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 分卷阅读16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66(1 / 1)

能吃野菜粥野菜馒头的山民带去了幸福的生活,但她也强行驱赶他们离开了他们的家园,被痛恨是应该的。 但是,葛家寨的葛明和头领们的愚蠢再一次超出了石喻言的预料。在石喻言看来易地而处,她只有为了山民们不饿死,咬牙忍下一切,乖乖地下山一条路,但葛明和葛家寨的头领们偏偏做出了毫不理智毫无胜算的选择,竟然想要杀了大楚士卒,抓了大楚将领与朝廷谈判。 石喻言只能下令屠杀。 眼前的葛家寨前血流成河,石喻言心中愤怒无比,若是这些葛家寨的头领们有一点点的智商,有一点点的责任感,事情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她看着(弩)兵收拾(弩)矢,这些葛家寨的头领们哪怕有一点点的观察力,看到她身后的士卒手中端着强(弩),就该知道与大楚官兵对抗有死无生。 石喻言深深地叹气,南方山野多有山民和蛮夷,民不以朝廷百姓自居,官不以民之父母官自居,民不爱官,官不爱民。这种狗屎的风气已经延续了千年,如何让这些百姓知道朝廷的威严和力量?如何让这些百姓归入王化? 她回答不出来。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温和善良的感化山民是行不通的,因为山民已经被大汉、曹魏、孙吴、蜀汉、大缙的“温和善良”欺骗了无数次了,再也不信任何的温和善良。 石喻言心中悲凉,手脚微微发抖,第一次知道好人也会被杀,好人也要杀人。 或者,大楚朝就该放任各地山民继续当化外之民? 石喻言苦笑,这是绝不可能的。 她细细地想着,有什么办法让各地的山民理解朝廷换了,大楚朝是守信用,给百姓幸福的朝廷?贴告示?口口传说?还是其他办法? 虽然时间会耗费很久,但是怎么都比因为误会而厮杀要更加的好。 …… 胡问静收到了石喻言的公文,有些惊喜:“没想到荆州还有人才?” 人才不是大白菜!在找个识字的人都只能百里挑一,找个懂得道理,心怀理想的人必须万一挑一的狗屎时代能有多少人才?胡问静只是荆州刺史的时候荆州的人才就被挖尽了,不然胡问静怎么会缺乏官员? “来人,告诉石喻言,只管按照她的心思慢慢地来,朕已经不需要杀人了。” 胡问静微笑着,石喻言只是前线的一个将领,看不到全局,石喻言不知道整支南征大军的目标其实是打通与广州、扬州南部沿海的路上交通。 大楚朝的“广州”延续了大缙的设定,包含了广东广西,而扬州南部包含了福建,这些地方在名义上都是大楚的土地了,可是朝廷的管控力只是沿海的战船不时靠岸而已。这能有多少威慑力?胡问静敢打赌,若是朝廷想要罢免广州和扬州南部的官吏,他们就有胆子立马卷了所有的财产和人口向内陆的山区撤退,难道楼船能够开到山里吗? 胡问静想要广州和扬州南部真正被大楚朝掌控就必须杀出一条路上通道,并且让广州和扬州南部的官员意识到大楚朝的残忍和血腥。 此刻,周言的部队已经杀到了广州,足以震撼广州民众。作为偏师的石喻言的任务不再是隐藏的打通道路,而是回到了纸面上的招安山民和蛮夷。 胡问静对招安山民和蛮夷并不着急,一群躲在山里的百姓能够跑到哪里去,能够做些什么?迟早都是大楚的百姓,只要能够建立具有威慑力的地方官府,其余山民和蛮夷大可以慢悠悠地招安和同化。 胡问静对此极度自信:“山川再险,绝对拦不住想要吃饱饭的百姓。” 第381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大楚朝对各地躲避战乱的人口大肆搜查之后,各地实际控制人口大幅度上升,好些城池以为人口已经基本在集体农庄之中了,不想四处搜索之下愣是找出了大量的人口。仅仅荆州被查出来的隐藏人口就多达近百万,这差点让沈芊柠等荆州官员发疯。这些人躲在山里半饥半饱很开心吗?就没想过下山看看天下有没有太平,然后回家种田过舒坦日子吗? 胡问静仔细核查人口,确定荆州多出来的人口不少是从中原各地南渡荆州的。 “不奇怪啊,中原眼看要打仗,扬州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不怎么靠得住,还是去荆州好。”荀勖淡淡地道。贾南风心中一动,好像听出了什么,又好像没有听懂,转身看了荀勖一眼。 胡问静一掌拍在案几上,道:“要不是朕有了蒸汽机拖拉机,开辟了无数的良田,不愁吃喝,这回肯定被这冒出来的百万人口坑死了。”贾南风扫了一眼胡问静,胡问静肯定听出了荀勖言语中的含义,明显故意转移话题。 荀勖微笑,心里对胡问静的反应很是满意。“扬州靠不住,荆州靠得住”,这言语说得很明显了,也就贾南风听不懂。 胡问静转头看去泰,问道:“荆州各地的蒸汽机收割机可够用?” 去泰点头:“够用。工部正在加紧制造,力求每个县城都有两台蒸汽机收割机。”他的眉宇间微微有些得意。 胡问静道:“播种机可有成果?”蒸汽机拖拉机解决了最费力的犁地和收割,但是还有一个消耗人力的播种目前依然靠人力完成。这在大楚朝的百姓眼中不值一提,地里的农活累死人的多了去了,播种实在是个相对轻松的活计,纵然是烈城的女子们也不在意人工播种。没了最费力的犁地,播种算的了什么?但是在大楚朝用以往不敢想象的速度开垦田地,以及开垦出以往不敢想象的巨大数量的田地之后,播种竟然成为了限制田地产出的巨大瓶颈。 烈城的几千个女子们再坚忍不拔,难道还能一个人给一百亩地手工播种吗?咬咬牙或许可以,但是明年呢?胡问静的目标是将大楚境内所有平原的耕地尽数种上粮食,这个目标听着伟大,实际操作却会让人发抖。只有几千人的烈城至少可以开发几百万亩田地,烈城的女子们再玩命,能够搞定人均一千亩地的播种? 胡问静命令工部必须把播种机的研发放在第一位。 去泰皱眉道:“不曾有结果。试验了几种方式,但播种的密度、精度都很差。”华夏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条播器具,种子会顺着槽自动落到地里,但是这种器具有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播种缺乏控制,有时候洒落一两颗种子,有时候洒落几百颗种子,有时候又一颗种子都没有。 在地主家都没有存粮的狗屎年代,这种播种方式太过奢侈和浪费了,用真金白银买种子,恨不得每一粒种子都能得到最大收益的农民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播种方式,宁可老老实实人工手动操作。 去泰主持研究的播种机就被硬生生卡死在了这一道门槛上,种子的播撒根本不受控制。若只是浪费了种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