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您都还放着,这么多年了。” “我儿子之前也是,有好多作文我都收着呢,结果这个小子非去教数学,你看看他。” “爸,”陶与晴端茶水过来,无奈道:“你们叙旧聊天不要扯上我好不好,我好心把人带过来的。” “他教的挺好的,学生们都很喜欢他,”简璃为陶与晴说了几句好话:“平时对我也很照顾。” 陶炀带着老一辈语文老师的倔强:“也是,我这儿子确实,什么地方都挺好的,除了教数学。” “爸——” 再提这个,天底下的数学老师真的要哭晕在厕所了好不好。 边雅丹在厨房里喊:“你们几个,别聊了,来吃饭。” 餐桌上,边雅丹摇摇头:“亏我做了一桌子大菜啊。” 陶炀给简璃夹菜:“来,小简,多吃点,你师母做的饭一绝。” 边雅丹继续摇头::“……没心没肺的老头子,生了个没心没肺的儿子。” 陶炀看她:“你这,你怎么还人身攻击什么呢。” 简璃低声对陶与晴:“老师师母感情很好。” 陶与晴小声回他:“确实。” 饭后的书房,被陶炀翻箱倒柜,终于从一堆书籍文件中找出了一份试卷。 “这是你当年的作文?”陶与晴接过那张已经泛黄的试卷:“题目是《先生》,写的老师吗?” 简璃看了一眼,摇头说:“不,没记错的话,写的我父亲。” 第25章 陶与晴:“抱歉,我能看吗?” “既然都写成作文了,当然可以,”简璃看着之前还比较幼稚的字迹,说:“现在来看,其实也不算写的很好。” “已经很不错了,”陶炀说:“你们这些小孩,转眼间就长大了,我呢就留着你们这些试卷,没事儿的时候还能翻一翻。” “爸……” “老师……” 陶与晴和简璃听不得这么消极的话,异口同声。 “这篇作文我印象深刻,”陶炀无视他俩的语气,领着两个人走到桌前,沏了几杯茶,说:“是我认为那一届写的最好的一篇。” 简璃接过茶杯:“过誉了,当时还是毛头小子。” 陶与晴在一旁看简璃的作文,不禁感叹不愧是他,写的确实很好。 作文虽然是以父亲为题,但是简璃却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描述了一位严厉又疏远的“先生”,通篇没有任何累赘的词藻,结尾又回到了父亲这个题目,每一个字都意义重大又不失美感。 确实是篇颇有新意又质量上乘的作文啊。 只是在简璃的笔墨描述中,他父亲的目光好像从不在他身上停留,一时间不知道是文字加工还是真的现实。 “写的真好,”陶与晴看完了非常动容,说:“怪不得我爸放到现在。” 陶炀略微遗憾的摇头:“但当时没有公开这篇作文上校刊,确实也是我一大遗憾。” “老师,我能解,您不用自责。” “为什么?写的很好啊。”陶与晴问。 “那一年有领导认为,这篇作文好是好,但内容有些过于消极悲观了,不太适合当作范文展示,所以就选了另一篇,现在想想,当时的人还是太肤浅了一点。” 简璃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件事,陶与晴却沉默了。 老教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自己的父亲自己了解,陶与晴认为陶炀肯定是真的觉得遗憾,也并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这对于简璃来说,确实非常可惜,并且发生过的事情已经不可逆了。 明明是一篇这么好的作文,却没有展示的机会,只是因为当时人人都觉得,学生看的东西应该积极向上吗? 可是世界上哪里来的这么多正能量的事情呢。 陶炀似乎一直把这件事归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遗憾,拉着简璃聊了很久。 陶与晴并不想多打扰他们,干脆去客厅帮边雅丹浇花。 “哎,儿子,我问你,你和那帅哥到底什么关系啊?” “关系?就是同事啊,关系挺好的怎么了?” “你这也老大不小的了,”边雅丹直接明示:“要是没有喜欢的姑娘,有个陪你生活的男生也行啊。” 这下陶与晴听懂了,说:“妈,我现在对这些没兴趣,我只想教好我的学生,而且我是班主任又要做道具什么的,哪有时间谈恋爱啊。” “我就是说一说,你实在不想就算了,那不是怕你没人照顾嘛,又不搬回来和我们住。” “我自己照顾自己真的挺好的,这么大人了还打扰你们多不好意思啊,”陶与晴拿着花洒,“而且人家有喜欢的人,您别乱撮合啊。” “喜欢的人?谁啊,我看小简长的挺好看的,应该很受欢迎吧?” “这个……”如果是学生当中的话,好像是他陶与晴更受欢迎一点,“没怎么注意。” “那他喜欢的人是谁啊?这个总知道吧。” “不知道,没见过……说喜欢其实也不是喜欢吧,就是对他来说挺重要的人,我觉得也不一定是爱情,也有可能是信赖和欣赏。” 边雅丹叹口气:“和你们文人说话,头都被绕晕了,哎,好吧好吧,不催你了。” 边雅丹还是很讲道的,而且陶与晴和其他的男生不一样。 从小到大陶与晴几乎不麻烦任何人,从来就没有叛逆期,边雅丹始终没体会到养男孩子的难处,儿子不皮也不闹,坐在书房自己就能看一天的书,看完还能主动把桌子收拾好。 这反而是最让人操心的点。 怕他没人护,又怕他被歹人护,怕他吃了苦,更怕他吃了苦也不说。 作为一个母亲,边雅丹当然希望他能有一段良缘。 “你呀,只要一生健康、幸福,你妈我就满足的很了。” “妈,”陶与晴又笑着说:“晚饭我帮您打下手吧。” 简璃在书房和陶炀聊了很久,也聊到了这几年工作间遇到的难事。 陶炀摸着茶杯,心情复杂:“干我们这一行,就是会遇见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学生……你的确不可能每一个都帮的。” 简璃微微皱眉:“我知道,但总归还是会有点……” “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你,也是这么个想法。” “老师你……?” 陶炀笑了一声,摸着下巴说:“觉得你太不合群了,也想过改变你,试图让你多交些朋友,让你开朗点,但最后不也没成功。” “说起来,”陶炀又说:“你现在的状态比之前好很多,是你自己,还是谁做到了你老师我没做到的事情?” “……是一个,很好的人,”简璃想到扶光,神情柔和了起来:“和您儿子很像。” 陶炀非常骄傲:“那就对了,和我儿子一样,那肯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