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面对无数朝圣一般来到琅琊的门阀子弟? 这三千铁骑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是琅琊王氏输了一切! 可该死地三千铁骑进攻胡问静,不但没能胡问静的狗头,反而被胡问静的百余骑击溃了! 丢了三千套铠甲有什么关系,再打造就是了,王氏不缺钱;折损了一两千士卒有什么关系,别说是花钱雇佣的鲜卑胡骑,就算是琅琊王氏自己的精锐,再重新招募就是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难道两条腿的人还找不到吗? 但是这次的重点完全不是简单的战败和损失,而是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琅琊王氏是废物! 第一次十几万大军被五百骑击破,还失去了一个城池,那可以用胡问静年轻人不讲武德,卑鄙无耻地偷袭,虽败犹荣。可是第二次呢?琅琊王氏不讲武德,三千铁骑偷袭胡问静,结果又被胡问静击败了,这忒么的除了琅琊王氏是超级废物还能怎么解释? 王衍和数十个琅琊王氏的核心都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未来,天下门阀再也没人敬仰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将是废物的代名词,走到哪里一提琅琊王氏,就会被人嘲笑“可是被胡问静五百骑大破十几万人,三千铁骑偷袭胡问静百余人却被胡问静打得丢盔弃甲的琅琊王氏?” 王衍和数十个琅琊王氏的核心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种结果。他们同样想到了鬼神的力量,败给人是耻辱,败给了鬼神就不是了,人力岂能与鬼神对抗? 王衍和数十个琅琊王氏的核心很高兴那十几个将领能够机灵的提前串供,想到了编造鬼神之说拔高胡问静,借此让失败看起来是那么的理所应当。但是这十几个将领编个故事都结结巴巴的,简直是废物中的废物!若不是王衍和那数十个琅琊王氏的核心人物早就安排好了托儿,拼命地将话题向鬼神、向胡问静有巫蛊之力、向刘氏天子的龙气和怨恨引导,这数百琅琊王氏子弟真的会信这些废物的言语? 王衍回头看了一眼正在退出大堂的数百琅琊王氏子弟,其实这些人中只怕有很多人完全不信,只是他们也看穿了大局,知道琅琊王氏必须败在拥有鬼神之力的胡问静的手中。 王衍微微叹气,好消息是琅琊王氏有很多聪明人,琅琊王氏终究不会衰败,坏消息是王敦是个废物! 王衍心中杀意纵横,他的亲弟弟王澄死的时候他就想要杀了王敦,掌握大军的王敦没事,他的亲弟弟王澄却死了,他不杀了王敦泄愤还能杀谁?但王衍忍了下来,王氏人口虽多,但大多不喜欢军事,只有王敦是难得的将才,王氏想要挥军夺取天下就必须留着王敦。可是现在他发现错了,王敦根本是个废物,三千人竟然打不过一百人!就是换头猪去打也不过是如此结果,那他还留着王敦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2021.08.08.12:39修改错字。感谢读者“liz”捉虫。 感谢在2021072823:05:432021072922:39: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均摘星、胡儿、冰红猹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帅气帽子菌20瓶;入梦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5章 既然注定了要死,那就让这个世界为了胡某的理想而毁灭吧 贾南风对司马柬的“阴谋”完全没有头绪,胡问静坚决不给一点暗示,贾南风宅斗思想太重,不懂政治斗争就是刀刀见血,若是看不到全盘,以后分分钟会被人玩死,现在多想想对方的阴谋在哪里,争取以后少吃亏。 “什么?司马越执行军屯了?”胡问静脸色古怪。 贾南风反倒惊讶了,军屯又不是新鲜东西,司马越缺粮,军屯自救何足为奇?而且军屯会降低士卒的训练,战斗力就会下降,应该高兴才行,何以如此古怪? 胡问静叹了口气:“真是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荀勖笑了:“司马越按照胡刺史的计划行事,胡刺史自然该大笑三声了。以后这天下处处都是集体农庄,百姓丰衣足食,胡刺史功莫大焉。” 贾南风看了一眼荀勖,不像是讽刺啊。 胡问静认真拱手:“请叫我胡圣母,我当立截教,有教无类,功德成圣,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荀勖看了一眼贾充,贾充的精神越来越不好了,他心中有些伤感,对贾南风道:“南风,你认为胡刺史为何在豫州执行的集体农庄制与荆州有所不同?” 贾南风想要说地域不同,风俗不同等等,南橘北枳等等,但话到了嘴边,却成了:“本宫不知道。” 贾充转头看了一眼贾南风,笑了。若是换成以前,贾南风一定会胡扯一番,显得自己有些才华,怎么肯老实承认不知道呢。他转头看静静地站在他身边的弟弟贾混,贾混“仁厚”,能不能也聪明一点呢? 荀勖道:“从表面看,荆州与豫州的客观条件有很大的不同。” “荆州发大水,难民数以万计,自古以来朝廷赈灾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是分发薄粥,要么是以工代赈。胡刺史建立集体农庄也是以工代赈的一种,虽然有着为刺史老爷种地的谣言……” 荀勖笑了笑,看了一眼贾南风,道:“这为刺史老爷种地的谣言究竟是利是弊,此刻也不必提它,我等只看大局。”贾南风点头,心中苦笑,她就这么蠢?她当然知道这个谣言对于个人名誉而言是损害,也容易授人以柄,但对于当时不会被朝廷追究责任,“铁帽子荆州刺史胡问静”而言反而是利益更大,至少民间、门阀、难民都对“种刺史老爷的田地”保持相当程度的配合和克制,集体农庄是公务,那只管反对,集体农庄是私利,那就是得罪刺史老爷,没有极大的理由谁也不想正面往死里得罪了刺史老爷。这集体农庄制在如此诡异又现实的心态中顺利地运作,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攻讦。 荀勖继续道:“……除去对集体农庄假公济私的咒骂和谴责,在荆州百姓的眼中这集体农庄制度是妥妥的以工代赈了。这难民需要活路,吸收难民执行集体农庄制度其实是顺天应人,难民开垦荒地,自食其力,符合天助自助者。哪怕胡刺史在集体农庄的压榨有些狠了,但以工代赈就是以工代赈,是善举,没什么人会反对。哪怕以此攻讦胡刺史的私德,这活人无数的集体农庄制度也是瑕不掩瑜了。” 胡问静鼻孔向天:“胡某随便动动手就救了数万人,真是了不起啊。”贾南风不理她,每次胡问静发癫就是想要掩盖其他重要东西,万万不能被她的癫狂痴傻遮住了眼睛。她主动问道:“荆州的集体农庄制度其实是从易到难,从点到面,从突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