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 分卷阅读18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94(1 / 1)

一把扯过她暴打:“身为大楚长公主要温柔善良!” 小问竹努力与胡问静厮打,就许姐姐放火,不许妹妹点灯?欺人太甚! 忽然,紫禁城城外传来了整齐的呼喊声:“……世主之所以加务者,皆非国之急也。身有尧、舜之行,而功不及汤、武之略者,此执柄之罪也……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故民愚,则知可以胜之;世知,则力可以胜之。臣愚,则易力而难巧;世巧,则易知而难力……故千乘惑乱,此其所加务者过也……” 胡问静停住与小问竹的扭打,笑了:“终于来了。” 衙署之中,贾南风仔细地听着紫禁城外的呼喊,她依稀听出是一篇讲究治理国家的文,也猜到这是某一篇传世的经典古文,但是她却不知道是哪一篇。 “唉,需要补的课太多了。”贾南风重重叹息,以前被司马家的成功误导了思维,以为宅斗宫斗才是天下正道,有些该看的书都没有看过,不知道何时才能补完这些书籍。她扭头寻找司马女彦和问竹,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放过她们,必须让她们从小学各种真正的治理国家的文章,学不会就打屁股。贾南风狞笑,她可比胡问静狠辣多了,她真的会打女彦和问竹的屁股的。 另一个衙署中,冯紞叹气道:“原来如此。”就说哪里不对,原来胡问静是在等这一刻啊。 另一个衙署中,荀勖与一群官员正围在案几前讨论某件政务,听着紫禁城外的呼喊声,笑道:“可惜了,竟然是个读过《商君书算地》的。” 第432章 国士外衣下的卑鄙 洛阳皇宫外,十几万请命的百姓之中矗立了数百个小小的两层木台 数百个衣衫华丽的男子神情肃穆地站在木台的最高处,背负双手,眺望紫禁城的方向,他们的眼神深邃无比,仿佛背负着民族的未来,华夏的前程。 每一个高台的第二层上站着十数个到数十个不等的青年男女,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背对着那站在最高处的衣衫华丽男子,眼角含着泪水,悲伤又大声地对着四周的百姓朗诵着:“……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谈说之士资在于口……” 他们每念一句就会停下来,鼓动身边的请命百姓跟着朗诵。起初只是数千请命百姓跟着朗诵,渐渐地就是数万人十几万人跟着一起朗诵,巨大又整齐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回响。 其实大多数百姓并不知道自己在跟着别人朗诵什么东西,那些言语过于文绉绉了,普通人似懂非懂,只是数千人数万人一齐朗诵诗歌文章实在是太有气势了,那参与到千军万马之中的豪迈感觉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沉迷不已,情不自禁地人血沸腾,跟着一群素不相识的人朗诵自己完全不懂的文章。 数百衣衫华丽之人默默地站在高台之上,深情地眺望远处的紫禁城,那就是大楚朝的权力中心,那就是他们向往的地方。他们忍耐了多久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他们忍耐了五百年了,他们已经忍耐得够久了,这次是老天爷给他们踏上权力中心的机会,天予不取,是为逆天也。 四周十几万请命的正义百姓大声地念着《商君书》,这些百姓并不是他们的手下,更不曾跟随或依附他们,可是皇宫内的大楚天子不知道啊。他们此刻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狐假虎威,有十几万请命的正义百姓在手,大楚天子怎么可能不见他们?何况他们与大楚天子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他们只是想要搭个顺风车而已。 十几万请命的正义百姓之中,张铁脸色铁青,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光辉的未来被人夺走了。他看着那数百个被人簇拥着,然后整齐地朗诵文章的人,第一次察觉到了自己有些疏忽了。他以为自己奇兵突起,利用这次十几万百姓请命的巨大(政)治事件一举进入了皇帝陛下的眼中,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却没想到他的准备其实一文不值。什么公车上书,什么牛车竹简,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在学子们当中自然是一万分的了不起和重要,但是在朝廷或者皇帝的眼中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十几万请命百姓的控制能力。 眼前这数百个衣衫华丽之人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并且有了周密的准备,轻易就夺取了十几万百姓的人望。 张铁心痛到了极点,他不该如此大意的!天下怎么可能只有他一个人考不进科举,天下怎么可能只有他一个人是聪明人。张铁冷冷地看着那数百个站在高台之上装逼的王八蛋,你们断了我的青云路就是与我不共戴天的死敌,我岂会让你们如愿以偿! 张铁冷笑着,大声对身边的学子和请愿百姓道:“大家不要跟着他们朗诵,他们是儒家子弟!他们会被发配到沙州的!”他嘴角冷笑着,老子一个“儒家子弟”就让你们统统去沙州。 四周果然有不少百姓脸色大变,惊恐地看着那些高台上的人,大楚对儒家子弟可不怎么客气,去了沙州就再也回不来了。 高台之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数百华衣人终于有了动静,附近好几个人听见张铁的声音望了过来,一个华衣男子轻描淡写地道:“文盲!”另一个华衣男子冷哼一声:“不学无术。”又一个华衣男子轻轻摇头:“人品如此之差,唉。” 一群华衣男子继续负手而立眺望紫禁城,再也不理张铁。 一个学子想要挤到张铁的身边去,但四周人太多,挤不过去,只能大声地叫着:“张铁,你搞错了,那不是儒家的,他们朗诵的是《商君书算地篇》,他们是法家的。” 张铁脸色铁青,《商君书》?什么东东? 附近一群学子同样不知道《商君书》是什么东东,科举不考就是不需要学,谁有空管《商君书》? 那看闲书的学子大声地叫:“《商君书》是记录商鞅言行的书籍,是法家的,与儒家毫无关系。” 周围的百姓都听见了,立马松了口气,有百姓忽然道:“法家?是不是陛下推崇的法家?”普通百姓对大楚朝廷“内格物和法家,外儒家”的政策多少有些耳闻,立刻就激动了:“对!就是那个法家!” 四周跟着法家子弟们朗诵的声音再次高了一个音量,法家是皇帝陛下推崇的,跟在法家屁股后面一定可以捡一些便宜。更有一些百姓鄙夷地看着张铁:“不学无术!”“废物!”“文盲!”“差点被坑了。” 张铁的脸上一阵红一阵青,这一次是输在他没有文化?但他认为更大的问题是输在有个猪队友。他愤怒地看着那个读闲书的学子,脱口而出:“你就不会闭嘴!”那读闲书的学子一怔,想了一下才理解了张铁的意思,一字一句地问道:“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