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0(1 / 1)

是有些担心的。 主要是天气越来越冷,城里虽然没有战事,却也不那么安全,有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流民也会欺负流浪孩童。 霍檀便道:“我已经同小丘说过了,他们巡防的时候会看顾,知道孩子们不愿意去抚育堂,他们也不会强迫,会给买些食水。” 崔云昭这才松了口气。 她笑了一下,道:“多亏郎君,许多事我不便做,郎君倒是都能出手相助。” 霍檀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既然知道了这样的事,就不可能视而不见,总要伸出援手的。” “否则参军打仗,根本没有意义。” “做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若是只想着争名夺利,那永远都成不了事。” 崔云昭感叹:“郎君所言甚是。” “若是天下人都这么想,这些年的战乱和死伤,就不会出现了。” 可这是不肯能的。 人人都想荣耀加身,权利在手,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 既然人人都能靠着战争成为皇帝,那任何人都不会放弃了。 崔云昭忽然有些好奇。 她往前探了探身,凑到霍檀面前,压低声音问他:“郎君,若有朝一日你也有这个机会,你会心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前世的霍檀就抓住了所有的机会,一跃而上,成了开国帝王。 但现在,霍檀只是个刚刚成婚是十九岁少年。 说他是青年,他都未及弱冠,在那些将军们看来,他就是没长大的孩子。 没有任何威胁。 霍檀垂眸,看着崔云昭那双灵动的凤眸,淡淡笑了。 他忽然伸出手,在崔云昭脸颊上捏了一下。 没有用力,一点都不疼。 但崔云昭还是看出了霍檀的轻松。 对于这个问题,他并不觉得冒犯,甚至一点也不紧张。 “娘子,我也是个很功利的人。” 霍檀垂眸道:“只要有机会往上走,我不会放弃,我会用所有的努力,越爬越高。” “若是有一日我能攀登到山巅之上,我绝对不会因为危险而退缩。” “娘子你明白吗?” 崔云昭认真看着他,也跟着笑了一下。 她的眼睛笑起来很好看,眼尾有一条很漂亮的弧度,让她整个人都是明媚而自然的。 崔云昭也伸出手,在霍檀脸颊上捏了一下。 “那郎君,你去攀登巅峰吧,”崔云昭一字一顿道,“我陪你一起。” 她想了想,又说:“我也不怕。” 这一刻,霍檀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 那波澜如同被飓风掀起的海浪,惊涛拍岸,巨浪滔天。 崔云昭的话,点亮了他内心深处一直微弱的那盏等。 这一刻,那盏灯几乎光芒万丈。 霍檀轻轻舒了口气,他看着崔云昭道:“好,我们一起攀登。” 夫妻两个说着这些惊世骇俗的话,心里却是无比安稳。 话题在这里停住,没有继续说下去,霍檀很果断换了话题,说起了军营里的其他事。 “郭节制身边除了吕继明,还有个英勇善战的关大仁,我并未同与关将军效力,不过也有过几面之缘。” “岐阳下辖博陵和代郡,武平下辖榆江,都是中原等地富饶的要地。” 霍檀一边说,崔云昭就在心中勾勒地图。 霍檀的手在茶杯里沾了一下,然后就在桌上画了起来。 “原本郭节制的意思是,让冯朗防御博陵,让吕继明防御代郡,这样一来,两府就都有保障。而关大仁则留守岐阳,作为郭节制的左膀右臂,保护他的安全。” 崔云昭点点头,她道:“如此看来,郭节制更看重关大仁。” 霍檀笑了一下:“娘子聪慧。” 他继续道:“不过冯朗因为家里的灾祸,没能继续给郭节制效力,郭节制便只能把吕继明调来更重要的博陵,另外派了关大仁的副将去了代郡,这样一来,关大仁在郭节制那边就更重要了。” 也就是说,现在在郭子谦面前,关大仁及其副将都是要职,而吕继明就显得形单影只。 原本跟他关系不错的冯朗因为种种事端,同他也离了心。 崔云昭思索片刻,道:“所以吕继明才那么急着表现。” 霍檀又笑了一下。 “正是,尤其是伏鹿。” “现在眼看夺取伏鹿有望,吕继明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博陵距离伏鹿那么近,若是能以博陵望伏鹿,能替郭节制拿下伏鹿,那么伏鹿的观察使便手到擒来。” 崔云昭接过话头:“伏鹿的位置太重要了。” 伏鹿是距离汴京最近的重要州府,水路亨通,经济繁荣,往年战乱时,伏鹿多次作为陪都。 不过也因为伏鹿重要,所以前朝末年和如今北周初年,伏鹿都未设立节度使。 一直都是其他州府的节度使代辖。 因为隔了一层,也免除了坐伏鹿望汴京的隐患。 郭子谦这个人野心确实很大。 在命令吕继明攻下武平之后,他甚至没有派大将去防御武平,反而依旧让当时留守的岑指挥暂管武平军务,不做其他变动,只保百姓安危。 岑指挥就是岑长胜的父亲,他的官职只到步兵营指挥,麾下不过五百人,根本不足为惧。 但因为当时剿逆已经把城中的盗贼军匪都灭了个干净,只有岑指挥这样级别的武将辖制倒是不算冒险,毕竟城中还有文官和知府在主持政务。 郭子谦不要武平,对武平没有异心,一是对裴业表达忠心,二也要展露自己没有野心。 但正是因此,崔云昭才说他野心太大。 武平算什么?武平作为曾经李丰年的藩镇,麾下不过只有一府,还被李丰年这么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百姓都要过不下去了,宁愿当流民也不回去,要一个空城和荒地有什么意义? 郭子谦用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武平,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裴业可能不是看不出来,可是中原腹地战乱多年,皇帝同藩镇都是这样真真假假,拉拉扯扯,相互试探。 就连裴业也不能免俗,认为只要郭子谦不造反,那就是最忠心的良臣了。 夫妻两个都没说话,却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里。 霍檀叹了口气:“君不君,臣不臣,长此以往,必将不国。” 说起来,霍檀其实没有读过多少书,可对于眼下世局的点评,却是针砭时弊,一语中的的。 他平日里也都很敬仰裴业,但对于裴业的有些想法,依旧不认同。 崔云昭忍不住问:“郎君以为如何?” 霍檀看了看她,片刻后才道:“我认为,应该削藩。” 崔云昭心中一震。 霍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