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玻璃窗? 霍尔米兹德二世摇头,他很喜欢大楚的玻璃窗,真是漂亮啊,砸碎了有些可惜。 不过,大楚也快完蛋了。 霍尔米兹德二世在阳光中负手而立,透过玻璃窗的阳光在他的身后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霍尔米兹德二世早就知道在他“脑残”一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过程中,半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粮食和财产会流入了大楚,但这点其实也在他的算计之内。 他早早地派人伪装成商人向大楚收购粮食了。 大楚不是可以向外出售粮食吗?不是可以用钱直接购买“粮票”吗?这简直是个天大的漏洞。 纳西里耶城、法奥港、波斯湾,会有大量的商人购买大楚的粮食,会有另一群商人拿着大量的“粮票”要求兑换粮食。 这些粮食会成为霍尔米兹德二世安抚百姓的基础,会成为大楚在未来某一天无法兑换粮票,从而信用崩塌的噩梦。 霍尔米兹德二世看着太阳,他只说了一句“三倍价格收购时粮食”,然后萨珊家族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所有土地和人口,以及摧毁了对萨珊家族构成威胁的大楚人。世上除了神灵还有谁的智慧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霍尔米兹德二世兴奋地大叫:“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是伟大的萨珊波斯的王!” 远处,一群波斯大臣和仆役听到了喊叫声,纷纷摇头,霍尔米兹德二世是萨珊波斯的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帝。 …… 科威特港。 几十艘大船缓缓地驶入港口,石喻言下了船,微微有些皱眉,这沙州比她预料得还要荒凉,就这大部分是沙子,耕地少得可怜的地方能够驻扎多少人?她猜测沙州有些不稳,借着运输粮食的机会带了一千高止山士卒到沙州,会不会反而给周言增加了口粮负担? 石喻言叹了口气,要是让周言看到了她带来的士卒多半会觉得尴尬,此刻让一千高止山士卒待在海船之中不出来是最佳办法,可是那第一次坐船第一次出海的高止山士卒已经吐得快要不省人事了,踏上陆地的愿望超过了一切,她必须让被大海折腾地近乎绝望崩溃的高止山士卒上岸修整。 周言赶到港口,看到一千高止山士卒软倒在码头的沙地上的时候大笑出声,她斜眼看石喻言:“你派人来支援我了?” 石喻言很想说不是,但她知道周言看似不想动脑子,只想打打杀杀,可其实聪明无比。石喻言老老实实地道:“我还以为你快坚持不住了,所以带了一千高止山士卒支援你,若是你有粮食压力,我可以带回去。”她算是周言的老部下了,周言对她很了解,应该不会觉得浪费了她的好意会得罪了她什么的。 周言盯着那一千高止山士卒,没有回答石喻言的话,皱眉道:“高止山士卒?能用吗?”印度半岛上的人出了名的懒惰,陆易斯都搞不定,这些高止山士卒不会反而拖了沙州大楚士卒的后腿吧?看那些在码头上像一根没有骨头的面条一样软倒的士卒,周言很是担心。 石喻言看着周言顾左右而言他,更加后悔了,这是给老上司添麻烦啊,她小心地解释:“这些人是从高止山人精挑细选出来的,我有心培养他们……” 石喻言很清楚仅仅靠大楚百姓是没有办法治理印度半岛的,大楚本土迁移了十几万百姓到达印度半岛竟然连填满恒河流域都做不到,大楚想要占领印度半岛就必须利用土著,所以她一直在精心挑选印度半岛上的土著,希望找到不那么懒惰的人。 周言震惊了:“你竟然挑出了一个不懒惰的印度土著?”她佩服极了,这是花了多少精力啊。她指着那一千个高止山人道:“这些人中有多少人全家被土王害死了,身负血海深仇?有多少人从小被土王打,恨不得杀光了土王?有多少人一心想要奋斗却因为没有田地,只能每天砍一百担柴火?” 石喻言死死地看着周言,是不是疯了? 周言斜眼看石喻言:“你太没有幽默感了。”待在沙州在生活物资上并不辛苦,也不惧怕被人围攻,精神生活却无聊极了,每天看到的会熟练说大楚言语的就这么几个人,大楚军个个成为了冷笑话高手、杂技演员、歌手、小说家。 石喻言道:“挑选这一千人没有你想象的艰难,我已经有了一些诀窍了。”印度半岛上流传着两种文明,北方的贵霜文明,百姓多信奉佛教;而南方山区的文明就杂乱多了,有的继承了百乘王朝的文明,有的一直躲在山区之中不接触外界。石喻言发现佛教文明流传的地方绝对找不出一个不懒惰的人,而南部沿海地区虽然多有崇拜自然神灵的,在思想和行动上却无限向佛教靠拢,同样是懒鬼丛生。可不适合耕种,与外界脱节的高止山山区之中却不时能发现一群奋力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垦荒地,努力活下去的可怜人,而这些人明显很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石喻言从崇山峻岭之中找到了不少愿意干活的上进高止山人,尽数吸收到了大楚之中,安排到了恒河平原种地,填补大楚实力的空虚。从各个农庄的反应看,这些来自山区的黑瘦高止山人与大楚人一样的勤劳。 石喻言带来的一千高止山士卒就是从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她担心这一千人的军事素质,却不担心他们的懒惰。她解释完后有些后悔,她是不是太不机灵了,她应该顺着周言的话承认这些高止山士卒懒惰不堪用,然后周言就能合情合理的拒绝这些士卒,她就能羞愧地带着士卒回恒河平原。 周言松了口气:“那就太好了!我不需要能打的人,我只需要可靠的能种地的人!”波斯湾的粮食始终是个问题,周言前思后想认为必须自己种地,沙漠地带有沙漠地带的好处,很容易划禁区隔绝外人,只要全部采用大楚人种地那就不用担心耕地技术的外传。可是她的人手不多,军屯只能是一个梦想,有了这一千人她就可以安排耕种上万亩田地了。 周言抱怨着:“你不知道我有多委屈,那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根本不会种地,一亩地能够收几十斤粮食就是丰收了!天哪!丰收啊!一亩地只有几十斤粮食放在大楚那就是绝收啊!大灾年啊!明明我掌握了耕地,却只能看着一群阿拉伯人糟蹋耕地,搞出一个绝收,我真是牙齿都痒痒的。”她已经想好了怎么安排人手种地,怎么根绝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窥探,虽然她觉得经历了一两年的“正常耕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绝不会想到大楚的耕种技术与他们完全不同,但她依然要用最高防御手段阻止耕种技术的外流。至于产量暴露倒是小问题,谁叫大楚有东方神灵的庇护呢?地里产量暴涨当然是神灵的力量。 石喻言见周言真的需要这一千高止山士卒,这才放心。