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厚道,精明强干,公子们便都去了金府。严公子还说自个儿的银子想买什么,都可以告知金老板......”他发誓,金老板身子抖了一下,离晕过去就差一线,所以还是坚强挺住了,只得满脸堆笑听着各位公子五花八门的要求。 墨竹见无事,同严公子说了声,便回了府。 沈辞亭听了一出大戏,脑海里相当有画面感,遗憾道:“严书恒搁...妥妥的被商家加黑名单的命...也不一定,但又爱又恨是肯定的。” 墨竹有个词汇没听懂,但不影响他听懂沈辞亭的意思,理所当然道:“能和公子你们搭上关系,金老板占了老大的便宜,哪里敢恨公子你们!” 沈辞亭失笑,“这样啊。” * 金銮殿。 早朝时间,奏事太监尖利的‘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响彻整个朝堂,底下官员噤若寒蝉,风划过琉璃瓦的声音仿佛都能响在每个人的耳畔,皇帝高高在上似笑非笑俯视着他的臣子们,看来他在臣工之中的地位相当大啊,让他们如此惧怕惹怒他,都是好样的! 襄国公一众武将,见沈太傅脚立得定定的在原地不动,可堪比拟雕像,他骂了句老狐狸,双脚却是也仿佛沾了胶水。 比耐心过程,让人估摸不出时间的流逝,皇帝终于开了尊口,“你们无事,朕却有事!” 下头顿时哗啦跪下一大片,皇帝道:“朕如今怀疑朕的臣工们是不是年纪大了,怎的连十几岁的少年郎都不如!” 不明所以的一句,有人心若明镜,有人疑惑不解,皇帝显然没有替臣子解惑的意思,冷笑道:“不及弱冠的少年尚且知晓为朕解忧,尚且知道心疼朕的将士,朕现如今还能好言好语同你们商量,是朕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待到他们进入朝堂,朕敢肯定定不会让朕失望。” “臣等知错,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甩下一句,“退朝。” 奏事太监恭敬拦下襄国公沈太傅沈岩锦阁老尚书等人,领着众人去乾清殿。余下的臣子难掩羡慕,谁不想被皇上倚重信任呢!还有些人则脚步匆匆,忙着去打听被皇上称赞少年郎是怎么回事? 回到乾清殿的皇帝并不像朝堂的怒气外放,太子并五位皇子已然在殿内,众位大臣进来行礼后,皇帝还和善的笑了笑,襄国公垂眸,更是确定与沈老狐狸保持一致再正确不过了。 “太傅,襄国公,你们有个好孙子啊!”皇帝随意闲聊,语气亲近,“岩锦生了个好儿子。” 襄国公谦虚,“陛下盛赞,臣有愧。” 沈岩锦直言,“那小子自小到大,唯这一件事,甚合臣的心意!” 皇帝笑容更大,“太傅以为呢?” “臣这孙儿远远不知民间疾苦,所做的不值当陛下称赞。”沈太傅严肃回道。 “哈哈,太傅也莫要过于苛刻。”皇帝又点了几个人,“吴阁老、黎尚书、徐将军...回府可莫要忘了关心你们的少年郎是否囊中羞涩,朕听闻他们将银钱全买了粮草,荷包里可是没剩一文钱。” “臣等遵命。” 皇帝仿佛又想起什么,“对了,让他们莫要为难六福商会了,朕从宫中拨去一些人帮着身负重任的金老板分忧。”皇帝的目的非常明显,自打知道自愿捐献银两的数目后,皇帝瞬间便下了决定安插自己人,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怕是谁都没想到,以往总是和胡作非为挂钩的纨绔们拿出来的银钱,积少成多,竟然能让日进千金的商会老板急的晚上辗转难眠。 皇帝都不知是这京城的纨绔少年郎太多,还是他们捐钱太爽快了!总之,皇帝心甚悦之,想砍了大半个边关官员的冲动消减下去,事实证明,皇城底下胡闹的少年都知守卫的将士不易,做了官的反而心大了。 说完轻快的事情,对于如何处置涉事官员,在场的君臣中早有了默契,以不引起动荡为首要要务,将备用人员点好了,视情节严重该砍的砍该下牢的下牢该免官的免官,当然吞下去的,通通都得翻倍吐出来。 政事谈完,皇帝还没有让众人退下去的打算,反而让太监上了座椅,连沈太傅都一头雾水,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咳咳,太傅,朕与你做个亲家如何?” 此话一出,连皇子在内,都在头脑风暴。沈家就沈辞亭一个独苗苗,别说皇帝了,如果不是皇子的女儿还小,年龄相差太多,皇子们都想和沈府做亲家。 宫中目前就两位公主,年纪相当,且都未曾定亲,就不知皇帝说的是哪位公主了? 两位公主的脾性可是千差万别。 第10章 退婚男配 沈太傅:“臣自然是不甚欢喜。”他犹豫道,“只是臣的孙儿,顽劣闹腾,无甚建业,怕委屈了公主。” “哦?岩锦认为呢?” 沈岩锦想也不想干脆道,“公主定然看不上臣那孽子,臣妻在家中烦忧孽子的亲事,陛下肯做媒,自然是极好的。”帮他一家人解决了个大麻烦,终于不用担心儿子娶不上媳妇儿了。后头的潜台词,沈岩锦自然是没说出口的,但在场的人精子无一看的不明白,皇帝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他提出这件事,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皇后缠绵病榻多年,大公主明乐之母娴贵妃乃皇后嫡妹,产下明乐公主便大出血而亡,皇后便将她抱到坤宁宫教养,虽然没改玉牒,但和中宫嫡公主差不离。只是明乐公主天生的脾气火爆,皇后为了让她养成贞静贤淑的性子费了数不尽的功夫,无功而返,大公主渐渐大了,皇后也认命了,明乐虽说脾气差点,却不是不讲理之人,皇后便想着为她寻一位能包容她的驸马,两人好好过日子,她去了地下也能向妹妹交待。 皇后对青年才俊不了解,便拜托给了皇帝,皇帝也考虑过不少人,沈辞亭还进不了皇帝的眼,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沈辞亭蹦跶出来入了皇帝的眼,当将心思动在沈辞亭身上后,皇帝便发现,沈辞亭配他的明乐当真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他没有通房,快及冠了还是个童子鸡,明乐定是非常满意的;其次,沈家历来便只有不纳妾的祖训,虽然公主可以辖制驸马,但皇帝明白,男人若想沾花惹草,除非将那二两物割了,否则千防万防也防不住。其三,太傅和沈岩锦,皇帝都再熟悉不过,沈夫人的风评也很好,不是那等会轻易和明乐产生冲突的人。沈辞亭身上没有一官半职,对皇帝来说没有半点问题,尚了公主,随意封个好看的闲职就是。 “既如此,那便定下辞亭与朕的大公主明乐这门亲事了。”皇帝决定了,他自信他的眼光不会错。 沈太傅和沈岩锦没有异议,尤其是沈岩锦,周身洋溢着掩不住的欢快。 在场的诸位皇子大臣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皆言笑晏晏恭喜皇帝太傅沈岩锦三人。 *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