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 分卷阅读168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89(1 / 1)

有人看着小猪小兔子很是满意,还以为官府不会把小猪小兔子卖给他们这些脱离集体农庄的人的,没想到只要给钱,官府照样卖给了他们。 “真是愚蠢啊,不知道这会让我们过得更好吗?”那人笑着,最开始以为会被官府处处刁难,但如今事事顺利,只觉官府真是愚蠢,换成他绝对不会给离开集体农庄的人一丝照顾。 家人催促道:“早些休息吧,明日还有很多活儿要干。”那人点头,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月余后。 十几个人再次聚集在田间,脸色铁青,田里的秧苗明显不如集体农庄的秧苗长得高和壮,哪里出了问题? 有人仔细地看土地,道:“水!这里水不够多!”他抬头道:“我们要兴修水利!” 其余人松了口气,点头道:“正是如此。”这种情况他们在集体农庄遇到过,就是水不够,修一道渠,引河水灌溉就行了。 有人叫道:“去敲钟,招呼所有人去挖渠!”然后愣住了。 其余人同样愣住了,在集体农庄的时候自然是敲钟招呼几百号乃至几千号人去挖渠,最多十几天就能从远处的河边挖出一道直达田地的沟渠,河水就会欢快地进入田地之中。 可是如今他们只有十几个人,怎么挖? 有人咬牙道:“十几个人也要挖!不挖就没水!我们人少,但是地也少,挖得浅一点也够用了。” 那十几个人用力点头,约定明天开工。 当晚,某一家人中,有人辗转发侧无法入睡,推醒了家人,低声道:“这渠要怎么挖?”家人笑道:“当然是从河边一直挖到地里了。”真是奇怪为什么会问出这么神奇的问题。 那人继续低声问道:“可是,从河边到我们的地里有几里地,要经过好些空地,若是官府不答应,怎么办?”家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地道:“官府应该不会……” 那人又问道:“若是有人购买了那块地,却不愿意挖渠呢?”家人脸色有些变了,买地未必要种地的,也可以做其他用,勉强道:“不过是挖个渠,又不影响他用,为什么不肯?再说,这不是没主的地吗?何必想这些有的没的。” 那人又问道:“这沟渠从河边而来,我家的田地距离河边最远,田地又最多,其余几家引水之后,可会继续为我家挖沟渠?我看这挖渠之事费时费力,挖到了我家的田地边需要耽误多少农活?他们可愿意牺牲自己为我家忙活?若是不肯,我家仅凭你我二人,如何做得到挖渠?若是不肯,你我在前面替其余人挖渠岂不是白干了?若是在最靠近河边的人不愿意挖渠,坐等我们挖了渠,然后半路上挖了一截引入他家的田地,又如何?” 家人脸色越来越差,虽然是一个集体农庄出来的,但是不代表关系就有多好,就算真的非常非常好,在影响农活就是影响收成就是影响吃饭就是全家挨饿的情况之下,真的会愿意牺牲自己帮助别人? 那人继续道:“我们人少,地少,不用像集体农庄一样大修水利,深挖渠道?依我看,只怕未必。若是沟渠小了,河水尽数流入了前头几家的田地,到了我家已经没水,我家能如何?能要求所有人重新挖渠吗?他们水够用,会愿意耽误农活为我家白干吗?” 家人脸色如锅底一般黑,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屋顶,再无一丝的睡意。 第二题,各家的人再次在田地间相遇,好些人的眼睛都带着红丝,显然一夜未能安睡。 有人叹了口气,道:“大家都是聪明人,也不用瞒着了,想必大家都想到了很多很多问题。我有个建议,大家看看怎么样。我们从距离河道最远的一家开始深挖沟渠向河道靠近,如此,谁也不用担心谁家被抛弃,谁家吃了亏。” 众人重重点头,这是最公平的办法。有人道:“我们虽然离开了集体农庄,但是我们不能抛弃互相帮助的精神!” 众人点头,人多力量大的背后是人心也要齐齐整整。 十几人目光坚定,一齐去了河边勘测定位。到了河边,众人看着河水,嘴角立刻发苦。河很深,河水很清澈,可是水面距离岸边至少三尺深,河边到田地边更有三十余丈的沙砾地。 众人呆呆地看着,以他们在集体农庄的经验,若是只靠十几个人挖掘沟渠,只怕没有三年五载都搞不定。 一群人中有人慢慢地跪下,道:“完了……完了……全完了……” 荆州的集体农庄内,有人在食堂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我去看了,他们几人根本不可能有好收成……没水……土地又少……吃的也差……与集体农庄内根本不能比……” 一群社员用力点头,这些人中好些人做了十八代佃农了,很清楚水利对收成的重要,但也同样知道一两户人家想要兴修水利的茫然。 有社员大口吃着饭,道:“老子早说了,不要离开集体农庄。我们都是种地的,还能不知道种地的艰难吗?老子这辈子没有见过集体农庄内的产量,离开了集体农庄绝对不会有这么容易种地,有这么多粮食!” 一群社员用力点头,不说最近那神奇无比的蒸汽机拖拉机,只说以前人工种地,他们种了几辈子的地了,何时听说地里能够产出这么多吃食的?大家都养猪养鸡,可有这么多鸡和猪的?集体农庄一定有妖法,离开了集体农庄一定会再次过上以前的苦日子。 有社员笑道:“有了蒸汽机拖拉机,白痴才离开集体农庄呢!”一群社员大笑附和,见过了看不到头的田地,见过了蒸汽机拖拉机一个顶一千个,谁都不担心大水大旱大寒,以前一亩地养几个人,如今几十亩地养一个人,就算地里绝收都不会饿死。 有农庄管事敲着钟,道:“明日开始,大伙儿去修水库!有了水库之后再也不怕旱灾水灾了!”社员们大声地应着,只要打死不离开集体农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府衙内,豆饼看了一眼报告,心中有些怜悯。那些离开集体农庄的人在离开的一刻就注定了成为反面教材。华夏的百姓们习惯了各自干各自的,在天灾人祸面前缺乏任何抵抗,因此对土地有一种极度的渴望,拥有自己的田地才是保证全家活下去的根基。可是这种耕种方式有着巨大的弊病,那就是“公益”无法贯彻下去。谁都知道修河道,兴水利,建造水坝对大家都有好处,可是无数人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付出,只想在别人付出之后占便宜。 而集体农庄可以用最暴力最简单的方式逼迫所有人完成“公益”。 这离开集体农庄的人的生活就是为了让所有人明白集体农庄比个人单干更好而牺牲的反面教材。 豆饼在公文上飞快地批复着,这些人若是愿意回到集体农庄,农庄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