,那真是有些可惜。”陆立方?遗憾道。 林泽顺着他的话,无?奈摇头,然后坐直身体。 朔日?考核内容是博士出的经文、经解和策论。 考核内容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考核重点是学生对这?些圣贤书的理解,并且能结合给出的案例,进行运用。 “诸生想必都已知?晓,今乃六月考核之日?。共有题两道,上?午、下午各考一道。请备好笔墨,开始抄题。”博士说完后,他身边的两个助教就拿起两张纸,开始往两边走。 林泽坐的不是那么靠前,只能伸长脖子等前面那几桌抄完题目,才轮到他们这?边。 每个区域的抄题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过?时不候。 一炷短香后(三分钟左右),助教往后走,林泽终于看清楚第一题的题目。 没?时间思考,赶紧把内容抄下来?再说。其实也?不长,就两句话,共六个字。 抄完反复核对两次,确定无?一字抄错。 林泽开始低头审题,现在还不能开始答题,需得等所有学子抄完后。台上的博士才会轻敲铜磬,大家才可以动笔。 题目:【皆雅言也 叶公】 林泽看到题后,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什么!什么玩意! 蹭的抬头往前面看,抄完题的同学已经坐立不安。人在紧张时,真的很难安安分分待着。 林泽又低头反反复复看了?七八遍,就是这?几个字,没?错。 这?两句话完全不搭边,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前言不搭后语,怎么解经?! ‘皆雅言也?’是《论语.诉而》第 十八 章——‘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句话林泽知?道,意思是孔子平日?用雅言。如?诵诗,读书,及执行礼事?,都必用雅言。 这?里?表示他老人家推崇礼仪之道,更深层次引申为?,他希望天?下所有国家都能用统一的礼仪。 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的情况下,当然希望天?下重新统一。像周王朝时一样,天?下皆用周礼。 但是,后面这?个‘叶公’… 话说,第一时间想到‘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不过?分吧。 林泽都要被自己?这?种无?语到想骂人的精神状态逗笑了?。 果然,任你刷再多题,总结无?数破题技巧,出题人总能给你带来?‘惊喜’。 “叮——叮——叮——” 台上?磬声响起,台下的学子们下意识般,整齐铺纸、拿笔。 林泽胡乱蔓延的思绪被磬声打断,揉揉脸颊,端正态度。认真回忆《四书》《五经》里?,什么地方?出现这?个字眼。 ‘叶公…叶…’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意思是,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呢,你应该这?样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追求学问,专心?致志到了?忘记吃饭的程度,沉溺于学有所得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虑。甚至自己?即将进入老年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更深的内涵可以有几种理解,一是表达孔子一种谦逊的态度,他自我评价是好学。 另外还可以往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这?种不断自我更新的人生哲学上?延伸出去。 二是,站在子路的立场,别人问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为?人弟子,褒贬都是不合适的,子路给了?一个很正确的答案:不言。 对了?! 同样是《论语.述而》,但在第 十九 章。 好好好…八股文又玩出新花样。这?种文夫子所说的极为?罕见的题型都出来?了?。 截搭题。 顾名思义,把《四书》《五经》中某些语句的个别词语,搭配成文出的题。 这?两句之间该如?何链接起来?,而且不可以生硬,一定是丝滑流畅,水到渠成的。 这?个就涉及之前林泽看过?的那些大儒注解的经书了?,每个儒学大家对这?些语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现在林泽需要抽出两个有关系的解读方?向,作为?两个话的钩子,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出一篇八股文章。 这?里?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只看一家之言,在遇到这?种题时,就不行了?。 一个人的观点只有一把钥匙,打不开另一端出题者的锁是大概率事?件。 到最后,考生会选择强行把钥匙怼进去。打不开锁,把钥匙掰断卡死里?面。勉强将题答完,是常有之事?。 只有看的观点足够多,拥有一大把钥匙。遇到这?种题,一次性拿出来?,总有一把是能匹配正确的。 另外,有正确钥匙后,开锁解题运用到的技巧也?是非常高明的。 林泽只在文夫子那里?练过?一次。 ‘钩’、‘渡’、‘挽’,是文夫子叫他们要牢牢记住的三字真 言。 林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