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缈略显忐忑:“按说年礼该是做长辈的来,阿简不叫我插手,全是他自己准备的。” 林云嫣笑道:“国公爷做事有章法,府里也有得力管事,年礼上一切齐备,夫人放心。” 徐缈松了一口气。 寻常而言,不熟悉的两人想拉近关系,从彼此都认识、有关系的人展开话题,最是妥当。 偏自家状况与别家不同。 她絮絮叨叨说阿简,阿简都未必愿意。 可不说阿简,又适合说什么呢? 好在林云嫣是个健谈的。 她有与徐缈相处的经验,又是有备而来…… “说心里话,我也十分不安,拿捏不好分寸。” “我与国公爷定了亲事,但与他其实也没有那么熟悉,更吃不准他和刘大人以及夫人您之间,到底是如何相处的。” “刚才也是犹犹豫豫的,但左思右想,夫人是长辈,我是晚辈,寺中偶遇,我来与夫人问安是礼数、是情理之中的。” “我是想着,虽说往后不会与夫人一起生活,但也能亲近些。” …… 徐缈听得心里滚烫滚烫的。 这份小心翼翼,又想身边左右都和睦些的心境,与她何其相似呢? 再者,分明是他们徐刘两家之间弄得不上不下的,让郡主一个还没过门的媳妇就这般为难,真是…… 徐缈叹道:“让郡主费心了。 这事儿是我与老爷没有做好,我父亲性子耿,认定的事情不回头。 老爷与我父亲没有相处好,我也没有调节好,最后还影响了阿简。 我想与阿简缓和些,不说多亲近,都快要成亲了的大男人了,和我真亲近也不像样,他又素来独立,但也别那么疏远。 老爷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亏欠的阿简,我们该努力些。” 徐缈说着,忽然察觉到林云嫣面露迟疑,似是欲言又止。 她不由停了下来,回想是不是有哪句话说得不合适。 林云嫣是故意为之,见徐夫人凝神思考,便越发犹犹豫豫着,一副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 徐缈思前想后,没有想出原因来。 若是旁的人旁的事,她兴许就浅浅一笑,带过这种“委婉”的场合。 对方不愿意说,她追问做什么? 哪有这么不会看眼色的? 可偏偏,关乎阿简。 “郡主,”徐缈难得去勉强人,自己都不太适应,口气却是极其真诚,“我是阿简生母,但相处得少,我其实也没有那么了解他。 你是他未过门的妻子,你也在试着多了解他一些。 我想,你也好、我也好,我们两人都是盼着阿简能高兴、平顺,这一点绝对不会有分歧。 我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但你若是想到什么,不妨告诉我。 我不敢说能出多少主意,但三个臭皮匠,兴许能彼此多个思路。” 林云嫣握着徐缈的手,叹道:“夫人说得对,我们都是盼着国公爷好的。只是都没有那么了解他,有劲都不知道往哪里使,一不小心就适得其反。 您刚才说,刘大人也是这么想的。 我就想起我父亲先前说过的话了,他说初一那天朝臣们面见圣上后,刘大人寻国公爷说话……” 徐缈怔了怔。 林云嫣声音柔和温顺。 她不是告状,也不是戳穿,她只是建议刘靖说话再斟酌斟酌。 明明是叫徐简回刘家吃团圆饭,明明是让徐简莫要给太子殿下吃软钉子,明明是提醒徐简踏实做事、别让圣上一直操心去处…… 明明都是“实打实”地关心与好意,偏偏语气、时机上不够合适。 这分明就是好心办坏事嘛。 刘大人唉声叹气,她林云嫣听父亲提了之后都帮着心急呢! “我听您说,老国公爷性子耿,想来国公爷随了他老人家,也有些耿直。” “按说做晚辈的,不该与父母长辈计较这么多,虽然是不够谨慎,但长辈的心是好的呀。” “可我有时候也想着,我自己也是晚辈,我的长辈若这么与我说话,我不敢怪罪他,但是我心里很不好受的。” “又是朝堂上,那么多朝臣官员,国公爷这个年纪想要在这些老人们中间站稳,已是不容易的,还要多这么些议论……” 徐缈听着,心里又酸又涩。 “老爷真是,与阿简摆那架子做什么?” “郡主说得没错,真是好心办坏事,我是阿简我都得烦他那些话。” “我得与老爷商量商量。” 林云嫣迟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您过阵子再提行吗?不然叫刘大人以为我搬弄是非……” 徐缈安慰着拍了拍她的手:“我们齐心,往后我寻着时机与老爷说说,郡主若有机会也劝劝阿简。 不过别太急,若因此让你与阿简不和睦,那可不行的。 还有迅儿与阿娉呢,多想些办法,慢慢来,兴许往后能一道坐下来吃个团圆饭。” “说到刘迅公子,”林云嫣压低了声音,问,“他那伤没事吧?” 徐缈瞪大了眼睛:“什么伤?” “我听说,初十那天太子殿下在东宫发好大一通脾气,还把刘公子叫去了,不止骂、还动手了,刘公子被殿下踹了一脚,好像是在肩膀这儿,”林云嫣道,“我也不知道殿下为何发火,多的我也不敢打听……” 徐缈的脸色越发白了白。 迅儿被太子踹了,为何都没有告诉她? 她又不是愣头青,她不会冲动到去和太子要说法,但她作为母亲,儿子受伤总得知道吧? 迅儿不在朝堂行走,也没有跟着太子做事,他怎么招惹上太子的? 不行,她一定要回去好好问问迅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241章 迅儿在骗她 观徐夫人忧心神色,林云嫣知道,对方一定很挂念刘迅的伤势。 因而,她也不再多说旁的,自然而然地结束话题,起身告辞。 徐缈送走林云嫣,转身与夏嬷嬷道:“郡主真是贴心。” 与郡主说话,让徐缈感受到了妥帖。 明明是头一次坐下来说家常,却一点没有突兀之感。 也有些本以为不容易展开的话题,但真的推进起来,并没有遇到多少困难。 还是真诚吧。 郡主真情实意,且知进退分寸。 晓得她挂念什么,着急什么,郡主都看在眼中,没有点破,就很顺理成章一般地、互相都安排好了。 果然还是皇太后身边长大的姑娘,擅长察言观色。 这是长处。 夏嬷嬷听出徐缈的感慨与欢喜,道:“国公爷得这样一位知心的妻子,往后一定能和睦融洽。” “说出来怪叫人笑话的,”徐缈道,“刚与她说话,我总有一种感觉,似乎以前也这么坐下来家长里短的,倒像是这缘分从上辈子就积攒了似的。” 夏嬷嬷麻利收拾了客房里的物什,嘴上应着:“要不然怎么会有一见如故的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