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喇喇地挂着条毛巾,正一边喝水一边和对面那个女孩搭话。 陈缘知偏头看窗外,但两个人聊天的声音还是源源不断地钻进她的耳朵里。 “妹子啊,你几岁啦?” “我16了。” “16长这么高了!”陈缘知听见老大爷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发出高昂又惊奇的语调。 “没有没有,我不算高的了。” “你这是去春申读高中吧?哪个高中啊?” “东江中学。” 陈缘知扭头,第一次正眼端详对面的女孩。 皮肤白净,长相清秀,穿着最普通的T恤牛仔裤,背着黑色帆布包,全身上下看不到什么个性化装饰物和设计元素。 乖宝宝无疑。 陈缘知又失去了兴趣,重新扭过头。 “东江中学好啊!!”老大爷突然拔高的喜悦声音在陈缘知的耳膜上引发了一场地震,“在整个春申也算名校了,很不错啊!学霸来的嘛!” 女孩似乎有些羞赧,“不不不,真的不是……” 陈缘知在旁边:“……”救命。 两个人聊天的话题越变越多,逐渐偏移到了别的地方。 陈缘知垂下长睫摆弄手机,她打开了“熔核”app,没过多久,一条新的感想出现在她的星球里—— “赶火车遇到了一个即将上同一个高中的小姐姐。老实说坐交通工具的过程真的很无聊,听别人尬聊也很无聊。” 她往下划了划,看到了自己两个月前发的两条感想。 这两条感想紧紧地挨在一起,内容却不尽相同。 垫在下面的那条感想相对短一些,是早一点发的。 “分数出了,刚刚好能上想上的高中。很开心。” 那一天啊。 陈缘知看着窗外,夏末的终绿之色在树梢间唱尽余声,她想起两个月前的那一天,中考放榜的日子。 放榜前的24小时内,陈缘知一打开朋友圈,就是各式各样的转运锦鲤和高分喷雾,好像每个人到了这一刻,都不可避免地变得迷信。 到了放榜前的半小时,全市数千人挤在一个小程序里,紧张兮兮地等着开放时间到,然后饿虎扑食般戳向自己的手机屏幕。 陈缘知也是其中一个,她一遍一遍地输入考生号和密码,到第二十一遍时,弹出来的终于不再是“请重试”的字样,而是数字清晰的成绩单。 陈缘知几乎是马上打开了微信,把成绩截图发给了母亲。 她抬手划开其他消息框,回复了几个朋友,然后又点开目前的信息框。 她等了一会,没有回应。 陈缘知打开了朋友圈开始看朋友们的动态。 中考成绩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考得好的,配个文案和成绩截图发朋友圈; 考得不好的,要么嘤嘤嘤表达难过情绪,要么长长一段鸡汤文案自我开导,要么字里行间透露出努力强撑面子的无所谓,要么得意洋洋地说可以托关系走后门。 陈缘知刷了一遍朋友圈,挨个点赞后离开。 再打开消息框,母亲刚好打来一个语音电话。 陈缘知犹豫了几秒,还是点了接通。 “怎么了?我知道你成绩出了,我手机有收到短信。” 黄烨说话的尾音微微上翘,带着点工作忙碌时的急促。 心里的失落感被压下,陈缘知抿了抿唇,“……没什么,就是发给你看看。” “唉,初三的三次模拟都考得比中考好。”黄烨在电话那头微微叹了口气,“我刚刚打开看了一下,你语文和历史怎么比平时考低了这么多?这两科不是你的长项吗?” 陈缘知声音慢慢变冷,“我怎么知道。” “所以我说,你初三就不应该再接着画画了,两头兼顾是不可能的,你呢,就是不肯听我的。” “我怎么没有两头兼顾了?”陈缘知突然出声,“我是落榜了还是怎样?我现在不是一样过了东江中学的分数线了吗?” 之前在饭桌上,黄烨一直喜欢反复念叨一句话:“你这样的态度,肯定考不上东江中学。” 因为这句话,陈缘知初三一年下了苦劲读书,就是为了告诉黄烨,她是错的。 “过了是过了,可你怎么知道你再努力一点不会考得更好呢?你敢说你的语文和历史不是因为最后松懈了才考差的吗?”黄烨的斥责声狂风暴雨般朝她扑来。 “你要是把你画那些闲画的时间拿去学习,拿去学语文和历史,你还会考这样的分数出来?如果你听一次我的话,早点端正你的学习态度,说不定你就上了东江中学的元培班了!” 陈缘知越听越面无表情,最后她冷笑了一声,“在你眼里,我就不配拥有课余时间,我就不配休息,你直接这么说不就好了?” “我语文历史考差了跟我画画有什么直接关系?你就硬扯是吧?我背后为了学习付出的努力你知道多少?你又理解多少?” “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就这样和妈妈说话吗!?”电话听筒里传来尖厉刺耳的女声。 “在你眼里,我的爱好就是一些没用的东西,我的爱好你想扔就扔,想践踏就践踏,我真的想问问你,你扪心自问过吗?你有尊重过我的意愿吗?!” “还元培班,我都不相信我考得上,你还真是比我自己都相信我啊?”陈缘知喘着气,冷笑道,“你真的好喜欢说如果,好像我真的按你说的做了,你的如果就会实现一样。真是可笑!我到底要告诉你多少遍,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她挂上电话,房间里的空气骤然冷却,如同一壶烧开的沸水被扔进了北冰洋。 一片寂静无声里,她关上手机,在椅子上坐了好久。 她抬手慢慢地擦了一下眼睛,一声不吭地走向卫生间。 陈缘知总是为与母亲交流这件事而感到疲惫。经年累月,一直是如此。 于是她选择逐渐不再交流。 她垂着仍在滴水的长睫,手指翩飞,那一天的第二条感想,便是在这个时候发出来的—— “是否人和人之间总隔着难以跨越的鸿沟,是否误解常存而理解艰难,是否努力去表达也是徒劳无功,是否终此一生,无论是亲朋好友长命百岁,还是结发夫妻恩爱白头,子孙满堂欢声笑语,我们依然是孤独一人地活着。” 她确实在这一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没有人真正懂过她内心的想法,哪怕是列表里最要好的闺蜜,哪怕是相处十几年的父母。 他们也努力向彼此靠近过,也试图互相理解,但总不会有好结果。 她看着屏幕里倒映的自己,突然一个红点凌空跃出。 有人评论了她的感想。 榕核APP是陈缘知暑假下载了仅两周的想法分享类APP,她时常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